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孫維城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孫維城,字宗甫,丘縣人。隆慶五年(1571)中進士,相繼擔任??h、太康、任丘三縣知縣。萬歷十年(1582)升為南京御史。當初,張居正不奔喪,寧國的儒生吳仕期想上書勸諫。未發(fā),太平同知龍宗武報告給操江提督胡木賈,讓他告訴張居正。正好有偽稱海瑞彈劾張居正的人,將他的上書印在邸報上。龍宗武指為吳仕期所干,于是將他逮捕下獄。嚴刑拷打七天,致使吳仕期死亡。張居正死后,吳仕期的妻子為他伸冤,孫維城將事情原原本本地上奏。時胡木賈已提升為刑部侍郎,龍宗武已是湖廣參議,都被撤職流放邊地,天下人稱為大快人心事。宦官田玉提督太和山并請求兼任地方防守事宜,皇帝答應了他。孫維城援引祖制極力認為不可以這樣做。

  不久因為申救御史官員范亻焦,孫維城被停發(fā)俸祿一年。又因違背恩師大學士許國的意旨,被貶為永平知府。后改任赤城兵備副使,修理亭障二百六十所,招降史、車二部一千余人。以功績升為按察使,兵備副使仍舊。部落首領安兔挾持五千騎兵邀功請賞,孫維城請求督、撫,免除賞賜而且責備他,于是安兔不敢放肆。不久以右布政使移守宣府,后改為廣東左布政使。

  萬歷二十九年(1601)拜官右僉都御史,巡視撫察延綏。河套地區(qū)諸部落常常反叛,孫維城停止他們進貢、互市十余年。后來,他又收復松山,修筑邊境城市,各部落首領異??只?,便加緊襲擊。這時,吉囊、卜莊等乞求和議。聽說巡撫王見賓當離職,請求更為迫切。在寧夏的著宰,也向巡撫楊時寧請求。兩鎮(zhèn)都上了奏,給事中桂有根請讓邊臣自做主張。孫維城剛代替王見賓,楊時寧也升任走了,由黃嘉善代替,二人一起相互約束。孫維城又陳上有關善后事宜六件,修好之事重新鞏固下來。

  起初,孫維城在宣府,與總兵官麻承恩關系處理不好。恰好麻承恩也移鎮(zhèn)在延綏。一天,孫維城看見城外的積沙幾與城高,命令兵丁除掉它。麻承恩哄騙眾人說:“連飯都吃不飽,還能除盡塞上的沙嗎?”士兵于是喧嘩。孫維城明白地告訴他們說:“除掉城墻下的沙,是為了防止敵人,并不是說塞上的沙。”士兵醒悟散去了。孫維城因此彈劾自己,皇帝安慰、留任他,整治嘩變的人。然而孫維城竟然因此而得病,不到幾個月就死了。將吏進入他的家看了他的口袋,里面僅有俸祿數(shù)金,大家捐獻金錢將他的尸體送回到家鄉(xiāng)。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