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霍韜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霍韜,字渭先,廣東南海人??贾姓戮拍?1514)會試的第一名后,提名候補,就返回家鄉(xiāng)結(jié)婚,然后在西樵山刻苦讀書,對經(jīng)史等學問融會貫通。

  世宗即位后,任用他做了職方主事。當時楊廷和還在執(zhí)政,霍韜上書說:“內(nèi)閣大臣的職務(wù)是參與機要事務(wù)的,現(xiàn)在卻只是擬定文書,對軍政大事的裁決權(quán)歸屬于宦官。內(nèi)閣大臣失去了參與議定的權(quán)力,宦官出現(xiàn)了干預(yù)政治的苗頭。從今以后的奏章,請陛下把大臣召集來當面決定以后施行,講官、臺諫也排列左右,大家共同商議,或贊成或反對,事情公開辦理。這樣內(nèi)閣大臣就有了去惡取善的聲望,宦官也避免了別人對他們攬權(quán)的批評。”進而說到錦衣衛(wèi)不應(yīng)當掌管刑罰,東廠不應(yīng)當參與朝廷中的事務(wù)討論,撫按兵備官不應(yīng)當憑軍功晉級、蔭封,興王府的護衛(wèi)軍不應(yīng)當全部召來京城授予官職,御史謝源、伍希儒以身赴難有功無罪不應(yīng)罷免,平定宸濠叛亂的功績除安慶、南昌以外不應(yīng)當濫評。世宗高興地聽取了他的意見。

  等到關(guān)于“大禮”的爭論開始后,禮部尚書毛澄堅決認為世宗應(yīng)該稱孝宗為考,霍韜私下寫了一篇《大禮議》反駁這種觀點。毛澄寫信給霍韜質(zhì)問他,霍韜多次寫信給毛澄,極力論說毛澄的錯誤。過后,他認識到毛澄的意見無法轉(zhuǎn)變,就在那年十月遞上奏章說:

  “按大臣們議定,認為陛下應(yīng)當稱孝宗為父,興獻王為叔,另外選崇仁王的一個兒子做獻王的后裔。這種觀點,根據(jù)古禮考較是不適合的,根據(jù)圣賢之道來比照是說不通的,根據(jù)現(xiàn)在的事實來考慮是名實不相隨的。

  “查《儀禮·喪服》篇說“:過繼給人做后裔就給人穿最重的喪服斬衰?!庇终f:“過繼給人做后裔,要替自己的父母進行報祭。”這里對過繼的對象,好像沒有稱他們?yōu)楦改傅囊馑?,對于親生父母也沒有改稱伯、叔父母的說法。漢儒不懂《喪服》篇的意思,炮制謬論說什么“過繼給人就是人家的兒子”。果真像他們所說,那么漢宣帝應(yīng)當是昭帝的兒子。但是事實上昭帝是從祖,宣帝是從孫,孫子難道可以稱祖為父?唐宣宗應(yīng)當是武宗的后裔了,但是事實上武宗是侄兒,宣宗是叔父,叔父反過來稱侄兒為父,可以嗎?吳諸樊兄弟四個把國家依次傳承,大概可以說是互為后繼人了,這樣說兄弟四個一是高祖,一是曾祖,一是祖父,一是考,可以嗎?所以說這種觀點,根據(jù)古禮考較是不適合的。

  “天下是天下所有的人的天下,不是一個人的私產(chǎn)。宋朝人對他們的英宗皇帝說:‘仁宗從宗室親人中特別選擇您,把國家傳給您,您能身穿龍袍頭戴王冠,擁有天下,并傳給子孫萬代,都是先皇帝的恩惠?!馑即蟾攀钦f仁宗把天下傳給英宗,英宗應(yīng)該放棄親生父母而把仁宗作為父母。我運用圣賢之道來看,孟子說舜當天子,假如他父親瞽瞍殺了人,皋陶把他捉了,舜就會偷偷背了父親出逃,這樣說來應(yīng)該以父母為重,而以天下為輕。照宋儒所說,就是天下重而父母輕了。所以說這種觀點,根據(jù)圣賢之道來比照是說不通的。

  “武宗繼承孝宗坐了十六年天下,孝宗并不是沒有后繼者?,F(xiàn)在硬要陛下再給孝宗做后繼者,到底圖個什么呢?陛下可以給孝宗當兒子,又有誰來給武宗當兒子呢?孝宗有兩個接班人和兒子,武宗卻沒有接班人,沒有兒子,行嗎?大臣對于君主和對于父親是一樣的,既不忍心看到孝宗沒有后繼者,又怎么忍心看到武宗沒有接班人呢?如果武宗是哥哥,本來就有資格享受弟弟的祭祀,那么孝宗是伯父,難道沒資格享受侄兒的祭祀嗎?既然可以越過武宗往上繼承孝宗的皇位,難道就不可以一并連孝宗也越過往上直接繼承憲宗的皇位?武宗沒有兒子,這已是無可奈何的事了。孝宗有兒子,又強要再為他過繼一個,絕掉興獻王的后裔,這是不是對孝宗沒什么幫助而對興獻王大有損失的事?所以說這種觀點,根據(jù)現(xiàn)在的事實來考慮是名實不相隨的。

  “不過我提出這種意見有三點原因:一是破除前代故事給人的拘束;二是不忘孝宗的恩德;三是避免迎合陛下心意嫌疑?,F(xiàn)在陛下已經(jīng)把孝宗稱為考,又把興獻王尊崇為帝,事情就這樣算完了嗎?我私下認為帝王之間的繼承,只是繼承王位而已,本來就不必斤斤計較父子的稱呼。只有繼承王位,才能使孝宗的譜系不絕,就連武宗的譜系也不絕。但是僅僅如此嗎?不。這樣陛下對興獻王還可以改正父子之稱號,不斷絕興獻王天生的大恩;對于國母的歡迎,也能改正為對天子的母親應(yīng)有的禮儀。假如再對昭圣太后、武宗皇后能用正確的方式對待,盡心中的誠意來侍奉,那么尊敬尊貴的人,親愛親近的人,這兩條就都沒有違誤了。”

  世宗接到這篇奏疏后心中很高興,迫于大臣們的輿論壓力不敢馬上實施??墒浅⒅写蟪紓兌贾肛熁繇w炮制邪說,霍韜心中不自在,很快就告病回家去了。

  嘉靖三年(1524),世宗更加急切地要尊崇自己的親生父母,兩次發(fā)布詔書召霍韜進京?;繇w用生病為理由推辭,不肯赴京,飛章上奏說:“現(xiàn)在關(guān)于‘大禮’的爭議,無非爭兩個方面:一是尊崇王位正統(tǒng)的大道理,二是要糾正人倫關(guān)系的大準則。只尊崇王位正統(tǒng),弊端在于有利于國家卻拋棄了父母;只重視天倫,弊端是使地位本來低的凌駕于尊貴之上。所以我認為陛下應(yīng)該稱孝宗為皇伯考,獻帝為皇考,這是應(yīng)加分別的人倫關(guān)系。尊崇親生父母的討論,姑且可以往后放一放,這是因為王位正統(tǒng)應(yīng)該優(yōu)先尊崇。我認為陛下對昭圣皇太后,所用的禮儀等級雖然崇高,但勢頭越來越輕微了。陛下對待自己母親,名號雖然還沒有尊貴到極點,但勢頭越來越重要了。大臣們所以不依不饒要您尊崇嫡系,以昭圣皇太后為母親,大概是為了防范陛下將來的過失,并用以作為報效孝宗皇帝應(yīng)盡的本分。希望陛下把我們提此建議的衷情稟告圣母,就說昭圣皇太后事實上是正統(tǒng)、嫡親,她的地位尊貴無比,希望圣母能經(jīng)常謙退一些,對昭圣表示尊敬的意思。莊奉皇后當了十六年的國母,圣母接見她的禮儀不可輕忽,凡是元旦、賀壽,圣母要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謙讓、不敢接受莊奉大禮的意思,讓宮廷內(nèi)部的大權(quán)全歸昭圣皇太后掌握,圣母像不參與的樣子,那么天下人和后代人就會稱頌圣母的美德,就像稱頌老天一樣沒有停止的那一天了?!笔雷谏钌钯潛P他奏疏中表現(xiàn)出來的忠誠,就催促他回到朝廷去。第二年,提拔他為少詹事兼侍講學士?;繇w堅決推辭,并且請求詔令六部尚書、侍郎、翰林、給事中、御史都應(yīng)該出任地方官職,以便他們熟悉政治局勢;監(jiān)司、守令政績突出的,就應(yīng)提拔為卿丞,有文才、學識的提拔為翰林官;科舉、貢選入官的都可以提為翰林,進入部院,不應(yīng)該局限于資格。世宗不允許他的推辭,催派他上任,把他的奏議下發(fā)給有關(guān)部門討論,結(jié)果全部被廢置,沒有采用。

  六年(1527),霍韜回到朝廷里,世宗命令他到經(jīng)筵前值勤,擔任日講官。霍韜因為自己的南方口音竭力推辭,請求讓他撰寫《古今政要》及《詩書直解》,然后進呈。世宗表示贊許。那年九月,世宗提拔他做詹士兼翰林學士,霍韜又極力推辭,說:“從楊榮、楊士奇、楊溥直到李東陽、楊廷和都把握權(quán)柄,培植黨羽,把翰林籠絡(luò)來做下屬,中書做幕僚,所以翰林的升任不經(jīng)過吏部,而中書甚至有升官做到尚書的。我曾經(jīng)建議把翰林任免的權(quán)力歸屬吏部,以期他們不暗中投靠內(nèi)閣,做內(nèi)閣大臣的心腹;內(nèi)閣也無法暗中勾結(jié)翰林做他們的羽翼。并且想把京官調(diào)補地方上做官,以便勞逸均平。我的建議還沒采用,我自己就先登翰林之門,而且又忝居學士徐縉之上,該有什么比這還難為情的?”世宗頒詔嘉獎,但不允許他辭讓。

  第二年四月,世宗又升用他為禮部右侍郎?;繇w極力辭讓,并且推薦康海、王九思、李夢陽、魏校、顏木、王廷陳、何塘替換自己,世宗不允許,他兩次推辭,才得到允準。六月“,大禮”議定,破格任命他為禮部尚書,主管詹事府的事務(wù)。霍韜于是上書說翰林院編書升官、日講蔭子以及巡撫子弟蔭封為武官的不恰當,然后說自己雖然不能挽救這些錯失,但不愿跟隨大流。并且言稱給事中陳..受了冤屈,推薦國子監(jiān)學生陳云章有才干,可以任用做官。世宗頒詔稱贊了他,但不許他推讓?;繇w又上書說“:現(xiàn)在持不同政見的人們以為陛下只是想尊崇自己的父王,就拿官職、爵位來誘引自己的臣下;我們兩三個人只是茍且貪圖高官顯爵,所以迎合了陛下的心思。我曾經(jīng)慷慨地對自己發(fā)過誓:如果‘大禮’最后定下來,我決不接受加官,讓天下人和后代人看到討論‘大禮’的大臣并不是圖謀私利的官員。假使讓人們懷疑討論‘大禮’的大臣是圖謀私利的官員,那么由這些人議定的‘大禮’即使正確,人家也還是認為不正確,怎么才能使人不說呢?”因此他堅持辭讓不肯就職,世宗還是不允許,經(jīng)再三推辭,世宗最后同意了他。

  霍韜先后推薦過王守仁、王瓊等人,世宗都采納了他的意見。他又曾因為災(zāi)異的發(fā)生上書陳述十多條革除弊政的意見,大多經(jīng)討論被實施。張璁、桂萼被免除職務(wù)時,霍韜上書說諫官陸粲等人是受楊一清指使的,他兩次上書猛烈攻擊一清,結(jié)果一清被削職,而張璁、桂萼被召了回來。世宗聽取夏言的建議,將分開來祭祀天和地,修建兩座郊祀臺,霍韜極力說這樣子不對。世宗不高興了,批評他蒙騙君上,自以為是。夏言也上書替自己辯護,猛力抨擊霍韜?;繇w一貫注意保持以前的印象,以便自我施展,現(xiàn)在看到世宗生了氣,就不敢辯解了,卻送給夏言一封信,把他痛痛地抨擊了一番,又把那封信抄錄一份送交法司。夏言惱了,上書對世宗講了這件事,并且揭發(fā)了霍韜目無君主的七條罪行,連帶霍韜的來信一起交了上去。世宗大為惱火,批評霍韜誹謗、嘲笑君上,心術(shù)不正,丑化好人,就把他關(guān)進了都察院的監(jiān)獄。霍韜自己從獄中上書哀求寬恕,張璁也兩次上書救他,世宗都不聽。南京御史鄧文憲上書說應(yīng)該看到霍韜的善良愿望,包涵他的戇直,并且說把天和地分開來祭祀等于是把父母安置在不同的地方,讓后妃到郊外親自養(yǎng)蠶就是廢除了男女、內(nèi)外之間應(yīng)有的防范。世宗惱了,把他貶官到遠方?;繇w在監(jiān)獄中關(guān)了一個多月,世宗最后想到了他當初議定“大禮”的功勞,就讓他捐輸資財贖罪還職。不久他因為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去了。廣東僉事龔大稔后來上書攻擊霍韜和方獻夫在家鄉(xiāng)干下的違法事件,龔大稔反倒被逮捕,削了官籍。

  十二年(1533),霍韜復(fù)出,先后做過吏部左、右侍郎。當時吏部的事情大多都由尚書做主,兩個侍郎一般無法干預(yù)。霍韜向尚書汪钅宏爭取,侍郎才獲得了參議部事的機會?;繇w一向剛愎自用,多次與汪钅宏爭斗,汪钅宏等人也很懼怕他。不多久汪钅宏罷官,世宗長期不另外任命尚書,就讓霍韜主持吏部的事務(wù)。內(nèi)閣大臣李時有一次傳達世宗的意思,要任用鴻臚卿王道中為順天府丞。霍韜說:“內(nèi)閣大臣得到過皇上指示,這本沒什么可疑的,但是我們還是應(yīng)當再行奏請,以便杜絕弄虛作假?!庇谑前凑諔T例,開列道中和應(yīng)天府丞郭登庸兩個人的名字,讓世宗審定。世宗喜歡他辦事照規(guī)矩來,就任用了登庸,把道中改任大理少卿。過了很久,世宗讓霍韜出任南京禮部尚書去了。

  霍韜前已和夏言結(jié)了怨,等夏言掌權(quán)以后,霍韜常常想找些事來陷害他。一次他上書說“:不久前吏部打算推舉劉文光等人做給事中,沒幾天忽然又宣布作廢了,大家都說是內(nèi)閣大臣壓了他們。給事中李鶴鳴在考核時被貶了官,沒有幾天又官復(fù)原職,大家都說是經(jīng)過行賄得來的。陛下應(yīng)該告誡吏部官員,叫他們不要受執(zhí)政暗中指使,好讓天下人看到恩惠和刑罰都在朝廷掌握中,大臣中間即使有李林甫、秦檜那樣的人,也不能夠在皇上身邊隨意搗鬼?!彼脑捠轻槍ο难远f的。于是鶴鳴上書自我表白,并列舉了霍韜居住在家鄉(xiāng)時干下的許多違法事件。世宗把兩邊都擱下不問。沒過多久,霍韜彈劾南京御史龔..、郭本。龔蔔等為自己辯解的同時也上書彈劾霍韜,世宗又一次擱下,對雙方都不追究。

  十八年(1539),朝廷選拔東宮官員時,任命霍韜以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的官銜掌管詹事府的事務(wù)?;繇w上書辭謝給自己的晉升,并且批評說有些大臣接受俸祿不肯謙讓,晉升官職也不推辭,其中難免有拉幫結(jié)派禍國殃民的奸人,暗中鞏固自己的權(quán)威。百姓的怨氣引來天災(zāi),在人事方面實際上是有原由的。他的意思還是針對夏言而發(fā)的。他自己屢次攻擊夏言不能取勝,最后見郭勛與夏言有矛盾,就暗中勾結(jié)郭勛,和他一道諂害夏言。當時朝廷內(nèi)外風言四起說世宗又要南巡,霍韜借此上書明顯地贊頌郭勛,說:“上次陛下南巡時,跟隨的大臣大多都收受賄賂、不守法度。文官只有袁宗儒,武官只有郭勛沒有接受饋贈?,F(xiàn)在謠言又興起來,應(yīng)該采取一定辦法加以制止。”世宗在頒布詔書穩(wěn)定人心以后,才責問霍韜說:“我前次南巡你又沒跟著,別人受賄的事你從哪兒聽說的?你如實給我奏上來?!被繇w回答時請世宗向郭勛詢問此事。世宗批評他支吾其辭,務(wù)必要他切實指出來?;繇w走投無路了,只好說:“隨從大臣們無不接收饋贈、虧損直性的仆役,這事只要問夏言就可以了。至于各人收取賄賂的實際情況,郭勛都整個知道,應(yīng)該不是騙人。如果一定要我說,請讓我擔任都察院的職務(wù),順藤摸瓜進行追查,我一定詳細地列出來奏上?!彼淖嗾卤幌掳l(fā)給有關(guān)部門?;繇w怕自己的奏議不合世宗的意思,很快就趕到了北京,上書述說進貢鮮貨的船上宦官貪婪、橫暴的事情,世宗也不加查問。第二年十月,霍韜死在任上,終年五十四歲。朝廷追贈他為太子太保,謚文敏。

  霍韜學問廣博,本領(lǐng)很大,但肚量狹窄,所到之處總是與人爭斗。世宗心中很有點厭惡他,所以沒有太重用他。不過霍韜前前后后有過很多奏議,其中很有一些同國家大計有關(guān)。并且他還推薦過“大禮”一案被治罪的大臣們和被除了名的李夢陽、康海等。在南都做官時,他禁止守喪的人家設(shè)宴飲酒,不許婦女出家當尼姑、道姑,懲辦娼戶買良家的女子,拆毀多余的祠堂廟宇,興建社學,遣散和尚、尼姑,表彰忠臣烈士等。他離開以后,當?shù)厥考?、百姓還思念他呢。霍韜開始與張璁、桂萼結(jié)交,不久又與郭勛拉扯。他在毛澄主考時中進士,素來向毛澄行弟子之禮,由于在“大禮議”中意見不一致,于是再也不稱毛澄為恩師了。等到他主考己丑(1529)會試,也不認唐順之等人為門生。他在議論大禮時,抨擊司馬光,以致追論不可將司馬光列入孔廟陪祀?;繇w就是這樣不顧公論,自以為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