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楊..傳

白話北史 作者:唐·李延壽


  楊愔,字遵彥,小名秦王。幼時,嘴好像不能說話,而風度卻深沉敏慧,出入各種場合,不曾嬉戲玩鬧。六歲學習史書,十一歲讀《詩經(jīng)》、《易經(jīng)》,喜好《左氏春秋》。幼時喪母,曾到舅父源子恭家。舅父請他喝酒,問他讀什么書,他回答說“:讀《詩經(jīng)》。”舅父又問“:讀到《渭陽》這一篇嗎?”他便抽噎痛哭。舅父也欷虛欠哀嘆,便把酒席撤掉。舅父后來對他的父親楊津說:“原來認為秦王不太聰明,從今以后,當刮目相看。”

楊愔一家四代同居,十分興隆,上學的就有三十多人。學館的前面有一株花紅樹,果實落在地上,其他孩子都爭著去拾,楊愔卻坐在那里不動。他的叔父楊日韋正巧到學館中,看見后十分驚奇,對老師說:“這孩子恬靜裕如,有我們的家風?!彼以鹤永镉幸黄窳郑銥?br /> 楊愔在竹林邊蓋了一間房,讓他單獨住在里面,經(jīng)常用銅盤端著飯給他送去。用這來督促其他孩子,說:“你們?nèi)绻褡駨┠菢又斏?,也可以在竹林旁給你們蓋房子,用銅盤端肉讓你們吃?!睏類值膹母感珠L黃門侍郎楊昱對他特別器重,曾對別人說“:這孩子的童齒沒有換掉,就已經(jīng)是我家的龍文駿馬;再有十年,他可以馳騁在千里之外。”楊昱與十多人賦詩,
楊愔看了一遍便能背誦,沒有一個地方錯漏的。長大后,他能夠口齒清楚地講話,聲音動聽,風韻英俊穎悟,舉止瀟灑。人們見了,沒有不敬佩和驚異的。有見識的人都說他前程遠大。

  正光年間,他跟隨父親楊津到并州。他的性格既恬淡,又喜好山水,便進入晉陽西邊的縣甕山讀書。孝昌初年,楊津任定州刺史,
楊愔也隨父親到職所。他因立有軍功被封為羽林監(jiān),朝廷賜爵魏昌男,他沒有接受。中山被杜洛周攻陷,他全家被囚禁。不久,杜洛周失敗,又被葛榮拘禁。葛榮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
楊愔做妻子,又逼迫他任偽職,他借口有病,嘴里偷偷含上一大口牛血,當眾吐出,裝著聲音喑啞,不能說話。葛榮信以為真,不再逼迫他。

  永安初年,他回到洛陽,被封為通直散騎侍郎,年僅十八歲。元顥占據(jù)洛陽時,他的堂兄楊侃任北中郎將,鎮(zhèn)守河梁。他正巧來到楊侃這里,兩人夜晚一起來到黃河。楊侃雖奉命迎接孝莊帝渡河到北方避難,而實際上他卻想偷偷南逃。
楊愔勸阻了他,二人一起隨孝莊帝到達建州。楊愔任通直散騎常侍。他看到世事動蕩,很不平靜,志在引退,便謝病辭職,與友人中直侍郎、河間人邢邵隱居在嵩山。

  孝莊帝誅殺了爾朱榮,他的堂兄楊侃參與朝政的討論和決策。朝廷任命他的父親楊津為并州刺史、北道大行臺,他隨父親來到任所。有一個叫楊寬的邯鄲人,請求以大義跟隨他們討伐爾朱兆。
楊愔請求父親收留他。不久,孝莊帝駕崩,楊愔當時正想回京城洛陽,行至邯鄲,到楊寬家,卻被楊寬拿獲,送給相州刺史劉誕,劉誕因
楊愔出身于享有盛譽的大家,十分同情他,讓長史慕容白澤制止了楊寬,派隊主鞏榮貴押送楊愔回洛陽。到了安陽亭,楊愔對鞏榮貴說:“我家數(shù)代都是國家的忠臣,竭誠為魏室效勞。家破國亡,才落到這種處境。我成了俘虜,還有什么面目面對君主的仇人!請給一條繩子讓我自盡,你把我的頭顱割下,還可以得到賞賜。”鞏榮貴深被感動,便和他一起逃跑,
楊愔投奔了高昂兄弟。

  他奔逃數(shù)年,來到齊神武帝高歡駐扎的信都,便到轅門報名求見,幸蒙高歡接見。他贊揚高歡的功勞,陳述自己一家遭遇的災難,言詞哀痛悲切,涕淚橫流。高歡聽了動容改色,便任他為行臺郎中。他隨軍向南攻打鄴城,路經(jīng)楊寬住的村莊,楊寬在他的馬前叩頭請罪。他說:“人不講恩義,大概也屬常理。我不恨你,你不用害怕?!碑敃r,鄴城沒有攻下,高歡命他寫祭天的文章,剛把文章燒掉,鄴城就被攻克,因此,他轉(zhuǎn)任大行臺右丞。當時,霸業(yè)初創(chuàng),軍國事務繁忙,文告檄文命令都出自他和崔悛之手。

  他的父兄都被爾朱氏殺害,因此,常常按禮守喪,吃的只有鹽和米。由于過分悲哀,他形容消瘦。神武帝可憐他,常常開導寬慰。韓陵之戰(zhàn),他逢戰(zhàn)先登,同僚們都驚奇感嘆,說:“他是一介儒生,現(xiàn)在變成了武士。仁者必勇,看來不是虛論?!辈痪?,上表請求解職,回家料理喪事。一門之內(nèi),被贈給太師、太傅、丞相、大將軍封號的二人,贈給太尉、錄尚書及尚書令的三人,仆射、尚書的五人,刺史、太守的二十多人。追贈榮譽之盛,古今都沒有過。靈柩出發(fā)時,送喪的儀仗、衛(wèi)隊連綿二十多里,參加葬禮的近萬人。這一天,正值深冬嚴寒,風大雪厚,他赤腳而行,哀號痛哭,看見的人無不悲痛。不久,他被朝廷征召回晉陽,仍擔任原來的職務。

  他的堂兄楊幼卿任歧州刺史,因直言進諫,違忤了圣旨而被誅殺。他聽說后悲痛恐懼,由于哀傷刺激,疾病發(fā)作,趕快被送到雁門用溫泉治療。郭秀一直嫉妒他的才能,因而寫信恐嚇他說:高王想把你送到朝廷治罪,你趕快逃跑吧。他在水邊丟下自己的衣帽,制造成投水自殺的假象,改名隱姓,自稱叫劉士安,避入嵩山,與和尚曇謨征等人一起隱居。他又潛逃到光州,進而東入田橫島,以教書為業(yè),海上的人們都叫他劉先生,太守王元景在暗中保護他。

  神武帝高歡聽說他還活著,派他的從兄楊寶猗帶上書信慰問他,派光州刺史奚思業(yè)搜求訪問,極有禮貌地將他送回。高歡見他歸來十分高興,封為太原公、開府司馬,轉(zhuǎn)任長史,又授予大行臺右丞,封為華陰縣侯,調(diào)任黃門侍郎,他娶了平民的女兒為妻。

  乾明元年(560)二月,他被齊孝昭帝誅殺,時年五十。

楊愔是一位貴家出身的公子,早年就有很高的聲譽,風度儀表,光彩照人,被朝野稱道。家庭遭難,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以及兄長們的孫女幾個人,他撫養(yǎng)幼孤,友慈溫和,都出于仁愛寬厚之心。他為人重情義,輕財貨,朝廷賜給他的東西,都分給了親屬。弟侄們十多人都跟著他生活,一起舉火做飯。多次遭受困危,歷盡艱辛,一飯的恩惠,他必定重重報答;攸關(guān)性命的仇恨,卻不再計較。

  他擔任銓選官員的職務二十多年,把獎勵提拔人才當成自己的責任。然取人多注重言談和容貌,因而不斷招致誹謗,認為他的用人,就好像窮人買瓜,單取大的,他聽了也不以為然。他聰明強記,見了人半面就不會忘記。每次召請人,或者只稱姓,或者只呼名,沒有叫錯的。后來有一個被選拔的人叫魯漫漢的抱怨說“:因為自己長得猥瑣,所以不被您認識?!睏類终f“:你曾在元子思的坊前騎一頭禿尾巴草驢,看見我也沒有下來,用一把竹編的方扇遮住面孔,我怎么不認識你?”魯漫漢對他十分驚服。
楊愔又跟他開玩笑說“:從人的名字可以看出他的大體,漫漢果然名不虛傳?!彼肿屜聦俟倮艉叭说拿郑`把盧士深叫成士琛,盧士深自己出來糾正,他說“:盧郎溫潤爽朗,所以比成美玉?!?br />
楊愔位居廟堂重職,綜理國家機衡,千頭萬緒,卻神情專一,從不松懈。天保五年(554)以后,朝廷失德,維持政務,匡救時局,全靠他一個人。每當天子臨軒問政,公卿大臣拜授之后,他代替天子發(fā)號施令,宣讀詔冊,語氣溫和清晰,神態(tài)英俊勃發(fā),群臣看了聽了,沒有不悚然感動的。自從身居高位,斷絕了私人交往。他輕于財貨,重視仁義,朝廷給他的賞賜,積累起來有好多萬,他都分給親友。箱子里只有數(shù)千冊圖書。太保、平原王高隆之與他比鄰居住,他看見高家門前有幾個富貴的胡人,便對左右的人說“:我的門前幸虧沒有這些東西?!彼男愿裰苊苤斏鳎3SX得自己做的很不夠。每聽到詔命,臉上就失去正常的顏色。

  文宣帝病情加重,因為常山、長廣二王與文宣帝關(guān)系較近,很以文宣帝身后的事情為念。
楊愔與尚書左仆射、平秦王高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受遺詔輔助朝政,并以為常山、長廣二王威望較高,因而,他們對二王都存有猜忌之心。開初在晉陽,因要為文宣帝送殯,天子居喪的地方,朝臣議論讓常山王住在東館,想奏報的事先向他咨詢決定,二十天后停止。仍想讓常山王隨文宣帝的棺木到鄴地,留下長廣王鎮(zhèn)守晉陽。輔助幼主的執(zhí)政們又生疑心,讓兩位王爺都到鄴城。侍中燕子獻獻計,想讓太皇太后住進北宮,朝政歸她料理。另外,自從天保八年以來,賞賜的爵位太多太濫。這時,
楊愔先上表請求解除開封王的封爵,所有跟著獲取恩榮的都免去職務。因此,那些原來受寵邀恩的人失去了職務,都傾心于常山王和長廣王。平秦王高歸彥開始和
楊愔等人同心同德,后來與他們產(chǎn)生分歧,把執(zhí)政大臣們懷疑二王的情況都告訴了他們本人。可朱渾天和又常常說:“如果不誅殺二王,少主就不會安全。”宋欽道面奏少帝,說二王威權(quán)過重,應該趕快讓他們離開朝廷。少帝不同意,說:“你可與執(zhí)政大臣們商量這件事?!睏類值热颂嶙h將二王調(diào)出京城任刺史,又認為少帝太仁慈,恐怕不可以這樣啟奏。便把奏章送給皇太后,詳細敘述朝廷的安危。有一個叫李昌儀的宮人,是北豫州刺史高仲密的妻子,因受高仲密的株連被送入宮中,太后與李昌儀十分親密。太后將奏章讓李昌儀看了,李昌儀又秘密地報告給了太皇太后。
楊愔等人又認為不可以讓二王都離開京城,便奏請朝廷,讓長廣王任大司馬、并州刺史,常山王為太師、錄尚書事。

  二王拜受職務,在尚書省大會群臣。
楊愔等人準備一起赴宴,鄭子默制止說:“事情難以估量,不可輕易前去。”楊愔說“:我們忠誠為國,哪有常山王拜受職務,不去赴宴慶賀的道理?何必忽然產(chǎn)生這樣的顧慮?”長廣王早晨在錄尚書省的后室埋伏下數(shù)十名家丁,又與席上幾個勛貴大臣相互通知,并且與他們相約:“勸酒到
楊愔等人面前時,我各勸雙杯,他們一定推辭,我第一聲說:‘捉酒!’第二聲說‘:捉酒!’第三聲說‘:為什么還不捉?’你們就將他們拿下?!毖鐣暇驼者@樣辦了。
楊愔大聲說:“你們這些叛逆,想殺害忠良嗎?我尊崇天子,削去諸侯,赤心報國,你們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常山王想緩和這件事,長廣王說:“不行!”于是,
楊愔及可朱渾天和、宋欽道都遭到拳腳棍杖的毆打,個個血流滿面,各被十多人挾持著。長廣王等派薛孤延、康買在尚藥局拿獲了鄭子默,子默嘆道:“不聽聰明人的話,落得這個下場,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

  二王率高歸彥、賀拔仁、斛律金擁著
楊愔等急急忙忙來到云龍門。都督叱利騷不讓他們進入,便派騎兵將他殺死。開府成休寧把守宮門,高歸彥勸說他,才得進入。他們將
楊愔等推到幼主面前。長廣王及高歸彥把守在朱華門外。太皇太后在昭陽殿接見他們,太后和少帝站在太皇太后旁邊。常山王將頭叩在磚地上,跪著行走幾步說:“我與陛下都是親骨肉,
楊愔等人想專擅朝政,作威作福。自王公以下,一個個重足而立,屏氣而息。權(quán)臣互為唇齒,造成了朝廷的混亂。如不早日除掉他們,必然成為宗社的禍害。我與長廣王高湛等以國事為重,賀拔仁、斛律金等愛惜獻皇帝開創(chuàng)的基業(yè),一起抓獲
楊愔等人,帶進宮中,沒有敢殺戮。專擅的過失,罪該萬死?!?br />
  少帝當時默然不語,領(lǐng)軍劉桃枝一伙站在皇宮外的臺階上守衛(wèi),握著刀,怒氣沖沖地向上看著,少帝不敢看他們。太皇太后命令他們放下武器,他們不答應。太皇太后大聲喝道“:你們今天不要腦袋了!”他們才退下。太皇太后問
楊愔在哪里,賀拔仁答:“他的一只眼珠已經(jīng)被挖出來?!碧侍蟊瘣淼卣f道“:楊愔有什么錯,留下來不好嗎?”便大聲對少帝說:“這些叛逆,想殺死我兩個兒子。然后再殺我,為什么放縱他們?”少帝仍不說話。太皇太后又惱怒又悲忿,王公們也都哭泣。太皇太后對少帝說“:為什么不安慰你的叔父?”少帝才說“:以天子的地位在叔父面前我都不敢愛惜,難道還愛惜這些漢人嗎?只希望給我一條性命,我自會下殿去,這些人任你隨便發(fā)落?!北銓?br /> 楊愔等人斬首。長廣王因為鄭子默過去詆毀過自己,所以,先拔掉了他的舌頭,砍斷了他的雙手。

  太皇太后在
楊愔埋葬時,哭著說:“楊郎忠貞而獲罪?!庇没蕦m的金子為他做了一只眼珠,親自給他安在眼睛里,說“:用這來表表我的心意。”常山王高演也后悔不應該殺死他。

楊愔死后,朝廷讓中書令趙彥深代管朝廷機務。鴻臚少卿陽休之私下里對人說“:將要跋涉千里,卻殺了千里馬而換上一頭跛腿驢。太可悲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