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清格素齋著
寺廟
寺廟之建蓋以神道設教幻化愚民之意自佛法入中國以來天下之城市山林未有不崇佛教敬神道者口外蒙古素信喇嘛建寺廟近來士民亦有捐造奉祀延僧道住持者今采其有事實來歷可考者而筆之
佑順寺
三座塔關帝廟
天慶寺
報恩寺
華云寺
常安寺
朝陽寺
石人溝天仙廟
大板上娘娘廟
愍圣寺
彌陀庵
于喇嘛寺
宜州廳峪道院
塔子溝關帝廟
財神廟
龍王廟
地藏庵
窟窿山古廟
北宮承禧寺
降魔寺
天成觀
清安寺
觀音堂
木頭城子娘娘廟
奈玲塔朝陽寺
莊頭營子關帝廟
平房喇嘛廟
興隆山朝陽洞
恩及山臥佛寺
敖漢弘慈寺
雙廟
○佑順寺
喇嘛綽爾濟向在京師白塔住持其來三座塔建寺也因患目疾奏請塞外靜養(yǎng)先于土默特東烏里雅蘇臺哈知根臺吉營子居住賬房四五載后至京告于八賴喇嘛奏聞圣主意欲口外建置廟宇圣祖仁皇帝命其勘地以聞維時綽爾濟即于哈拉河屯勒蘇臺等處相度地臺俱不當意有旦八僧思拉氣云三座塔頗佳因即勘定于康熙三十七年八月內(nèi)圣祖仁皇帝行圍木蘭時綽爾濟指地奏請奉旨允其請焉于是綽爾濟將京中所有房地衣物變價出口鳩工庀材因赴奉天覓工匠為管邊官員所阻不準民人出邊赴沈陽懇于將軍亦未允行綽爾濟即至京具奏得旨給與工匠始得將工匠放出于康熙三十八年興工至四十六年告竣寺成之后圣祖仁皇帝賜名佑順今之住持素納俊八喇嘛即綽爾濟所傳之衣缽與其胞兄俊八素納喇嘛共事其師最久所以建寺始末知之甚詳從前寺內(nèi)有頭等大喇嘛一人都忒格楞喇嘛十人自雍正九年十月二十日奉旨寺中只準一大喇嘛給執(zhí)照今素納俊八喇嘛乃奉有執(zhí)照之大喇嘛也
○三座塔關帝廟
鋪民曾玉蕃孟世威等三十余人籍隸山西在塔貿(mào)易于乾隆九年間立會捐資建蓋關帝廟于三座塔城內(nèi)東塔之右蓋以塔有三座向系鼎峙之形今東塔坍壞鼎足不完因于塔基之旁立廟以補之也是年建廟三間乾隆十八年闔城鋪民公議捐資添建馬神廟三間于東財神廟三間于西連亙九間巍然煥然矣今于乾隆二十一年鋪民曹三詔等又于廟門外募建戲樓一座以供祭獻云
○天慶寺
臥佛寺之下去四里有石胎觀音立像體高七尺寬二尺六寸自遼以后廟宇傾頹康熙十七年性語性喜募化建蓋越數(shù)十年性喜之徒海澄又修葺之其天慶寺之名則于院中所存大遼壽昌五年建立倡和詩碑半截中有天慶寺前一片石之句因此知其為天慶寺也
○報恩寺
康熙五十一年性喜之徒海滄引其弟海明來山將天慶寺東北大塔之南古剎舊基一段與海明海明即于是年募化興工先建大殿三楹陸續(xù)又建后殿五楹東西禪房山門前殿不數(shù)年而俱竣因不忘海滄指引之恩遂名為報恩寺云海明自康熙壬辰歲來居此山至乾隆丙子歲計四十五年時已六十九矣
○華云寺
朝陽洞之左報恩寺后有大塔一座常有賊人偷挖塔底雍正十三年海滄海明因無房舍棲止難以晝夜守護又于塔前募建華云寺一所令其徒孫照吉居以護之至今塔底得完全云
○常安寺
三座塔東距城四十里為■〈牜奔〉牛營子因蒙古名■〈牜奔〉牛者此遂以名其營營內(nèi)常安寺關帝廟一座系康熙三十八年所建內(nèi)有新碑兩塊
○朝陽寺
常安寺東去七十里有朝陽寺一座喇嘛居之系康熙九年所建寺內(nèi)新碑四塊地藏藥王皆在其中
○石人溝天仙廟
朝陽寺西北三里為石人溝因溝內(nèi)有古代兩石人遂名為石人溝云溝內(nèi)有娘娘廟一座喇嘛居之系康熙壬寅年所建新碑尚存
○大板上娘娘廟
三座塔東北距城八十五里為大板上大板上者蒙古以一家大房子為大板上云營內(nèi)有娘娘廟一座乃康熙庚寅年所建廟西有興隆寺則康熙壬午年所建也新碑尚存
○愍圣寺
大板上南去二里有愍圣寺系狗兒臺吉于康熙元年修建立石碑兩塊北去至大凌河邊有修塔及木橋碑一塊
○彌陀庵
三座塔東北一百六十里至古鹿固臺營子蒙古呼野雞為古鹿固因其處野雞頗多遂以名營營內(nèi)有彌陀庵一座系康熙十六年修建有石碑一塊
○于喇嘛寺
三座塔東北二百四十里為于喇嘛寺因其先建寺之喇嘛俗姓于氏出家后名紫復巴有汪補臺吉給與地基遂募建此寺于康熙四十四年奏請賜名圣祖仁皇帝欽賜佑安寺匾額給度牒二十張立有石碑一塊
○宜州廳峪道院
三座塔東北一百九十里至抬頭溝四面荒山山下有古廟基一段圍墻方圓里許墻外有無頭石佛大小數(shù)尊墻內(nèi)有金熙宗皇統(tǒng)八年復建藏經(jīng)千人邑碑文一塊
○塔子溝關帝廟
關帝廟在塔子溝東街僧人常福于乾隆七年募化興工陸續(xù)修建大殿三間東西禪堂各三間廂房各三間后則禪房三間前鐘鼓樓各一間山門三間戲臺一座于乾隆十四年工竣立碑以記其事
○財神廟
財神廟在塔子溝南街僧人廣修于乾隆十四年募化興工前建財神殿三間后建佛殿三間東西禪堂各三間山門一間又于財神殿之西建娘娘廟三間東建文昌殿三間前建魁星閣九圣祠各一間于乾隆十九年工竣并立碑記
○龍王廟
龍王廟在塔子溝北街有遠方僧來此建草殿一間未嘗以姓名聞于人因共呼為草殿和尚云乾隆十四年募建大殿三間禪堂一間住室四間山門一間至今完整
○地藏庵
距塔子溝北五里前巡檢孫際澄乾隆癸酉歲于西山坡設立義冢一區(qū)并捐建地藏殿三間禪堂三間廚屋三間山門三間前建菩提殿三間茶棚三間甘露亭一座今召僧人辛稀居之其后山坡桃柳成蹊春時登望則良苗懷新紅綠交錯頗堪游覽
○窟窿山古廟
窟窿山在塔子溝東南相去一百八十里上有洞東西相通口闊各三丈高一丈五尺深一丈遠望似橋人以洞口前后相通遂名為窟窿山方圓約四十里樹木陰翳狼虎成羣居民常有見數(shù)大虎率小虎往來于洞中者因而人跡罕到雍正癸丑歲有草都喇嘛見山下西南坡有舊廟基一區(qū)古井一圍且有舊時磚瓦猶存即募建廟宇三間經(jīng)房一間東西廂屋各一間住屋三間其西南角尚存古碑一塊首列路惠州東錦川鄉(xiāng)月華山林泉寺中有巖寶號曰空峒之語系元成宗大德三年三月建立以此知今之窟窿山即古之月華山山頂之洞即空峒也
○北宮承禧寺
塔子溝西去八十五里為北宮又十里為南宮康熙五十年間圣祖仁皇帝行圍駐驆于此見有石佛露處于荊榛之中因賜帑銀五十兩命喀喇沁三巴拉石公建立廟宇于康熙五十四年告竣欽賜名為承禧寺今大喇嘛拉克巴洛卜僧俊巴住持其地彼時蒙民于寺之南北筑室而居曾為圣祖駐驆之所遂名為北宮南宮云
○降魔寺
小城東去三里北山石壁中鑿成石洞中供石佛后有喇嘛于山下建大殿三間東西廂房屋各三間前殿三間山門三間人以山有石洞先呼為喇嘛洞嗣因山下行人常有遇邪魔者復改名降魔寺云
○天成觀
天成觀在大城子之東康熙六年間道士夏一振募建天齊廟三間東西十閻君殿六間關帝殿三間嗣經(jīng)道徒夏陽春徒孫蒙古傅來正先后募建增修因之樓閣殿堂規(guī)模宏廠屋宇煥然迄于今猶足為邊地寺院之巨擘焉
○清安寺
天成觀之西有清安寺僧人體治于康熙二年募建后殿三間東西禪堂各三間中殿一間東西禪堂各三間前殿三間鐘鼓二樓山門三間有體治之徒蒙古本住居之
○觀音堂
清安寺之南有觀音堂后殿三間西廂房六間大殿三間東西廂屋各三間山門一間今之住持聶馬喇嘛稱系伊祖劉大夫所建云
○木頭城子娘娘廟
大城子東北九十里距塔子溝一百六十里為木頭城子昔時山多大木凡蒙民砍伐木植積于此為木廠望之儼若城垣因而眾共呼之為木頭城子云其西北有孤山一座山腳圍圓不及二里山之嶺平坦處東西長三十丈南北長四十五丈向有廟基舊址康熙四十一年喇嘛建娘娘廟于山嶺大殿三間住屋三間其山門戲樓今已傾圮殿前石碑僅存白云山三字余皆模糊剝落莫可辨識腳之東復有朝陽寺者亦皆喇嘛新建之所
○奈玲塔朝陽寺
木頭城子東北八里渡大凌河至奈玲塔在山頂山高百丈數(shù)十里之外皆望見之蒙古以修造精細為奈玲于是稱為奈玲塔塔下七十丈半山中有平地一塊方圓二百丈舊有古廟基址康熙年間喇嘛垂得勒格楞募建朝陽寺大殿三間嗣有垂得勒格楞之侄羅卜僧格楞喇嘛陸續(xù)募建后樓三間左右禪堂各三間配殿三間藏經(jīng)塔一座塔前正殿三間鐘鼓樓各一間住房十一間至今廟貌整齊扎木蘇各斯爾喇嘛住持其地
○莊頭營子關帝廟
奈玲塔東去十七里至莊頭營子因先蒙古莊頭來此居住遂以為名營中有民人馮士英等新修關帝廟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立碑以志之
○平房喇嘛廟
黑城子東去八里在波羅臺溝門平房因溝內(nèi)曾有水泉蒙古稱為波羅先有一民人蓋平房數(shù)間住居于此遂共呼為波羅臺溝平房其喇嘛廟則系孟可臺吉之子舍拉巴扎木素格楞喇嘛因無弟兄妻子立志出家將所居住房改為喇嘛廟
○興隆山朝陽洞
平房東去三十二里至興隆山之中有向南一洞遂名朝陽洞其洞口東西長一丈五尺進深一丈四尺高六尺中供佛像洞外東側(cè)蓋有住房三間喇嘛居住蒙民以供佛有靈因名興隆山
○恩及山臥佛寺
興隆山東去十八里至恩及山圍圓三十里山上有平坦地基一處東西長三十八丈南北長七十九丈康熙初年蒙古四楞臺吉山下打圍追鹿上山于荊榛中見有石臥佛身長八尺高二尺露于山上遂令從人將氈遮蓋立愿重建廟宇適有僧人思誠原系木匠出家為僧募化修建于是四楞臺吉將臥佛所在指示思誠并助以人夫在附近山場砍伐木料于康熙七年建蓋大殿三間中供臥佛東西禪堂各三間前殿三間山門三間此山本有舊名僧人思誠不忘四楞臺吉之恩因名其山為恩及山廟為臥佛寺內(nèi)有古碑一座上載應歷七年歲次丁巳十月十八日立余皆模糊不全始知為遼穆宗時所制
○敖漢弘慈寺
塔子溝北去四百二十里敖漢王子覺木蘇于康熙四十六年建蓋大殿七間后殿三間前后東西廂房各五間二門三間山門三間工竣后圣祖仁皇帝賜名弘慈寺現(xiàn)在喇嘛居住人以廟為王子所建亦名王子廟云
○雙廟
塔子溝二十里鋪西去三十五里為雙廟先是附近居民于雍正四年建九圣廟一間嗣于雍正七年建關帝廟一間因此名其地為雙廟云
塔子溝紀畧卷七
寺廟
寺廟之建蓋以神道設教幻化愚民之意自佛法入中國以來天下之城市山林未有不崇佛教敬神道者口外蒙古素信喇嘛建寺廟近來士民亦有捐造奉祀延僧道住持者今采其有事實來歷可考者而筆之
佑順寺
三座塔關帝廟
天慶寺
報恩寺
華云寺
常安寺
朝陽寺
石人溝天仙廟
大板上娘娘廟
愍圣寺
彌陀庵
于喇嘛寺
宜州廳峪道院
塔子溝關帝廟
財神廟
龍王廟
地藏庵
窟窿山古廟
北宮承禧寺
降魔寺
天成觀
清安寺
觀音堂
木頭城子娘娘廟
奈玲塔朝陽寺
莊頭營子關帝廟
平房喇嘛廟
興隆山朝陽洞
恩及山臥佛寺
敖漢弘慈寺
雙廟
○佑順寺
喇嘛綽爾濟向在京師白塔住持其來三座塔建寺也因患目疾奏請塞外靜養(yǎng)先于土默特東烏里雅蘇臺哈知根臺吉營子居住賬房四五載后至京告于八賴喇嘛奏聞圣主意欲口外建置廟宇圣祖仁皇帝命其勘地以聞維時綽爾濟即于哈拉河屯勒蘇臺等處相度地臺俱不當意有旦八僧思拉氣云三座塔頗佳因即勘定于康熙三十七年八月內(nèi)圣祖仁皇帝行圍木蘭時綽爾濟指地奏請奉旨允其請焉于是綽爾濟將京中所有房地衣物變價出口鳩工庀材因赴奉天覓工匠為管邊官員所阻不準民人出邊赴沈陽懇于將軍亦未允行綽爾濟即至京具奏得旨給與工匠始得將工匠放出于康熙三十八年興工至四十六年告竣寺成之后圣祖仁皇帝賜名佑順今之住持素納俊八喇嘛即綽爾濟所傳之衣缽與其胞兄俊八素納喇嘛共事其師最久所以建寺始末知之甚詳從前寺內(nèi)有頭等大喇嘛一人都忒格楞喇嘛十人自雍正九年十月二十日奉旨寺中只準一大喇嘛給執(zhí)照今素納俊八喇嘛乃奉有執(zhí)照之大喇嘛也
○三座塔關帝廟
鋪民曾玉蕃孟世威等三十余人籍隸山西在塔貿(mào)易于乾隆九年間立會捐資建蓋關帝廟于三座塔城內(nèi)東塔之右蓋以塔有三座向系鼎峙之形今東塔坍壞鼎足不完因于塔基之旁立廟以補之也是年建廟三間乾隆十八年闔城鋪民公議捐資添建馬神廟三間于東財神廟三間于西連亙九間巍然煥然矣今于乾隆二十一年鋪民曹三詔等又于廟門外募建戲樓一座以供祭獻云
○天慶寺
臥佛寺之下去四里有石胎觀音立像體高七尺寬二尺六寸自遼以后廟宇傾頹康熙十七年性語性喜募化建蓋越數(shù)十年性喜之徒海澄又修葺之其天慶寺之名則于院中所存大遼壽昌五年建立倡和詩碑半截中有天慶寺前一片石之句因此知其為天慶寺也
○報恩寺
康熙五十一年性喜之徒海滄引其弟海明來山將天慶寺東北大塔之南古剎舊基一段與海明海明即于是年募化興工先建大殿三楹陸續(xù)又建后殿五楹東西禪房山門前殿不數(shù)年而俱竣因不忘海滄指引之恩遂名為報恩寺云海明自康熙壬辰歲來居此山至乾隆丙子歲計四十五年時已六十九矣
○華云寺
朝陽洞之左報恩寺后有大塔一座常有賊人偷挖塔底雍正十三年海滄海明因無房舍棲止難以晝夜守護又于塔前募建華云寺一所令其徒孫照吉居以護之至今塔底得完全云
○常安寺
三座塔東距城四十里為■〈牜奔〉牛營子因蒙古名■〈牜奔〉牛者此遂以名其營營內(nèi)常安寺關帝廟一座系康熙三十八年所建內(nèi)有新碑兩塊
○朝陽寺
常安寺東去七十里有朝陽寺一座喇嘛居之系康熙九年所建寺內(nèi)新碑四塊地藏藥王皆在其中
○石人溝天仙廟
朝陽寺西北三里為石人溝因溝內(nèi)有古代兩石人遂名為石人溝云溝內(nèi)有娘娘廟一座喇嘛居之系康熙壬寅年所建新碑尚存
○大板上娘娘廟
三座塔東北距城八十五里為大板上大板上者蒙古以一家大房子為大板上云營內(nèi)有娘娘廟一座乃康熙庚寅年所建廟西有興隆寺則康熙壬午年所建也新碑尚存
○愍圣寺
大板上南去二里有愍圣寺系狗兒臺吉于康熙元年修建立石碑兩塊北去至大凌河邊有修塔及木橋碑一塊
○彌陀庵
三座塔東北一百六十里至古鹿固臺營子蒙古呼野雞為古鹿固因其處野雞頗多遂以名營營內(nèi)有彌陀庵一座系康熙十六年修建有石碑一塊
○于喇嘛寺
三座塔東北二百四十里為于喇嘛寺因其先建寺之喇嘛俗姓于氏出家后名紫復巴有汪補臺吉給與地基遂募建此寺于康熙四十四年奏請賜名圣祖仁皇帝欽賜佑安寺匾額給度牒二十張立有石碑一塊
○宜州廳峪道院
三座塔東北一百九十里至抬頭溝四面荒山山下有古廟基一段圍墻方圓里許墻外有無頭石佛大小數(shù)尊墻內(nèi)有金熙宗皇統(tǒng)八年復建藏經(jīng)千人邑碑文一塊
○塔子溝關帝廟
關帝廟在塔子溝東街僧人常福于乾隆七年募化興工陸續(xù)修建大殿三間東西禪堂各三間廂房各三間后則禪房三間前鐘鼓樓各一間山門三間戲臺一座于乾隆十四年工竣立碑以記其事
○財神廟
財神廟在塔子溝南街僧人廣修于乾隆十四年募化興工前建財神殿三間后建佛殿三間東西禪堂各三間山門一間又于財神殿之西建娘娘廟三間東建文昌殿三間前建魁星閣九圣祠各一間于乾隆十九年工竣并立碑記
○龍王廟
龍王廟在塔子溝北街有遠方僧來此建草殿一間未嘗以姓名聞于人因共呼為草殿和尚云乾隆十四年募建大殿三間禪堂一間住室四間山門一間至今完整
○地藏庵
距塔子溝北五里前巡檢孫際澄乾隆癸酉歲于西山坡設立義冢一區(qū)并捐建地藏殿三間禪堂三間廚屋三間山門三間前建菩提殿三間茶棚三間甘露亭一座今召僧人辛稀居之其后山坡桃柳成蹊春時登望則良苗懷新紅綠交錯頗堪游覽
○窟窿山古廟
窟窿山在塔子溝東南相去一百八十里上有洞東西相通口闊各三丈高一丈五尺深一丈遠望似橋人以洞口前后相通遂名為窟窿山方圓約四十里樹木陰翳狼虎成羣居民常有見數(shù)大虎率小虎往來于洞中者因而人跡罕到雍正癸丑歲有草都喇嘛見山下西南坡有舊廟基一區(qū)古井一圍且有舊時磚瓦猶存即募建廟宇三間經(jīng)房一間東西廂屋各一間住屋三間其西南角尚存古碑一塊首列路惠州東錦川鄉(xiāng)月華山林泉寺中有巖寶號曰空峒之語系元成宗大德三年三月建立以此知今之窟窿山即古之月華山山頂之洞即空峒也
○北宮承禧寺
塔子溝西去八十五里為北宮又十里為南宮康熙五十年間圣祖仁皇帝行圍駐驆于此見有石佛露處于荊榛之中因賜帑銀五十兩命喀喇沁三巴拉石公建立廟宇于康熙五十四年告竣欽賜名為承禧寺今大喇嘛拉克巴洛卜僧俊巴住持其地彼時蒙民于寺之南北筑室而居曾為圣祖駐驆之所遂名為北宮南宮云
○降魔寺
小城東去三里北山石壁中鑿成石洞中供石佛后有喇嘛于山下建大殿三間東西廂房屋各三間前殿三間山門三間人以山有石洞先呼為喇嘛洞嗣因山下行人常有遇邪魔者復改名降魔寺云
○天成觀
天成觀在大城子之東康熙六年間道士夏一振募建天齊廟三間東西十閻君殿六間關帝殿三間嗣經(jīng)道徒夏陽春徒孫蒙古傅來正先后募建增修因之樓閣殿堂規(guī)模宏廠屋宇煥然迄于今猶足為邊地寺院之巨擘焉
○清安寺
天成觀之西有清安寺僧人體治于康熙二年募建后殿三間東西禪堂各三間中殿一間東西禪堂各三間前殿三間鐘鼓二樓山門三間有體治之徒蒙古本住居之
○觀音堂
清安寺之南有觀音堂后殿三間西廂房六間大殿三間東西廂屋各三間山門一間今之住持聶馬喇嘛稱系伊祖劉大夫所建云
○木頭城子娘娘廟
大城子東北九十里距塔子溝一百六十里為木頭城子昔時山多大木凡蒙民砍伐木植積于此為木廠望之儼若城垣因而眾共呼之為木頭城子云其西北有孤山一座山腳圍圓不及二里山之嶺平坦處東西長三十丈南北長四十五丈向有廟基舊址康熙四十一年喇嘛建娘娘廟于山嶺大殿三間住屋三間其山門戲樓今已傾圮殿前石碑僅存白云山三字余皆模糊剝落莫可辨識腳之東復有朝陽寺者亦皆喇嘛新建之所
○奈玲塔朝陽寺
木頭城子東北八里渡大凌河至奈玲塔在山頂山高百丈數(shù)十里之外皆望見之蒙古以修造精細為奈玲于是稱為奈玲塔塔下七十丈半山中有平地一塊方圓二百丈舊有古廟基址康熙年間喇嘛垂得勒格楞募建朝陽寺大殿三間嗣有垂得勒格楞之侄羅卜僧格楞喇嘛陸續(xù)募建后樓三間左右禪堂各三間配殿三間藏經(jīng)塔一座塔前正殿三間鐘鼓樓各一間住房十一間至今廟貌整齊扎木蘇各斯爾喇嘛住持其地
○莊頭營子關帝廟
奈玲塔東去十七里至莊頭營子因先蒙古莊頭來此居住遂以為名營中有民人馮士英等新修關帝廟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立碑以志之
○平房喇嘛廟
黑城子東去八里在波羅臺溝門平房因溝內(nèi)曾有水泉蒙古稱為波羅先有一民人蓋平房數(shù)間住居于此遂共呼為波羅臺溝平房其喇嘛廟則系孟可臺吉之子舍拉巴扎木素格楞喇嘛因無弟兄妻子立志出家將所居住房改為喇嘛廟
○興隆山朝陽洞
平房東去三十二里至興隆山之中有向南一洞遂名朝陽洞其洞口東西長一丈五尺進深一丈四尺高六尺中供佛像洞外東側(cè)蓋有住房三間喇嘛居住蒙民以供佛有靈因名興隆山
○恩及山臥佛寺
興隆山東去十八里至恩及山圍圓三十里山上有平坦地基一處東西長三十八丈南北長七十九丈康熙初年蒙古四楞臺吉山下打圍追鹿上山于荊榛中見有石臥佛身長八尺高二尺露于山上遂令從人將氈遮蓋立愿重建廟宇適有僧人思誠原系木匠出家為僧募化修建于是四楞臺吉將臥佛所在指示思誠并助以人夫在附近山場砍伐木料于康熙七年建蓋大殿三間中供臥佛東西禪堂各三間前殿三間山門三間此山本有舊名僧人思誠不忘四楞臺吉之恩因名其山為恩及山廟為臥佛寺內(nèi)有古碑一座上載應歷七年歲次丁巳十月十八日立余皆模糊不全始知為遼穆宗時所制
○敖漢弘慈寺
塔子溝北去四百二十里敖漢王子覺木蘇于康熙四十六年建蓋大殿七間后殿三間前后東西廂房各五間二門三間山門三間工竣后圣祖仁皇帝賜名弘慈寺現(xiàn)在喇嘛居住人以廟為王子所建亦名王子廟云
○雙廟
塔子溝二十里鋪西去三十五里為雙廟先是附近居民于雍正四年建九圣廟一間嗣于雍正七年建關帝廟一間因此名其地為雙廟云
塔子溝紀畧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