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傳

白話南史 作者:唐·李延壽


  戴顒字仲若,譙郡縣人。父親戴逵,哥哥戴勃,都隱居而享有高名。戴顒十六歲時喪父,哀傷過度差點兒丟了命,因此便長期衰弱多病。因為父親從不作官,于是他也走了隱居的道路。父親善于彈琴書法,
戴顒也都繼承了父親的專長,不管什么曲調(diào),都能彈奏。會稽剡縣名山很多,所以他們祖祖輩輩都在剡縣。戴顒和哥哥戴勃都跟著父親學(xué)琴,父親去世后,所傳授的曲子他們不忍再彈奏,就各人再創(chuàng)作新曲,戴勃創(chuàng)作了五部,
戴顒創(chuàng)作了十五部,又創(chuàng)作長曲一部,一并流傳于世。中書令王綏曾帶著客人到他家去,戴勃等人正在喝豆粥,王綏說:“聽說你們善于彈琴,我們想聽一聽?!彼麄儾焕聿牵踅椇薅?。

  桐廬縣也有很多名山,兄弟二人又一同去游賞。于是就住在那里。戴勃得了病,怕沒錢買藥吃,
戴顒對戴勃說:“我跟隨兄長悠閑度日,并非甘心于默默無聞,如今兄長病重,我應(yīng)當(dāng)出去干個一官半職以掙錢糊口治病?!庇谑蔷腿デ笕『S菘h令的官職,事情快辦成時戴勃病死,便又作罷。桐廬地方偏僻荒遠(yuǎn),難以養(yǎng)病,就從那里遷到吳郡。吳郡一些社會上層人士合伙給他蓋了房子,并堆石山,引水溪,植樹開澗,不久就茂密一片,好像自然山水。于是
戴顒就在此處講解莊子學(xué)說,著《逍遙論》,注《禮記·中庸》篇。吳地的文武官員和郡內(nèi)上層人物,邀請他一起游覽山川,他能去就去,不擺架子,因此得輿論好評。

  宋國初建時和元嘉年間都曾征召他作官,他都沒有出任。衡陽王劉義季鎮(zhèn)守京口,長史張邵和
戴顒通婚姻,就把戴顒接到黃鵠山來住。山北有竹林和學(xué)舍,林木溪流景色優(yōu)美,戴顒就在此間歇息。義季屢次和他一起游玩,
戴顒穿著鄉(xiāng)下人的衣服,不改平時的氣度。他為義季奏琴,并奏新曲調(diào),其中“游弦”、“廣陵”、“止息”三首曲子,都和世間流傳的不一樣。宋文帝幾次想見他,曾對黃門侍郎張敷說:“我東巡的時候,要在山下宴請戴公?!币驗?br /> 戴顒愛好音樂,就賜給他一班音調(diào)純正的歌伎。戴顒把“何嘗”、“白鵠”兩支曲子合成一支,有清新曠遠(yuǎn)之稱。

  佛像從漢代開始才有,形態(tài)不夠完善,戴逵善于塑像,
戴顒也跟著干。宋太子在瓦官寺鑄了一尊丈六銅像,鑄成后,覺得臉太瘦,工匠們無法改正,就把戴顒?wù)襾聿炜?。戴顒?wù)f:“不是臉瘦,是胳膊和肩胛太肥了?!钡劝迅觳布珉蜗鳒p以后,臉瘦的毛病也就消除了,眾人無不嘆服。元嘉十八年(441)去世,沒有兒子。景陽山修成后,
戴顒已經(jīng)亡故。文帝嘆息道:“可惜不能讓戴顒去看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