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庾肩吾傳

白話南史 作者:唐·李延壽


  庾肩吾字慎之,八歲就能賦詩,兄長庾於陵對他十分友愛。起初他擔(dān)任晉安王的國常侍,晉安王常常遷移守地,庾肩吾一直跟隨遷移。在雍州,他被任命與劉孝威、江伯搖、孔敬通、申子悅、徐防、徐詀、王囿、孔鑠、鮑至等十人抄錄眾多典籍,供給很多果品,號為高齋學(xué)士。晉安王做了皇太子,庾肩吾兼東宮通事舍人。后來擔(dān)任湘東王錄事、咨議參軍、太子率更令、中庶子。

  簡文帝創(chuàng)建了文德省,設(shè)置了學(xué)士,庾肩吾的兒子庾信、徐詀的兒子徐陵、吳郡的張長公、北地的傅弘、東海的鮑至等人成為其中的人選。齊朝永明年間(483~493),王融、謝緿、沈約在文章中開始使用四聲,作為創(chuàng)新,到了這時,轉(zhuǎn)而拘守聲韻,更加靡麗,超過了以往。簡文帝在給湘東王的信中論述道:

  “近來見京城的文體,鈍弱超過往常,比著學(xué)習(xí)浮華,爭相講求舒緩,既不同于比興,也背離了《風(fēng)》《騷》。六典三禮,使用則有地方,吉兇嘉賓,運用也有處所,不曾聽說吟詠性情,反而模擬《內(nèi)則》之篇,執(zhí)筆寫史,又去依照《酒誥》之作。遲遲春日,反而去學(xué)《歸藏》,湛湛江水,卻是如同《大傳》。

  “我既然在寫文章方面很笨拙,不敢輕易地有所指責(zé),只是以當(dāng)代的作品,依次與古代的才士相比,遠(yuǎn)有楊、馬、曹、王,近有潘、陸、顏、謝,看他們的遣詞用心,全不相似。如果以今天的文章為是,那么就是過去的賢人為非,如果認(rèn)為過去的賢士可以稱揚,那么今天的文體就該拋棄。如果說他們都是各懷己見,則不敢贊同。又當(dāng)時有效法謝康樂、裴鴻臚文章的,也對他們很有疑惑。為什么呢?謝氏吐言高拔,出于自然,時而有不夠嚴(yán)謹(jǐn)?shù)?,是他的糟粕。裴氏則是良史之才,完全沒有篇章的美感。這就是學(xué)謝而沒有得到他的精華,只是得了他的冗長;學(xué)裴則棄絕了他的所長,只得了他的所短。謝固然是精巧而不可效法,裴也是質(zhì)樸而不應(yīng)羨慕。所以心猜臆斷之屬,好名忘實之類,追隨謝氏,哪是三千弟子所能趕上,遵從裴氏,害怕兩唐不能流傳。所以玉徽金銑,反而被不識貨的人所鄙視,《巴人》《下俚》,更能為郢城中的人所愛聽?!蛾柎骸非叨荒艹?,妙聲斷絕而無法尋找。竟然不精細(xì)探討,衡量文雅質(zhì)樸,雖然有異巧之心,但終究愧于高手。所以手握珍寶懷藏美玉之士,望著鄭國而知道退返;頭戴章甫腳穿翠履之人,遠(yuǎn)見閩鄉(xiāng)而深長嘆息。詩歌已是這樣,散文卻又相同。只是墨汁不會言語,要受他們渲染,紙張沒有情感,任憑他們疊畫。太厲害了,文章的邪道橫流,竟到了這種地步!

  “就像近代謝緿、沈約的詩歌、任窻、陸亻垂的散文,這些都是文章的冠冕,作品的楷模。張士簡的辭賦,周升邈的論辯,也都屬于高手,很難再次遇到。文章沒有衰落,必定會有英才,其中的領(lǐng)袖人物,非賢弟還能有誰!常常想作討論,無人可以交談,想念我的子建,與你共同商榷。辯明文學(xué)的清澈與混濁,讓它能如同涇水和渭水,這樣論人物,頗似汝南王。紅白已經(jīng)判定,評論有所不同,使那些身懷鼠技的人知道慚愧,濫竽充數(shù)的人自感恥辱。相思不見,多么憂傷!”

  后來簡文帝即位,以庾肩吾為度支尚書。當(dāng)時上游的藩鎮(zhèn),都憑據(jù)州城抗拒侯景,侯景假傳詔令讓庾肩吾出使江州去勸說當(dāng)陽公蕭大心。蕭大心投降了賊軍,庾肩吾于是逃到了東部。后來賊將宋子仙攻下了會稽,懸賞抓到了庾肩吾,打算把他殺掉,首先對他說:“我聽說你能作詩,現(xiàn)在可以當(dāng)即作一首,如果能夠,就可以保全你的性命?!扁准缥釗]筆便寫成了,辭采極美,宋子仙便放了他,讓他做建昌令。他于是從小路奔往江陵,曾擔(dān)任江州刺史,兼義陽太守,封為武康縣侯。死后,贈他為散騎常侍、中書令。他的兒子名叫庾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