正文

王褒傳

白話漢書 作者:漢·班固


  王褒,字子淵,是蜀地人。

  宣帝時仿效武帝的作法,講習研討六藝群書,廣泛召集有奇異愛好的士人,征召能用楚音讀《楚辭》的九江人被公,宣帝召見他,讓他誦讀,又召有杰出文才的劉向、張子僑、華龍、柳褒等在金馬門侍應詔對。

  神爵、五鳳年間,天下富裕,屢次有吉兆應驗。

  皇上常親自寫作樂府詩歌,想為樂府詩歌譜曲配樂,丞相魏相上奏薦舉懂得音律、擅長彈奏雅琴的渤海人趙定、梁國人龔德,兩人都被召見,侍奉詔對。

  這時,益州刺史王襄向百姓宣揚風尚教化,聽說王褒很有才能,請來相見,讓王褒作《中和》、《樂職》、《宣布》詩,挑選熱心的人讓他們依照《鹿鳴》歌的音調排練歌唱。

  當時汜鄉(xiāng)侯何武還是少年,被選在唱歌的人中。

  過了很久,何武等人到長安讀書,在太學中歌唱,被皇上得知。

  宣帝召見何武等人,觀看他們演唱,都賜給了帛,對他們說:“這是歌頌崇高德行的,我哪里能擔當?”王褒為刺史寫作頌歌以后,又為頌歌作傳注,益州刺史于是上奏,說王褒有杰出文才。

  皇上征召王褒。

  到京師后,又詔令王褒為圣明君主得到賢臣而作賦頌。

  王褒寫道:披著毛氈與鳥羽的人,難以對他們說絲帛的美麗細密。

  吃著粗劣食物的人,不值得對他們說太牢的精美滋味。

  我處在偏遠的西蜀,生長在小巷中,成長在茅屋下,沒有廣博游覽積累的知識,反而有愚昧、淺陋的拖累,不能夠擔當厚望,對答陛下的旨意。

  雖然這樣,但是怎敢不略微陳述愚見,抒發(fā)情懷?敬思《春秋》筆法,“元年春王正月”為五始,五始的關鍵在于反省自己,端正綱紀。

  賢人是國家的寶貴工具。

  任用賢人,就會省力,而且成效大。

  所以工人使用不好的工具,就會筋骨勞累,終日忙碌。

  等到能干的鐵匠鑄出了干將劍的毛坯,用清水火卒劍鋒,用越地出產的磨刀石磨劍鍔,就可以水中斬蛟龍,陸地截斷犀牛皮,就像用掃帚掃地,用刀在泥中劃動一樣容易。

  這樣,讓離婁督察施墨線,讓公輸按照墨線制作,即使是五層高臺,百丈城墻,也不會發(fā)生混亂,因為工具很合手。

  無能的人駕御低劣的馬,也曾喊破口角,抽壞馬鞭,但馬在路上還是跑不動,氣喘噓噓,大汗淋漓,人馬都疲倦到極點。

  等到王良、韓哀來駕御千里馬,縱橫馳騁,風馳電掣,周游八極,萬里瞬息可至。

  為什么能到達那么遙遠的地方呢?是由于人與馬都配合得很好。

  所以身穿涼爽細葛布的人,不會被盛夏的悶熱折磨;身穿暖和裘皮大衣的人,不擔憂隆冬的嚴寒。

  為什么呢?因為有那種專門工具的人容易對付那件事。

  賢人君子,也是圣明君主用來改造天下的工具,因此要和悅地接納賢士,廣開門路,招攬?zhí)煜掠⒉拧?br />
  那些竭盡智謀,使賢士歸附自己的人,必定會建立仁義的策略,求取人才的人,必定會建立霸業(yè)。

  從前周公一頓飯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一次頭要三次握住發(fā)去接待賢士,所以監(jiān)獄空虛的太平之治出現(xiàn);齊桓公有在庭中設置火炬接待賢士的禮節(jié),所以有匡正天下、九合諸侯的霸業(yè)。

  從這看來,統(tǒng)治者應在求取賢才上多努力,而在得到人才后才可能有所閑暇。

  做臣子的也是這樣。

  從前賢士沒有遇到明主時,出謀劃策,君主不采納,奉獻至誠,君主不肯定,做官不能施展才干,貶謫又不是他的罪過。

  所以伊尹辛辛苦苦背著鼎俎,太公被困在朝歌宰牛,百里奚賣掉自身,寧子牧牛,都是賢臣沒遇上明主時遭受的困厄。

  等到他們遇上圣明君主以后,出謀劃策正合君主心意,直言諫諍被君主接受,處處顯示出他的忠心,任職能施行他的主張,能夠登上朝廷上奏本章,脫離卑賤幽暗境地,離開粗劣食物,脫掉木鞋,而享受美味佳肴,分給符節(jié),賜給土地,光宗耀祖,傳給子孫,讓好談論的世人引為資料。

  所以世上一定先有圣明睿知的君主,然后才有賢能的臣子。

  猛虎長嘯,寒風凜冽;神龍騰飛,云霧匯聚;蟋蟀等待秋天閉口不鳴,蜉蝣出現(xiàn)就要陰天。

  《易》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薄对姟氛f:“眾多賢士,生在周國?!彼詴r代太平,君主圣明,俊杰之士將自己來到。

  所以堯、舜、禹、湯、文、武這樣的圣君,能得到稷、契、皋陶、伊尹、呂望這些賢臣,君臣聚精會神,心意相通,相得益彰。

  即使是伯牙彈琴,逢蒙彎弓,還不夠用來比喻君臣配合的和諧、默契。

  所以圣君一定要等待賢臣,才能宏揚功業(yè);俊杰之士也要等待明主,才能展示他的美德。

  上下都有這個愿望,君臣歡欣,千年一遇,彼此無疑,像風吹鴻毛一樣和順,像大魚歸海一樣遂意。

  君臣能像這樣合意,那么,有什么禁令不能禁止,什么號令不能實行的呢?圣君的教化遍布天下,遠夷進獻貢物,多種祥瑞齊至。

  所以圣王不需親自遍觀各方,已經(jīng)看得很清楚,不需親自傾聽,已經(jīng)聽得很清楚,恩德隨著和祥的春風翱翔。

  遵從自然規(guī)律,吉祥自動到來,長壽無疆,何必像彭祖那樣俯仰屈伸,像王僑、赤松子那樣呼吸吐納,超然遠離塵世!《詩》說:“眾多士人,文王安寧?!蔽耐醯膰夷芤虼税矊幨谴_實的??!這時皇上很喜好神仙,所以王褒在對策中提到。

  皇上令王褒與張子僑等人一起侍奉詔對,多次帶著王褒等人游獵,每到一處宮殿,就要王褒等寫文章歌頌,排列文章的高下,按等級賜帛。

  談到這些的人們多認為是過分奢侈不急需的事。

  皇上說“:不是有局戲和圍棋嗎?玩這些也是一種才能!大辭賦與古詩同義,小辭賦佳麗可喜。

  就像女工有美麗的縐紗,音樂有鄭衛(wèi)之聲一樣,現(xiàn)在社會上還是用來娛樂穿戴,辭賦與這些相比,還有仁義諷喻的作用,辭賦中的鳥獸草木,可以增加見聞,比倡優(yōu)、局戲、圍棋要好得多。”不久,提拔王褒為諫議大夫。

  后來太子身體不適,為時常遺忘苦惱,不愉快。

  皇上下詔讓王褒等人都到太子宮中侍奉太子,早晚誦讀好文章以及他們自己寫的文章。

  直到太子康復后,才回到皇上身邊。

  太子喜愛王褒寫的《甘泉》與《洞簫頌》,令后宮嬪妃與身邊人都誦讀。

  后來方士說益州有金馬、碧雞這樣的寶物,可用祭祀使寶物到來,宣帝派王褒前往祭祀,王褒在路上病死,皇上憐憫惋惜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