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摯傳

白話宋史 作者:元·脫脫等


  劉摯字莘老,永靜東光人。小時候,父親劉居正教他讀書,早晚一點都不間斷。有人認為:“您只有一個兒子,難道不能稍稍放寬嗎?”居正說“:正是因為只有一個兒子,不可以放縱他?!眲词畾q時父親去世,由外祖父家撫養(yǎng),就學于東平,因而定居在此。

  嘉..年中,登進士甲科第,歷任冀州南宮縣令。該縣過去守令不得其人,風俗凋敝,賦稅很重,輸納絹每匹折稅錢五百,綿每兩折錢三十,百姓多破產(chǎn)。劉摯援引附近郡縣之例,條陳請求減少到適中價格。轉(zhuǎn)運使生怒,打算彈劾他。劉摯堅決請求說“:唯獨一州六縣遭受此種苦害,這決不是禮法的原意,只是朝廷不知道罷了?!庇谑窍虺蟾妗H臼拱嗾埻鈩吹囊庖?,從此絹一匹為錢一千三百,綿一兩為錢七十六。百姓歡呼至于淚下,說:“是劉長官救活了我們!”當時,劉摯與信都縣令李沖、清河縣令黃莘都以治績德行著名,人們稱他們?yōu)椤昂铀啡睢薄?br />
  移任江陵觀察推官,因韓琦推薦,得為館閣??薄M醢彩灰妱淳吞貏e器重他,提升他為檢正中書禮房,默默寡言不是王安石所喜好的。才一個多月,任監(jiān)察御史里行,欣然就職,回家告訴家人說“:趕快整理行裝,不要為安居計議。”沒來得及為皇帝召對,就上奏議論:“亳州獄案興起不止,小人意在搞倒富弼以希求進用,現(xiàn)在富弼已經(jīng)獲罪,希望稍加寬待他?!庇终f:“程日方開漳河,調(diào)發(fā)倉猝急迫,人不堪命。趙子幾擅自提高畿縣等級,使交納役錢,縣民每天幾千人遮道上訴宰相,京城喧嘩,拿什么來諭示天下?張靚、王廷老擅自增加兩浙役錢,督促賦稅嚴厲急迫,人情嘆息怨恨。這都是想用羨余希圖獎賞,希望實行重責,表明朝廷本來沒有聚斂的意思。”

  等到入朝覲見皇帝,神宗面賜褒獎詔書。因而問“:你從學王安石嗎?王安石極為稱贊你的才能見識。”回答說“:我是東北人,從小孤苦獨學,不認識王安石?!蓖顺献嗍枵f:“君子小人的區(qū)別,在于義與利而已。小人的才能不是不足用,只是心里所向往的,不在乎義。所以希求獎賞的志向,每每在事情之先;奉公之心,每每在私利之后。陛下有勸農(nóng)的意思,現(xiàn)在變而成為煩雜擾亂;陛下有均平賦役的意思,現(xiàn)在依仗它來聚斂錢財。其有愛君之心、憂國之言的人,都無以被容納在其間?,F(xiàn)在天下有人喜歡于敢作敢為,有人樂于安居無事。彼以此為流俗,此以彼為亂常。害怕議論的人以進取為可恥,追求利益的人以守道為無能。此風逐漸形成,漢、唐的朋黨之禍必然興起。只有君子能通達天下之志。我希望陛下虛心平聽,審察好惡,以前認為是對的,現(xiàn)覺察為不對;以前認為短處,現(xiàn)在改用他的長處。稍加抑制虛華輕偽、志近忘遠、僥幸于茍合的人,漸漸察用忠厚慎重、難進易退、可與有為之士。停止過分與不及的風俗;使其會聚于大中之道,那么行事變化,惟聽陛下號令而已?!?br />
  又論率錢助役,官府自己雇人有十害,其大略說:“天下州縣戶役,虛實輕重不同,現(xiàn)在劃分等級作為標準,那么這不是一條法令所能夠齊平的;隨其所宜,各自立法,那么紛亂分散各異,怎么去統(tǒng)領(lǐng)呢?這是第一。新法認為版籍不實,所以令另外立等級。況且舊有的戶籍既然不可信,現(xiàn)在怎么能沒有失誤呢?不僅僅騷擾惹起禍患,而且將使富戶少交,貧戶多交,這是第二。天下上等戶少,中等戶多。上等戶役多而重,故以助役錢為幸運。中戶役簡而輕,下戶役所不及?,F(xiàn)一律使其輸納役錢,則是不幸,這是第三。官員想多得到雇役錢,卻擔心上戶太少,所以不用舊有的戶籍,臨時升降等次,使百姓何以堪命?這是第四。年有豐歉,但役使人有定數(shù),助役錢不可缺少。不是像賦稅有依靠、減放的時候,這是第五。谷、麥、布、帛每年有所出,但助役法必須輸納現(xiàn)錢,這是第六。二稅科買,名目已經(jīng)很多,又一律率錢以盡其所有,這樣百姓沒有高興而愿意做農(nóng)民的,戶、口數(shù)當一天比一天耗失,這是第七。僥幸獲得意外利益的人又將因法生奸,如近來兩浙成倍科敷錢數(shù),自以為是功勞,這是第八。按差役法近者十多年,遠者二十年,乃一律充役,百姓習慣很久了?,F(xiàn)在官府自己雇人,錢重則民不堪,輕了則人不愿意,不免用強力驅(qū)趕百姓就役,這是第九。而且役人必定使用鄉(xiāng)村戶,家有固定財產(chǎn),那么必定知道自愛;性情既愚笨樸實,那么就很少有盜賊欺騙。現(xiàn)在一切雇用招募,只得到輕率狡猾虛浮之人,巧佞欺詐相資,何所不至?這是第十?!?br />
  恰逢御史中丞楊繪也言助役法的不是,王安石指使張琥作十難以詰問劉摯,張琥辭謝不作,司農(nóng)曾布請求撰寫。既作十難,又彈劾劉摯、楊繪欺詐荒誕心懷不滿。詔令詢問情狀,楊繪恐懼謝罪。劉摯奮起說“:為人臣子豈能被權(quán)勢所壓服,使天子不知利害的實際情況!”馬上分條列舉回答所詰難的問題,以申明他的觀點。而且說:“我待罪言責,采納士人百姓的觀點以報告皇上,這是我的職責?,F(xiàn)在官員突然命令分析,這是使之較是非,爭勝負,交口相直,無非是侮辱陛下所信任的大臣!所謂向背,那么我所向往的是仁義,所背叛的是功利;所向往的是君父,所背叛的是權(quán)臣。希望以我的奏章并司農(nóng)寺所奏宣示百官,考究決定當否。如果我說的有可取之處,希望早點施行,如果稍稍涉及欺騙,甘愿受流竄貶逐?!睕]有得到答復(fù)。

  劉摯第二天再次上奏疏說“:陛下起居言行,親自履行德禮,日夜勵精圖治,以親自處理各種重要政務(wù)。天下沒有達到安定治理,這是誰導致的呢?陛下殫精竭慮以望太平,而那些專擅君權(quán)的大臣,也自以致太平之世為己任。二三年時間里,開放關(guān)閉動搖不定,全天下沒有一物得以安得其所。大概從青苗的建議起,而天下開始有聚斂之疑;青苗之議沒有允準,而均輸法頒行;均輸法正擾亂人心,而邊地的計謀開始;邊地的禍患沒有平息,而助役之事興起。至于求水利,行淤田,合并州縣,興事起新,難以一一列舉。其議論財利,就把市井屠販這些人,都召到政事堂。其征取贏利,那么下至歷書,都由官府自己賣掉。由此推究,不可盡言。輕率使用朝廷的爵號儀制,淆混賢能不肖:忠厚老成的人,斥之為無能;狹隘無知巧佞的人,取之為可用;遵守道德憂國的人,認為是流俗;敗壞常倫危害百姓的人,認為是通變。凡是政府謀劃計議經(jīng)畫,升用進退,僅與一吏屬決斷,然后最后決定。同僚參預(yù)過問,反而在此之后。所以到處活動乞求官職的人,門庭如市?,F(xiàn)在送交西夏的款項沒有收入,不順從的軍隊沒有安定,三邊創(chuàng)傷,流移未定。河北發(fā)生大的旱災(zāi),各路發(fā)大水,百姓勞困財力困乏,縣官減耗。陛下憂勞勤政思念治理的時候,卻政事如此,都是大臣誤了陛下,而且大臣所任用的人,又誤大臣?!笔钑献?,王安石打算把劉摯流竄到嶺外,神宗不同意,只是貶為監(jiān)衡州鹽倉。楊繪出任鄧州知州,張琥也落職。劉摯請求到鄆州遷葬,然后奔赴貶謫之地,得到準許。

  開始,衡州鹽倉胥吏與綱運兵士非法求利互相交易,在鹽中摻雜假劣物質(zhì),邊遠地區(qū)的人從沒有吃到好鹽。劉摯全心核查察究,而且把羨余儲蓄起來作為賞金,弊病減少了十分之七。父老鄉(xiāng)親把它稱為“學士鹽”。過了很長時間,劉摯任南京簽書判官,恰逢司農(nóng)寺發(fā)布新的法令,全部變賣天下祠堂廟宇,依照坊場河渡法收取純利。南京閼伯廟每年四十六萬貫錢,微子廟十三萬貫。劉摯嘆息說“:都到了這樣的地步!”前去求見留守張方平說“:難道不能替朝廷說說嗎?”張方平為之動容。委托劉摯替他上奏說“:閼伯遷到商丘,主掌祭祀大火,火為國家盛德所乘,歷代尊為大的祭祀。微子,宋國始封的國王,在此地創(chuàng)建國家,本朝承受天命,建國號因襲其國號。又有雙廟,是唐代張巡、許遠孤城守御死于賊人,能抵御大的禍患?,F(xiàn)在如果命令承買,小人規(guī)取利益,繁雜輕慢,有什么不做,每年收入微小,實際上損傷國家大體。希望留下這三廟,以安慰國人崇奉的心意?!背⑼饬诉@一建議。此事又見《張方平傳》。

  入為太常禮院同知。元豐初年,改任集賢校理、知大宗正寺丞,為開封府推官。神宗開天章閣,議論新的官制,劉摯被任命為禮部郎中,神宗說:“這南宮舍人,不是其他官曹可比,不能少了劉摯。”就任命了他。不久升任右司郎中。

  開始,宰令官吏每每在執(zhí)政大臣分堂處理政事時,多持兩端刺探意旨。劉摯開始請求以公禮相聚會見,共同決定可以還是不可以。有的認為劉摯的請求不適宜,劉摯因開封沒有設(shè)置歷事而免職歸家。第二年,起用為滑州知州。哲宗即皇帝位,宣仁太后同朝聽政,召為吏部郎中,改任秘書少監(jiān),提升為侍御史。劉摯上疏說:“過去周成王年幼登帝位,負責教導的大臣,是周公、太公這些人。仁宗皇帝壯年即位,任用李維、晏殊為侍讀,孫..、馮元為侍講,聽政決斷之閑暇時,召他們?nèi)胧?。陛下春秋正盛,正是滋養(yǎng)道德之時。希望能挑選那些忠信孝悌、敦厚老成之人,充任勸講進讀之職,召他們到便殿閑坐,時常賜予廷對,執(zhí)經(jīng)誦說,以廣博聰明才智,以期實現(xiàn)善繼求治的志向。”

  后來在講筵進讀,讀到仁宗不避庚戌日臨奠張干遜,侍讀說:“國朝舊例,多回避國號的發(fā)音。國朝角音,是木,所以畏庚辛?!闭茏谡f“:果真應(yīng)回避嗎?”劉摯進言說“:陰陽拘忌,圣人不取,像正月祈谷必用上辛,這難道可以改變嗎?漢章帝以忌日接受奏章表奏,唐太宗以辰日哭悼張公瑾,仁宗不避庚戌日,這都是陛下所應(yīng)效法的?!闭茏谡J為這是對的。

  劉摯又說“:諫官御史臺人員空缺沒有補充,監(jiān)察雖然滿了六員,專門來察治官衙公事,卻不參預(yù)上諫的責任。我請求增補御史臺諫官名額,并且允許言事?!碑敃r蔡確、章..處政要之職,與司馬光不相協(xié)調(diào)。劉摯因久旱上言“:《洪范》說‘:差不多征詢整肅,及時雨降下?!段逍袀鳌份d:‘政緩則冬天干旱?!F(xiàn)在朝廷大臣,情趣志向相背違失,議政的時候,依違埋怨,語詞傳播在外,可說是不整肅。政令沒有定準,遲緩不振。近日太陽發(fā)青無光,風氣混濁昏黑陰暗,這是上天警告,都不是小的災(zāi)變。希望進用忠良,通達阻塞,以答謝上天的勸戒?!?br />
  蔡確為山陵使,神宗靈柩發(fā)引前天晚上沒有入宿,劉摯彈劾他,沒有得到答復(fù)。等到出使回來,蔡確又上朝馬上處理政事,劉摯又奏說蔡確沒有引咎自行彈劾。沒多久,蔡確上奏表自己陳述,曾請求收攏提拔當世的年老人,以輔助王室,免除減省官府的煩雜瑣碎,來安慰民心。劉摯認為“:即使蔡確確實有這樣的請求,對先朝不說,為不忠的罪名;在今天說,為取悅之計。如果確實沒有這樣的請求,那么沒有比這更欺騙君主的。”又分條開列蔡確的過失罪行大致有十條,論章..兇悍輕率,沒有大臣的樣子,二人都被免職離去。

  開始,神宗更新學校制度,養(yǎng)士以千計算,有關(guān)部門訂立條約加以管束,過于煩雜。劉摯上疏說“:學校是培育人才最好的地方,教化所從出,不是行法的地方。雖然群居眾聚,統(tǒng)帥而協(xié)同,不能沒有制度,也有禮義存在于此。行帝體道法令制度,超過漢代唐代,養(yǎng)士盛況,超越三代。但是近來因太學多次興起獄訟,官府因此制定為法禁,煩雜苛嚴超過了治理獄案,條目比防盜還多,上下懷疑,以求得目前免于損害。特別令人奇怪的是,博士、學生禁止不能相見,教諭無所施教,詢問無所從,每月巡視所屬學齋而已。學舍既不統(tǒng)一,隨經(jīng)分錄,那么又《易》博士兼巡《禮》學齋,《詩》博士兼巡《書》學齋,所到一處備禮請問,相與拱手答應(yīng),也有人沒有交談一句話而退,以防止私下請謁,以杜絕賄賂。學校這樣,難道是先帝所用來培養(yǎng)士人的意思嗎?治理天下,待人以君子、長者之道,那臣下必定有君子、長者的德行而呼應(yīng)君上。如果以小人、豬狗待之,他將以小人、豬狗自為,何況用此實行于學校中呢?希望廢除這個制度?!?br />
  又請求雜用經(jīng)義、詩賦取士,恢復(fù)賢良方正科,廢除常平、免役法,引用朱光庭、王巖叟為諫官。執(zhí)行法令幾個月,正色彈劾,貶退了許多官員,百官敬畏,當時人們把劉摯比作包拯、呂晦。

  元..元年(1086),劉摯被提拔為御史中丞。劉摯上疏道:“皇上所喜好,下面必定有過之而無不及。朝廷意在全面核實,下面必有刻薄的行動;朝廷致力于寬大,下面必有茍且簡略的事。習俗歸向功利,迎合趨和,所作所為近似,但不是陛下的本意?,F(xiàn)因襲變革的政法本來不同,但觀望的風俗仍在。前此差役法剛實行,監(jiān)司已有迎合事先,不計較利弊,一概定差,一路為之騷動的。朝廷覺察這種情況,本來已經(jīng)廢除了。由此觀之,大約類似這種情況。過去被貶斥責罰的幾人,都是因違法掊克,希求進用危害百姓,而不是想使之漫不省事。愚昧的人不通達,矯枉過正,難道不能禁止嗎?請建立監(jiān)司考核政績的制度?!?br />
  劉摯被授官尚書右丞,連升左丞、中書侍郎,遷門下侍郎。胡宗愈被任命為尚書右丞,諫議大夫王覿分條開列胡宗愈的過失,宣仁太后發(fā)怒,打算加以重重謫譴。劉摯救助很得力,宣仁太后在簾中厲聲說“:如果有人認為門下侍郎是奸惡邪佞,你甘愿接受嗎?”劉摯說:“陛下審察毀譽每每如此,天下幸甚!但愿顧念大局,胡宗愈進用,自有公議,一定要導致貶諫官而后進用,恐怕胡宗愈也不會安心。”宣仁太后怒氣消解,王覿得以補外郡離開朝廷。

  劉摯與同僚奏事議論人才,劉摯說:“人才難得,賢能不肖不一。性情忠厚而且才能學識有余,這是上等;才能學識不足但忠厚老實有余,這是次等;有才能而難以保持,可以借以成就事業(yè),這是又次等;心懷邪念觀望,隨著時勢而改變,這是小人,終不可以任用。”哲宗及宣仁太后說“:你常常能這樣用人,國家還有什么憂慮!”元..六年(1091),被授官尚書右仆射。

  劉摯性情嚴峻剛直,有氣節(jié),通達明銳,觸機就發(fā),不為利益威權(quán)所誘惑而動心。從開始輔政到為宰相,修嚴法令,辨別邪惡正直,專以人物存心,孤立一意,不接受拜謁請求。子弟親戚入官,全部令他們赴銓部以按標準調(diào)選,從沒有因此希求朝廷。與呂大防同時在位,國家大事,多由呂大防決定,只有進用斥退士大夫,才實握其權(quán)。但他持心少恕,勇于除去邪惡,終被眾多讒言出人意外地中傷。

  開始,邢恕謫官永州,寫信給劉摯,劉摯原來與邢恕友好,回了一封信,其中有“永州佳處,但往以俟休復(fù)”的句子,排岸官茹東濟,是險詐之人,有求于劉摯,沒有如愿,看見劉摯給邢恕的信,偷偷摘錄給御史中丞鄭雍、侍御史楊畏看。鄭、楊二人相互上奏章攻擊劉摯,就銓釋劉摯的話上呈,說:“‘休復(fù)’,語出自《周易》,‘以俟休復(fù)’的意思,是等待將來太皇太后復(fù)子明辟?!庇终?.眾子以前與劉摯的兒子交游,劉摯也間或與他們結(jié)交。鄭雍、楊畏認為這是延見接納,作制馭的打算,以希望后來福運。宣仁太后于是當面曉諭劉摯說:“言者認為你交結(jié)非人,為了將來的地位,你應(yīng)專心于王室。像章..,雖然以宰相的職位安排他,未必樂意。”劉摯惶恐而退,上奏章自辯,執(zhí)政大臣也替他說話。宣仁太后說“:垂簾聽政之初,劉摯排斥奸惡邪佞,實在是忠心正直。但這二件事,不是他所應(yīng)該做的。”劉摯以觀文殿學士的身份罷知鄆州。給事中朱光庭辯駁說“:劉摯忠義自奮,朝廷提拔他到高位,一時因被懷疑而免除職務(wù),天下人不見他的過錯?!敝旃馔ヒ脖幻饴殹T?.七年(1092),移任大名,又被鄭雍等人所阻止,移任青州知州。

  紹圣初年,來之邵、周秩論劉摯變法、棄地罪狀,削職知黃州,再貶為光祿卿,分掌南京,指定在蘄州居住。將要出發(fā),告訴眾子說:“皇帝任用章..,我又獲罪。如果章..執(zhí)掌國家大權(quán),不遷怒于百姓,只責斥我們這些人,死而無恨。只是擔心他意在報復(fù),法令更加嚴峻,天下奈何?”憂形于色,沒有一句話涉及到降官貶謫的意思。紹圣四年(1097),被邢恕的誹謗陷害,貶為鼎州團練副使,指定在新州居住。只有一個兒子跟隨。家人哭泣希望侍從,都沒有得到同意。到新州后幾個月,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八歲。

  開始,劉摯與呂大防任宰相,文及甫居喪,在洛陽怨恨,脫下喪服(喪期滿),恐怕不能得到京官,寫信給邢恕說:“下個月就喪期滿,入朝之計未必可行。當權(quán)者對才俊之士猜疑怨恨越來越深,其信徒實在繁多。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濟之以‘粉昆’,必定是想置微賤之人于權(quán)位重之地,令人寒心?!彼^司馬昭,是指呂大防獨自當權(quán)很久“;粉昆”,世人以駙馬都尉為“粉侯”,韓嘉彥娶公主為妻,以他的兄長韓忠彥為“粉昆”。邢恕把信給蔡碩、蔡渭看,蔡渭上書訟告劉摯及呂大防等十多人陷害他的父親蔡確,圖謀危傾社稷,引用文及甫的信作為證據(jù)。當時章..、蔡卞誣陷捏造元..眾人的事不休,因此想要殺掉劉摯及梁燾、王巖叟等人。認為劉摯有廢立皇帝的意思,于是興起同文館獄,任用蔡京、安..共同治獄,逮捕審問文及甫。文及甫感念元..末年因呂大防之故被任命代理侍郎,又韓忠彥雖然被罷免,但哲宗對他的眷顧之心并沒有衰減,于是托言其死去的父親曾說司馬昭指劉摯,“粉”指王巖叟面白如粉,“昆”指梁燾字況之,“況”即是“兄”。又詢問實際情狀,文及甫只說:“疑其事勢如此?!鼻》陝慈ナ?,蔡京所奏來不及考究驗證,于是罷免劉摯的兒子的官職,與家屬移居英州,共三年,有十人死于瘴毒。

  徽宗即皇帝位,詔令平反劉摯的家屬,因其子劉..請求,得以歸葬。劉..又拜伏于宮闕下上訴文及甫的誣陷,于是貶斥文及甫并同蔡渭于湖外,恢復(fù)劉摯中大夫之職。蔡京為宰相,降劉摯為朝散大夫。后又恢復(fù)觀文殿大學士、太中大夫的爵位。紹興初年,贈少師,謚號叫“忠肅”。

  劉摯嗜好讀書,自小到老,從沒有放下書卷。家里藏書多自己讎校,得到善本有時親手抄錄,孜孜不倦。年輕時喜好《禮》學,他研究《三禮》,與其他經(jīng)比較尤為精粹。晚學喜好《春秋》,考證諸儒異同,辨其得失,通達圣人經(jīng)意為多。他教導子孫,首先行實,然后文藝。每每說“:士人當以器量識見為先,一旦號稱文人,就不足觀了。”

  劉..能寫文章,遭逢黨禍,仕途坎坷,家居避禍,終其天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