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載字仲熙,北燕人。年少好學(xué),擅長文學(xué)。廣順初(951),高中進(jìn)士名列前茅,授校書郎,主持史館工作,又升任監(jiān)察御史。他寫文章,以寫的內(nèi)容多自喜。常常到歷代王朝廢興治亂的古跡處參觀,寫成《運源賦》,很詳盡。又因為游覽相國寺,看見庭園中的翠竹很可愛,作《碧鮮賦》,題在他的墻壁上。世宗聽說了,派小黃門到他家依著墻壁抄錄下來,看了以后連連說好,因此提升他為水部員外郎、知制誥。又升他為翰林學(xué)士,賜給紅色朝服,然而扈載已經(jīng)病重,不能到朝堂致謝。過了一百多天,才勉強(qiáng)帶病到學(xué)士院去議事。世宗很同情他,賜他回家養(yǎng)病,并派太醫(yī)給他治病。
起初,扈載以文章知名一時,樞密使王樸特別看重他的才干,將他推薦給宰相李谷,他很久沒有被任用,王樸因此問李谷說“:你為什么不用扈載當(dāng)舍人呢?”李谷說“:我不是不知道他的才華,然而扈載的命薄,恐怕他不能勝任。”王樸說:“你當(dāng)宰相,進(jìn)賢才退不肖應(yīng)該是你的職責(zé),談什么命薄呢?”過了不久就升載為知制誥。后又授學(xué)士,到當(dāng)年年中病死,享年三十六歲。人們議論說李谷善于知人,而王樸能推薦人才。
當(dāng)時,天子英明威武,非常重視選拔天下人才,而對文士更加優(yōu)厚,扈載與張昭、竇儼、陶谷、徐臺符等都被重用。李谷與這幾人相比,文章最差,品行不好。昭、儼多次和他談?wù)?,他的文章很可笑,然而李谷事先能猜到君主的心意,用進(jìn)行阿諛奉迎來討好君主,事情不管大小,他都稱頌贊美,至于擴(kuò)建京城,為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類,都進(jìn)行歌頌,其文辭大體上與演唱詞相類似。然而扈載不幸早死,議論雖然不及昭、儼,但是絕不像李谷那樣去搞阿諛奉迎的事。
唉!做器具的人,沒有良材但是有良匠;治國的人,沒有能臣但定有能君。良材要有良匠才能成器具,能臣有了能君才能發(fā)揮作用。所以說,治國好比下棋,知道它的用途而放置在恰當(dāng)?shù)娜ヌ幘湍苋?,不懂得它的用處而放在不適當(dāng)?shù)牡胤骄蜁?。敗者臨到下棋很注意,終日操心,倘若有善于下棋的人看了指點,幫他換個放棋子的位置他就勝了。勝者所用的就是敗者的棋;興國者所用的是亡國的臣子啊。王樸的才華,可以算得上能人了。如果遇不到世宗,到哪里去施展呢?世宗的時候,對外用兵,攻取戰(zhàn)勝,內(nèi)修制度,制刑法,定律歷,講求禮樂文章,他所用的都是五代的知識分子,為什么在后晉后漢時期都愚昧膽怯,到了后周就變得聰明有才智了呢?是因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發(fā)揮了這些知識分子的作用。
那些亂國的昏君,常常把愚昧不肖的人安排在大臣位置上,暴露出他們的無能和丑惡,把賢能的人安排當(dāng)他們的部下,泯滅了這些人的才華,使君子和小人都安排在不適當(dāng)?shù)奈恢蒙?,因而身陷絕境。善于治國的君主,能近賢臣而遠(yuǎn)小人,使君子小人各有適當(dāng)?shù)陌才?,因而身享安樂。一治一亂好像差距很大,然而造成治亂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采取相反的安排去治理國家就是了??上а剑墓诺浇?,治國之君少而亂國之君多,何況在五代呢?知識分子不能遇到明君,真是令人嘆息??!
起初,扈載以文章知名一時,樞密使王樸特別看重他的才干,將他推薦給宰相李谷,他很久沒有被任用,王樸因此問李谷說“:你為什么不用扈載當(dāng)舍人呢?”李谷說“:我不是不知道他的才華,然而扈載的命薄,恐怕他不能勝任。”王樸說:“你當(dāng)宰相,進(jìn)賢才退不肖應(yīng)該是你的職責(zé),談什么命薄呢?”過了不久就升載為知制誥。后又授學(xué)士,到當(dāng)年年中病死,享年三十六歲。人們議論說李谷善于知人,而王樸能推薦人才。
當(dāng)時,天子英明威武,非常重視選拔天下人才,而對文士更加優(yōu)厚,扈載與張昭、竇儼、陶谷、徐臺符等都被重用。李谷與這幾人相比,文章最差,品行不好。昭、儼多次和他談?wù)?,他的文章很可笑,然而李谷事先能猜到君主的心意,用進(jìn)行阿諛奉迎來討好君主,事情不管大小,他都稱頌贊美,至于擴(kuò)建京城,為木偶耕人、紫芝白兔之類,都進(jìn)行歌頌,其文辭大體上與演唱詞相類似。然而扈載不幸早死,議論雖然不及昭、儼,但是絕不像李谷那樣去搞阿諛奉迎的事。
唉!做器具的人,沒有良材但是有良匠;治國的人,沒有能臣但定有能君。良材要有良匠才能成器具,能臣有了能君才能發(fā)揮作用。所以說,治國好比下棋,知道它的用途而放置在恰當(dāng)?shù)娜ヌ幘湍苋?,不懂得它的用處而放在不適當(dāng)?shù)牡胤骄蜁?。敗者臨到下棋很注意,終日操心,倘若有善于下棋的人看了指點,幫他換個放棋子的位置他就勝了。勝者所用的就是敗者的棋;興國者所用的是亡國的臣子啊。王樸的才華,可以算得上能人了。如果遇不到世宗,到哪里去施展呢?世宗的時候,對外用兵,攻取戰(zhàn)勝,內(nèi)修制度,制刑法,定律歷,講求禮樂文章,他所用的都是五代的知識分子,為什么在后晉后漢時期都愚昧膽怯,到了后周就變得聰明有才智了呢?是因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發(fā)揮了這些知識分子的作用。
那些亂國的昏君,常常把愚昧不肖的人安排在大臣位置上,暴露出他們的無能和丑惡,把賢能的人安排當(dāng)他們的部下,泯滅了這些人的才華,使君子和小人都安排在不適當(dāng)?shù)奈恢蒙?,因而身陷絕境。善于治國的君主,能近賢臣而遠(yuǎn)小人,使君子小人各有適當(dāng)?shù)陌才?,因而身享安樂。一治一亂好像差距很大,然而造成治亂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采取相反的安排去治理國家就是了??上а剑墓诺浇?,治國之君少而亂國之君多,何況在五代呢?知識分子不能遇到明君,真是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