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頊,洛州河南縣人。身高七尺,陰險毒辣敢于對君王談論政事??贾羞M士,后任明皇縣尉。萬歲通天二年(697),箕州刺史劉思禮,自言就學于張憬藏,善于給人看相,說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應了圖讖的征驗,有“兩角騏馬..兒”的符命。吉頊告發(fā)了劉思禮,武則天把思禮交給武懿宗與吉頊審訊。懿宗與吉頊引誘劉思禮,讓他廣泛牽連朝廷官吏,就一定保全他的性命。劉思禮便供出鳳閣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孫元通、天官侍郎劉奇與石抱忠、鳳閣舍人王處及來庭、主簿柳趚、給事中周潘、涇州刺史王面力、監(jiān)察御史王助、司議郎路敬淳、司門員外郎劉慎之、右司員外郎宇文全志等三十六家。這些人稍微有點忤逆不順從的,就必遭設謀陷害,用盡百般苦刑,以造成其罪案。被害的都是一些海內(nèi)賢人名士,全國人都認為他們冤枉,其親友被連累流放的達一千多人。吉頊因此被提拔為右肅政臺中丞,一天天更受寵信。
第二年,突厥人侵犯攻陷了趙州、定州等地,武則天命吉頊為檢校相州刺史,以便阻斷敵軍向南侵略的道路。吉頊以向來不習武為理由加以推辭,武則天說:“敵寇的勢頭就要往后退了,不過借你的威名加以鎮(zhèn)守阻遏罷了?!碑敵?,太原有個方士叫溫彬茂,高宗時老了,臨死前,封一書狀對他的妻子說:“我死后,年號叫垂拱的時代,就赴皇帝殿庭獻上它,小心一定不要打開?!贝构俺?685),這方士的妻子獻上書狀,書中預先陳述了武則天革命以及突厥到趙州、定州的事,所以武則天知道敵寇到趙州就會退兵。吉頊剛到相州募兵時,完全沒有應征的人。不久頒發(fā)詔書任命皇太子為元帥,結果應募的人不可勝數(shù)。到敵軍退去時,吉頊進京朝拜,奏稟凱旋,武則天非常高興。
圣歷二年(699)臘月,遷任天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當時張易之、張昌宗勸諫則天設置控鶴監(jiān)官員,武則天就任命張易之為控鶴監(jiān)。張易之兄弟一向與吉頊友好,便引薦了吉頊,讓殿中少監(jiān)田歸道、鳳閣舍人薛稷、正諫大夫員半千、夏官侍郎李迥秀,都作為控鶴內(nèi)供奉,當時輿論很是不悅。當初,武則天因為吉頊干練有口才,容儀身材偉岸魁梧,能夠委以心腹之任,所以提拔任用他。到他與武懿宗在殿庭上爭奪趙州之功時,懿宗看上去身材矮小脊背彎曲,而吉頊聲氣逼人,下視懿宗,毫不相讓。武則天認為:“在我面前鄙薄我諸武,這樣的人還可以依靠嗎!”這年十月,便以吉頊的弟弟曾做偽官,貶為琰川縣尉,后改任安固縣尉。不久去世。
當初,中宗還沒有被立為太子時,張易之、張昌宗曾經(jīng)向吉頊秘密詢問自尋平安的計策,吉頊說:“明公兄弟倆承受恩寵既然十分深重,若不是對天下立有大功的話,就不能保全。如今天下士大夫和老百姓,都想念李家天下,廬陵王已在房州,相王又被囚禁,君主年歲既然已高,必然有所交待托付。武氏諸王,都不是眾心所向的人。明公如果能夠從容地請求立廬陵王或相王為太子,以符合活著者的愿望,那么豈止是轉禍為福,必然長久享有受封王侯的尊貴地位?!币字J為他的話很正確,便趁機會奏請立儲。武則天知道是吉頊的首謀,便把他召來詢問,吉頊說:“廬陵王及相王,都是陛下的兒子,先帝臨終遺命托付給陛下,當自有主張,請陛下裁定。”武則天的意向這才定了下來。吉頊獲罪后,當時無人知道此事。睿宗即位后,左右的人講明了這件事,于是頒發(fā)詔書道:“前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吉頊,體悟識見深邃廣博,風教成規(guī)久遠宏大。曾以治理天下的經(jīng)緯之才,承擔匡正輔佐的重任。當王命閉塞,眾人謀劃還未收集時,便首先陳述歸還政權的意見,力求符合上天庇佑的基業(yè)。當永遠懷念其人的顯赫功業(yè),豈能遺忘其人的卓越貢獻??勺焚涀笥放_大夫。”
第二年,突厥人侵犯攻陷了趙州、定州等地,武則天命吉頊為檢校相州刺史,以便阻斷敵軍向南侵略的道路。吉頊以向來不習武為理由加以推辭,武則天說:“敵寇的勢頭就要往后退了,不過借你的威名加以鎮(zhèn)守阻遏罷了?!碑敵?,太原有個方士叫溫彬茂,高宗時老了,臨死前,封一書狀對他的妻子說:“我死后,年號叫垂拱的時代,就赴皇帝殿庭獻上它,小心一定不要打開?!贝构俺?685),這方士的妻子獻上書狀,書中預先陳述了武則天革命以及突厥到趙州、定州的事,所以武則天知道敵寇到趙州就會退兵。吉頊剛到相州募兵時,完全沒有應征的人。不久頒發(fā)詔書任命皇太子為元帥,結果應募的人不可勝數(shù)。到敵軍退去時,吉頊進京朝拜,奏稟凱旋,武則天非常高興。
圣歷二年(699)臘月,遷任天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當時張易之、張昌宗勸諫則天設置控鶴監(jiān)官員,武則天就任命張易之為控鶴監(jiān)。張易之兄弟一向與吉頊友好,便引薦了吉頊,讓殿中少監(jiān)田歸道、鳳閣舍人薛稷、正諫大夫員半千、夏官侍郎李迥秀,都作為控鶴內(nèi)供奉,當時輿論很是不悅。當初,武則天因為吉頊干練有口才,容儀身材偉岸魁梧,能夠委以心腹之任,所以提拔任用他。到他與武懿宗在殿庭上爭奪趙州之功時,懿宗看上去身材矮小脊背彎曲,而吉頊聲氣逼人,下視懿宗,毫不相讓。武則天認為:“在我面前鄙薄我諸武,這樣的人還可以依靠嗎!”這年十月,便以吉頊的弟弟曾做偽官,貶為琰川縣尉,后改任安固縣尉。不久去世。
當初,中宗還沒有被立為太子時,張易之、張昌宗曾經(jīng)向吉頊秘密詢問自尋平安的計策,吉頊說:“明公兄弟倆承受恩寵既然十分深重,若不是對天下立有大功的話,就不能保全。如今天下士大夫和老百姓,都想念李家天下,廬陵王已在房州,相王又被囚禁,君主年歲既然已高,必然有所交待托付。武氏諸王,都不是眾心所向的人。明公如果能夠從容地請求立廬陵王或相王為太子,以符合活著者的愿望,那么豈止是轉禍為福,必然長久享有受封王侯的尊貴地位?!币字J為他的話很正確,便趁機會奏請立儲。武則天知道是吉頊的首謀,便把他召來詢問,吉頊說:“廬陵王及相王,都是陛下的兒子,先帝臨終遺命托付給陛下,當自有主張,請陛下裁定。”武則天的意向這才定了下來。吉頊獲罪后,當時無人知道此事。睿宗即位后,左右的人講明了這件事,于是頒發(fā)詔書道:“前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吉頊,體悟識見深邃廣博,風教成規(guī)久遠宏大。曾以治理天下的經(jīng)緯之才,承擔匡正輔佐的重任。當王命閉塞,眾人謀劃還未收集時,便首先陳述歸還政權的意見,力求符合上天庇佑的基業(yè)。當永遠懷念其人的顯赫功業(yè),豈能遺忘其人的卓越貢獻??勺焚涀笥放_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