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樞字機(jī)仲,建州建安人。幼年時努力學(xué)習(xí),曾以《修身為弓賦》考國子監(jiān),周必大、劉珙都對他的將來抱有很大的希望。袁樞參加禮部的考試,詞賦為第一名,被調(diào)任溫州判官、興化軍教授。
乾道七年(1171),袁樞任禮部試官,又任太學(xué)錄,輪對時上了三疏,一論廣開言路以培養(yǎng)忠孝之風(fēng)氣,二論謀劃恢復(fù)國土的萬全之策,三論士大夫多以虛語欺騙上面、以僥幸獲得榮利。張說從..門以節(jié)鉞升為簽書樞密事,袁樞正與學(xué)省同僚一起指責(zé)他,皇上雖然容納了他們的意見,但臉色不悅。袁樞退朝后報告宰相,給他看奏疏,并說“:你不以與平庸之輩為伍為恥嗎?”虞允文很慚愧。袁樞就要求出朝補(bǔ)外官,被任命為嚴(yán)州教授。
袁樞常喜歡朗誦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苦于其浩博,于是按類區(qū)分又使之貫通,號稱《通鑒紀(jì)事本末》,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到此書,上奏皇上,孝宗讀后很是贊嘆,把它賜給東宮,又分別賜給長江流域的各位將帥,并令他們熟讀,說“:治國之道全在這里了?!?br />
第二天,皇上問袁樞現(xiàn)在任何官,茂良告訴實情,皇上說:“可以給寺監(jiān)簿之職?!庇谑窃瑯幸源笞谡局毐徽龠M(jìn)宮對話,就根據(jù)史書奏言說:“我私下聽說陛下曾讀《通鑒》,屢有訓(xùn)詞,看到諸葛亮論述兩漢所以興衰時,有‘小人不可以不去除’的警告,皇上的話偉大啊,永垂萬世。”于是袁樞歷陳往事,從漢武帝以降至唐文宗偏聽奸佞,以致禍亂。并說:“本來內(nèi)懷詐偽而表面上好像很誠實,陰險、邪惡而表面上好像很忠誠的人,如果陛下每天與他們在帷幄中策劃大事,討論選拔、辭退天下的士人,我擔(dān)心必定成為朝廷的禍患?!被噬匣仡^看看說“:我不至于與這些人圖謀大事于帷幄中?!痹瑯邪葜x說“:陛下話說到這樣,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呀?!?br />
袁樞被升任太府丞。當(dāng)時士大夫中頗有結(jié)為私黨的。袁樞奏道“:人主有偏愛派別的心,那么就會有大臣結(jié)為朋黨之患。近年有人說陛下寵愛任用武士,有厭惡、輕視儒生之心,對大臣們猜疑,親近、信任左右侍從,宮禁內(nèi)的人代行國家大事,近侍參與軍國大事的策劃。今天即使總攬了大權(quán),專聽偏看,還是可能堵塞明智之言,滋生作威作福的思想。希望皇上對國事的處理只能聽取國人的反映,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不對左右近臣有偏心。”皇上正銳意北伐,讓天下人看看他的志向。袁樞上奏說“:古代謀圖敵人國土的,一定讓對方看到自己弱的方面,如果陛下立志報金仇,我希望蓄威養(yǎng)銳,不要輕易暴露實力?!痹瑯杏株愂隽擞迷讏?zhí)、臺諫的方法。
這時有議事者想限制宗室應(yīng)舉鎖試的數(shù)額,限制添差岳祠官,減少大臣們的薦舉,定下文武大臣任子數(shù)目,嚴(yán)格特奏等級,推遲郊禮的年份,延緩科舉的期限,袁樞說:“這都是近來不關(guān)大局的議論,人君要以天命為準(zhǔn)則,不可實行這些措施?!庇谑巧鲜杩棺h勸皇上以大局為重,以保存國體。
袁樞兼任國史院編修官,被分配修國史傳。章..家因與他是同鄉(xiāng),婉轉(zhuǎn)地請袁樞文飾其傳,袁樞說:“子厚這宰相,辜負(fù)國家欺騙國君,我為史官,記史不能隱瞞事實,寧愿辜負(fù)同鄉(xiāng)人,不可以對不起天下后世大家的議論。”當(dāng)時宰相趙雄總管史事,見到袁樞說:“無愧于古代良史?!?br />
袁樞任工部郎官,歷升吏部郎官。兩淮干旱,皇上令袁樞巡視真、揚、廬、和四郡。回朝后陳述兩淮的形勢,說:“兩淮堅固那么長江可守得住,今天只知道防備長江,不知道保住淮河,置重兵于江南,把空城放棄在淮河流域,這不是警惕不測事件的做法。瓜洲是新城,專門為退保之地,金使路過對其指點、議論,淮人聽說感嘆不已。誰為陛下定的這個策略?”
袁樞被升為軍器少監(jiān),任命為提舉江東常平茶鹽,改知處州,到朝廷奏事。袁樞出使兩淮回到朝廷回答問題,曾說:“朋黨互相依附,那么大臣的權(quán)力就大,言路被堵塞,那么人主的勢力就孤單?!碑?dāng)時宰相不高興。到這時又說:“威嚴(yán)、權(quán)力在下面,那么君主勢力就被削弱,所以大臣逐除臺諫以蒙蔽君主的聰明;威嚴(yán)、權(quán)力在上面,那么君主勢力張大,所以大臣勾結(jié)臺諫來阻擋天下的公正意見。今天朋黨的故交還在,臺諫之官沒正明綱紀(jì),言路將又充滿棘荊了?!?br />
袁樞被任命為吏部員外郎,升為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因為產(chǎn)業(yè)之事下大理寺獄,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收取重賄包庇他,袁樞把此事弄清楚上報皇上,人們認(rèn)為很危險?;噬下牶蟠笈?,立即罷免冷世光,以朝臣之職彈劾御史,實是從袁樞開始的?;噬嫌H自寫詔書任命袁樞為代理工部侍郎,仍兼國子祭酒。袁樞因為論述了大理獄案請求外官,于是有讓他赴郡任職的命令,不久貶了二級,前面的旨令停止未發(fā)。光宗即位,袁樞被收敘任用為原來的官職,提舉太平興國宮、知常德府。
寧宗登基,提拔袁樞為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瀕臨大江,每年田地遭到大水沖擊,百姓無所依托。楚國故城楚觀在這里,袁樞把它作為房舍,移民居住,以備難以預(yù)料之患。袁樞率民種樹數(shù)萬棵,以捍衛(wèi)堤壩,百姓獲得實惠。不久袁樞被臺臣彈劾罷官,提舉太平興國宮。到這時袁樞三次主管祠觀,極力上書請求退休,自比為疏傳、陶令。開禧元年(1205),逝世,終年七十五歲。
從此閑居十年,著《易傳解義》及《辯異》、《童子問》等書藏于家中。
乾道七年(1171),袁樞任禮部試官,又任太學(xué)錄,輪對時上了三疏,一論廣開言路以培養(yǎng)忠孝之風(fēng)氣,二論謀劃恢復(fù)國土的萬全之策,三論士大夫多以虛語欺騙上面、以僥幸獲得榮利。張說從..門以節(jié)鉞升為簽書樞密事,袁樞正與學(xué)省同僚一起指責(zé)他,皇上雖然容納了他們的意見,但臉色不悅。袁樞退朝后報告宰相,給他看奏疏,并說“:你不以與平庸之輩為伍為恥嗎?”虞允文很慚愧。袁樞就要求出朝補(bǔ)外官,被任命為嚴(yán)州教授。
袁樞常喜歡朗誦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苦于其浩博,于是按類區(qū)分又使之貫通,號稱《通鑒紀(jì)事本末》,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到此書,上奏皇上,孝宗讀后很是贊嘆,把它賜給東宮,又分別賜給長江流域的各位將帥,并令他們熟讀,說“:治國之道全在這里了?!?br />
第二天,皇上問袁樞現(xiàn)在任何官,茂良告訴實情,皇上說:“可以給寺監(jiān)簿之職?!庇谑窃瑯幸源笞谡局毐徽龠M(jìn)宮對話,就根據(jù)史書奏言說:“我私下聽說陛下曾讀《通鑒》,屢有訓(xùn)詞,看到諸葛亮論述兩漢所以興衰時,有‘小人不可以不去除’的警告,皇上的話偉大啊,永垂萬世。”于是袁樞歷陳往事,從漢武帝以降至唐文宗偏聽奸佞,以致禍亂。并說:“本來內(nèi)懷詐偽而表面上好像很誠實,陰險、邪惡而表面上好像很忠誠的人,如果陛下每天與他們在帷幄中策劃大事,討論選拔、辭退天下的士人,我擔(dān)心必定成為朝廷的禍患?!被噬匣仡^看看說“:我不至于與這些人圖謀大事于帷幄中?!痹瑯邪葜x說“:陛下話說到這樣,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呀?!?br />
袁樞被升任太府丞。當(dāng)時士大夫中頗有結(jié)為私黨的。袁樞奏道“:人主有偏愛派別的心,那么就會有大臣結(jié)為朋黨之患。近年有人說陛下寵愛任用武士,有厭惡、輕視儒生之心,對大臣們猜疑,親近、信任左右侍從,宮禁內(nèi)的人代行國家大事,近侍參與軍國大事的策劃。今天即使總攬了大權(quán),專聽偏看,還是可能堵塞明智之言,滋生作威作福的思想。希望皇上對國事的處理只能聽取國人的反映,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不對左右近臣有偏心。”皇上正銳意北伐,讓天下人看看他的志向。袁樞上奏說“:古代謀圖敵人國土的,一定讓對方看到自己弱的方面,如果陛下立志報金仇,我希望蓄威養(yǎng)銳,不要輕易暴露實力?!痹瑯杏株愂隽擞迷讏?zhí)、臺諫的方法。
這時有議事者想限制宗室應(yīng)舉鎖試的數(shù)額,限制添差岳祠官,減少大臣們的薦舉,定下文武大臣任子數(shù)目,嚴(yán)格特奏等級,推遲郊禮的年份,延緩科舉的期限,袁樞說:“這都是近來不關(guān)大局的議論,人君要以天命為準(zhǔn)則,不可實行這些措施?!庇谑巧鲜杩棺h勸皇上以大局為重,以保存國體。
袁樞兼任國史院編修官,被分配修國史傳。章..家因與他是同鄉(xiāng),婉轉(zhuǎn)地請袁樞文飾其傳,袁樞說:“子厚這宰相,辜負(fù)國家欺騙國君,我為史官,記史不能隱瞞事實,寧愿辜負(fù)同鄉(xiāng)人,不可以對不起天下后世大家的議論。”當(dāng)時宰相趙雄總管史事,見到袁樞說:“無愧于古代良史?!?br />
袁樞任工部郎官,歷升吏部郎官。兩淮干旱,皇上令袁樞巡視真、揚、廬、和四郡。回朝后陳述兩淮的形勢,說:“兩淮堅固那么長江可守得住,今天只知道防備長江,不知道保住淮河,置重兵于江南,把空城放棄在淮河流域,這不是警惕不測事件的做法。瓜洲是新城,專門為退保之地,金使路過對其指點、議論,淮人聽說感嘆不已。誰為陛下定的這個策略?”
袁樞被升為軍器少監(jiān),任命為提舉江東常平茶鹽,改知處州,到朝廷奏事。袁樞出使兩淮回到朝廷回答問題,曾說:“朋黨互相依附,那么大臣的權(quán)力就大,言路被堵塞,那么人主的勢力就孤單?!碑?dāng)時宰相不高興。到這時又說:“威嚴(yán)、權(quán)力在下面,那么君主勢力就被削弱,所以大臣逐除臺諫以蒙蔽君主的聰明;威嚴(yán)、權(quán)力在上面,那么君主勢力張大,所以大臣勾結(jié)臺諫來阻擋天下的公正意見。今天朋黨的故交還在,臺諫之官沒正明綱紀(jì),言路將又充滿棘荊了?!?br />
袁樞被任命為吏部員外郎,升為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因為產(chǎn)業(yè)之事下大理寺獄,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收取重賄包庇他,袁樞把此事弄清楚上報皇上,人們認(rèn)為很危險?;噬下牶蟠笈?,立即罷免冷世光,以朝臣之職彈劾御史,實是從袁樞開始的?;噬嫌H自寫詔書任命袁樞為代理工部侍郎,仍兼國子祭酒。袁樞因為論述了大理獄案請求外官,于是有讓他赴郡任職的命令,不久貶了二級,前面的旨令停止未發(fā)。光宗即位,袁樞被收敘任用為原來的官職,提舉太平興國宮、知常德府。
寧宗登基,提拔袁樞為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瀕臨大江,每年田地遭到大水沖擊,百姓無所依托。楚國故城楚觀在這里,袁樞把它作為房舍,移民居住,以備難以預(yù)料之患。袁樞率民種樹數(shù)萬棵,以捍衛(wèi)堤壩,百姓獲得實惠。不久袁樞被臺臣彈劾罷官,提舉太平興國宮。到這時袁樞三次主管祠觀,極力上書請求退休,自比為疏傳、陶令。開禧元年(1205),逝世,終年七十五歲。
從此閑居十年,著《易傳解義》及《辯異》、《童子問》等書藏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