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陶字元均,成都人。蔣堂鎮(zhèn)守蜀州,延納很多士人入學(xué),親自考核他們的文章,曾得到呂陶的論文,集中學(xué)生朗讀,說:“這是賈誼的文章?!眳翁债?dāng)時年紀十三歲,在座的人都感到吃驚。由于這樣禮之于賓筵。一天,與蔣堂同游僧舍,一起讀寺碑,喝完酒,蔣堂索來毛筆書寫了十張紙的碑文,行斷句缺,給呂陶看,說:“老夫不能全部記憶,你替我補充?!眳翁諘鴮懕倪M獻,不差一字。
中進士第,調(diào)任銅梁縣令。百姓龐氏三姊妹假冒隱藏弟弟的田產(chǎn),弟弟長大,向官府訴訟沒有得到公正,貧困到給人做雇工。到這時又上訴,呂陶一經(jīng)詢問,姊妹三人服罪,弟弟哭泣拜謝,愿意把田產(chǎn)的一半作為佛事以報答。呂陶曉諭他說:“你三個姊妹都是你的血緣親屬,在你年幼時,正好替你掌管而已。不然的話,也被他人所騙去。與其把一半捐給供佛,不如贈送給姊姊,重為兄弟,你看這不是美事嗎?”弟弟又拜謝聽從命令。
任太原壽陽知縣。府帥唐介征召他為簽書判官,閑暇之時促膝交談,告訴他立朝事君的大節(jié),說:“您是朝廷中的人?!币蛱平榈耐扑],應(yīng)試熙寧制科。當(dāng)時王安石當(dāng)權(quán),改為新法,呂陶對策一一數(shù)列新法的過錯,大略認為:“賢良的旨意,貴冒犯不貴隱瞞。我愚笨,不敢忘記此義。陛下剛即皇帝位,希望不被理財之說迷惑,不參與老成的策劃,不興戰(zhàn)事。陛下留意建立制度,自認為與堯、舜差不多,但陛下的心意是這樣,天下的議論是那樣,難道不反而思考嗎?”等到上書,神宗看著王安石取奏卷讀,還沒讀到一半,神色很沮喪。神宗發(fā)覺了這一情況,讓馮京讀完,認為呂陶的話有道理。司馬光、范鎮(zhèn)見呂陶,都說“:自從王安石當(dāng)權(quán),我們這些人說的話不再生效,想不到您能到這個地步,平生聞望,在此一舉了?!?br />
王安石既怒孔文仲,制科也隨之廢除,呂陶雖然進入等次,才為蜀州通判。張商英為御史,請求廢除永康軍,下達附近州郡議論,呂陶認為不可取。等到知彭州,威、茂夷入侵,呂陶召用大姓暗中準備守御,城門關(guān)閉像平時一樣,因而以永康前議上報朝廷,永康軍于是沒有廢除。
王中正為將,蜀州很謹慎害怕地事奉他。但他所施設(shè)全都荒謬暴戾,呂陶上奏把他召回朝廷。李杞、蒲宗閔來專賣茶葉,西州騷動。呂陶說:“川蜀產(chǎn)茶,與東南相比十不及一,各路既然都通商,西川獨獨蒙受禁令專賣。茶園本來是稅地,都出租賦,從來是配賣以供給衣食,與解州鹽、晉州礬不同。現(xiàn)在立法太嚴,取息太重,于是使良民冤枉陷于刑罰,這不是陛下仁民愛物的意思?!逼炎陂h憤怒,彈劾他敗壞法,責(zé)監(jiān)懷安商稅。有人前往慰問他,呂陶說:“我想借外郡的虛名,救百萬蜀州百姓的實禍。幸而所言施行,所濟很多了,豈敢有榮辱進退的念頭?!逼鹩脼橹獜V安軍,召為司門郎中。
元..初年,提升為殿中侍御史,首先進獻邪正之辨說:“君子小人如已分辨,那么帝王之道可成,如雜處于朝廷,那么政體不純?,F(xiàn)在蔡確、韓縝、張..、章..,在先朝時,就與小人互為表里,施行賊民害物的政治,使皇帝的道德恩澤不能下流;在今天,就觀望反復(fù),為將來子孫作打算。安燾、李清臣又依附在他們中間,以等候勢力之所在后而歸附。過去辜負先帝,今天辜負陛下。希望趕快加以斥責(zé)貶逐,以肅清朝廷。”于是幾人相繼被免去職務(wù)。
當(dāng)時議論實行差役法,呂陶說:“郡縣風(fēng)俗不同,百姓貧富不均,當(dāng)此改變役法的時候,如果不預(yù)先設(shè)置防禁,那么民間雖然沒有交納錢的煩勞,反而有偏頗的危害。不如以新舊二法,裁量適中。”恰逢呂陶謁見告歸,詔令于本道決定。呂陶考究精密,百姓以為方便?;氐匠ⅲ谑钦齼陕忿D(zhuǎn)運使李琮、蒲宗閔之罪;又上書十事,都是很切合于蜀州的利弊。
蘇軾策試館職,被朱光庭所議論,蘇軾也請求補任外郡,雙方爭辯不休。呂陶說:“御史臺諫院應(yīng)對眾宣示最為公正,不能假借權(quán)力來報私怨。議論的人都認為蘇軾曾戲弄輕視程頤,朱光庭是程頤的弟子,所以是報怨。想要加蘇軾的罪名,什么不可以,一定要指責(zé)他的策問有譏諷誹謗之意,恐怕朋黨的弊端,從此開始了?!庇捎谶@樣兩種觀點都被擱置。
呂陶與同事論張舜民事觀點不一,傅堯俞、王巖叟攻擊他,太皇太后沒有采納,提升呂陶為左諫議大夫,既而出任梓州、淮西、成都路轉(zhuǎn)運副使,入授右司郎中、起居舍人。大臣上宮殿,有人請求撤掉左右侍臣和史官,呂陶說:“撤去左右侍臣已是不可以,何況史官呢?大臣奏事而史官不能聽,這是所言有私情?!痹t令把大臣奏事時史官與聞定為法令。遷任中書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回來,請求修邊備。哲宗高興說:“臣僚說邊事,只涉及到陜西,沒有涉及河北。殊不知河北有緊急情況,則比陜西還要嚴重十倍。你所說的很好?!鄙谓o事中。
哲宗開始親理政務(wù),呂陶說:“太皇太后輔政九年,陛下所深知,尊敬而報答她,惟恐不能盡心。但我還以無可疑為疑,不必言為言,萬一有奸惡邪佞不正的謀劃,皇帝被遠聽所迷惑,認為某人適宜再用,某事適宜再次實行,這是治亂安危的關(guān)鍵,不可以不明察。”不久以集賢院學(xué)士的身份知陳州,移河陽、潞州,按例削奪官職,再貶為庫部員外郎、庫部分司。徽宗即位,恢復(fù)集賢院修撰、知梓州,辭官。呂陶去世,終年七十七歲。
中進士第,調(diào)任銅梁縣令。百姓龐氏三姊妹假冒隱藏弟弟的田產(chǎn),弟弟長大,向官府訴訟沒有得到公正,貧困到給人做雇工。到這時又上訴,呂陶一經(jīng)詢問,姊妹三人服罪,弟弟哭泣拜謝,愿意把田產(chǎn)的一半作為佛事以報答。呂陶曉諭他說:“你三個姊妹都是你的血緣親屬,在你年幼時,正好替你掌管而已。不然的話,也被他人所騙去。與其把一半捐給供佛,不如贈送給姊姊,重為兄弟,你看這不是美事嗎?”弟弟又拜謝聽從命令。
任太原壽陽知縣。府帥唐介征召他為簽書判官,閑暇之時促膝交談,告訴他立朝事君的大節(jié),說:“您是朝廷中的人?!币蛱平榈耐扑],應(yīng)試熙寧制科。當(dāng)時王安石當(dāng)權(quán),改為新法,呂陶對策一一數(shù)列新法的過錯,大略認為:“賢良的旨意,貴冒犯不貴隱瞞。我愚笨,不敢忘記此義。陛下剛即皇帝位,希望不被理財之說迷惑,不參與老成的策劃,不興戰(zhàn)事。陛下留意建立制度,自認為與堯、舜差不多,但陛下的心意是這樣,天下的議論是那樣,難道不反而思考嗎?”等到上書,神宗看著王安石取奏卷讀,還沒讀到一半,神色很沮喪。神宗發(fā)覺了這一情況,讓馮京讀完,認為呂陶的話有道理。司馬光、范鎮(zhèn)見呂陶,都說“:自從王安石當(dāng)權(quán),我們這些人說的話不再生效,想不到您能到這個地步,平生聞望,在此一舉了?!?br />
王安石既怒孔文仲,制科也隨之廢除,呂陶雖然進入等次,才為蜀州通判。張商英為御史,請求廢除永康軍,下達附近州郡議論,呂陶認為不可取。等到知彭州,威、茂夷入侵,呂陶召用大姓暗中準備守御,城門關(guān)閉像平時一樣,因而以永康前議上報朝廷,永康軍于是沒有廢除。
王中正為將,蜀州很謹慎害怕地事奉他。但他所施設(shè)全都荒謬暴戾,呂陶上奏把他召回朝廷。李杞、蒲宗閔來專賣茶葉,西州騷動。呂陶說:“川蜀產(chǎn)茶,與東南相比十不及一,各路既然都通商,西川獨獨蒙受禁令專賣。茶園本來是稅地,都出租賦,從來是配賣以供給衣食,與解州鹽、晉州礬不同。現(xiàn)在立法太嚴,取息太重,于是使良民冤枉陷于刑罰,這不是陛下仁民愛物的意思?!逼炎陂h憤怒,彈劾他敗壞法,責(zé)監(jiān)懷安商稅。有人前往慰問他,呂陶說:“我想借外郡的虛名,救百萬蜀州百姓的實禍。幸而所言施行,所濟很多了,豈敢有榮辱進退的念頭?!逼鹩脼橹獜V安軍,召為司門郎中。
元..初年,提升為殿中侍御史,首先進獻邪正之辨說:“君子小人如已分辨,那么帝王之道可成,如雜處于朝廷,那么政體不純?,F(xiàn)在蔡確、韓縝、張..、章..,在先朝時,就與小人互為表里,施行賊民害物的政治,使皇帝的道德恩澤不能下流;在今天,就觀望反復(fù),為將來子孫作打算。安燾、李清臣又依附在他們中間,以等候勢力之所在后而歸附。過去辜負先帝,今天辜負陛下。希望趕快加以斥責(zé)貶逐,以肅清朝廷。”于是幾人相繼被免去職務(wù)。
當(dāng)時議論實行差役法,呂陶說:“郡縣風(fēng)俗不同,百姓貧富不均,當(dāng)此改變役法的時候,如果不預(yù)先設(shè)置防禁,那么民間雖然沒有交納錢的煩勞,反而有偏頗的危害。不如以新舊二法,裁量適中。”恰逢呂陶謁見告歸,詔令于本道決定。呂陶考究精密,百姓以為方便?;氐匠ⅲ谑钦齼陕忿D(zhuǎn)運使李琮、蒲宗閔之罪;又上書十事,都是很切合于蜀州的利弊。
蘇軾策試館職,被朱光庭所議論,蘇軾也請求補任外郡,雙方爭辯不休。呂陶說:“御史臺諫院應(yīng)對眾宣示最為公正,不能假借權(quán)力來報私怨。議論的人都認為蘇軾曾戲弄輕視程頤,朱光庭是程頤的弟子,所以是報怨。想要加蘇軾的罪名,什么不可以,一定要指責(zé)他的策問有譏諷誹謗之意,恐怕朋黨的弊端,從此開始了?!庇捎谶@樣兩種觀點都被擱置。
呂陶與同事論張舜民事觀點不一,傅堯俞、王巖叟攻擊他,太皇太后沒有采納,提升呂陶為左諫議大夫,既而出任梓州、淮西、成都路轉(zhuǎn)運副使,入授右司郎中、起居舍人。大臣上宮殿,有人請求撤掉左右侍臣和史官,呂陶說:“撤去左右侍臣已是不可以,何況史官呢?大臣奏事而史官不能聽,這是所言有私情?!痹t令把大臣奏事時史官與聞定為法令。遷任中書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回來,請求修邊備。哲宗高興說:“臣僚說邊事,只涉及到陜西,沒有涉及河北。殊不知河北有緊急情況,則比陜西還要嚴重十倍。你所說的很好?!鄙谓o事中。
哲宗開始親理政務(wù),呂陶說:“太皇太后輔政九年,陛下所深知,尊敬而報答她,惟恐不能盡心。但我還以無可疑為疑,不必言為言,萬一有奸惡邪佞不正的謀劃,皇帝被遠聽所迷惑,認為某人適宜再用,某事適宜再次實行,這是治亂安危的關(guān)鍵,不可以不明察。”不久以集賢院學(xué)士的身份知陳州,移河陽、潞州,按例削奪官職,再貶為庫部員外郎、庫部分司。徽宗即位,恢復(fù)集賢院修撰、知梓州,辭官。呂陶去世,終年七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