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詩話輯佚·漢皋詩話

漢皋詩話 作者:佚名


宋詩話輯佚·漢皋詩話 宋 不著撰人

《漢皋詩話》,不知卷數(shù),原書久佚?!端斐跆脮俊分浻诩愇氖奉?,未題撰者。據(jù)《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引《復(fù)齋漫錄》,以及《能改齋漫錄》《清波雜志》,知作者張姓。書疑成于北宋末,至遲在南宋初葉。

《漢皋詩話》偏于字句之??被蛟u正,所論以杜詩為多,間有所得。清人朱鶴齡注杜,曾參考此書。

據(jù)中華書局1980年9月版繁體橫排本《宋詩話輯佚》錄校。

一、酒膽豩

豩字,呼關(guān)切,頑①也;當(dāng)在山字韻。劉夢得有"杯前膽不豩",②趙勰有"吞船酒膽豩"之句。③《禮部韻》不收,《唐韻》亦無此。④(《說郛》本、《歷代》四十九)

案:此則見姚寬《西溪叢話》上。

----------------

①《西溪叢語》"頑"作"頏"。

②《歷代》引此出《文苑瀟湘》。

③宋長白《柳亭詩話》十二亦有此條,不言出《漢皋詩話》。于"趙勰有吞船酒膽頑"句下有"似劇飲淋浪之謂"七字。

④《柳亭詩話》"《唐韻》無此字,《禮部韻》亦不收"。

二、長 夜

〔杜詩〕①"長夜②苦寒誰獨(dú)悲?杜陵野老骨欲折",此成都詩,舊集作長安,非也。③其④夜字之訛,〔故誤作安耳?!尝輿r卒章之意明甚。(《說郛》本、《樂趣》十一)

----------------

①《樂趣》有此二字。

②案《集》"夜"作"安"。

③《樂趣》無"非也"二字。

④《樂趣》"其"作"乃"。

⑤《樂趣》無此五字。

三、對 溜

"掖垣竹埤梧十尋,洞門對溜常陰陰"。溜字從別本?!段倪x》云:"二堂對溜,此春深詩也。"而諸本作雪,誤矣。(《說郛》本、《樂趣》十一)

四、蕩 船

"峽云籠樹小,湖日蕩船明"。蕩字,從一作。非久游江湖者,不知此文之工。正文作落,蓋字訛也。(《說郛》本、《樂趣》十一)

五、足 期

"別離重相逢,偶然豈足期"。足字舊集作定,蓋由字畫小訛;①況上句已云"泄云無定姿"〔也?!尝冢ā墩f郛》本、《樂趣》十一)

----------------

①《樂趣》"小訛"作"訛也"。

②《樂趣》"姿"下有"也"字。

六、來 詩

"力疾坐清曉,來詩悲早春"。詩字役別未,①考詩題與上下句意,當(dāng)從之。②舊作時,非也。(《說郛》本、《樂趣》十一)

----------------

①《樂趣》無此語。案"役別末"當(dāng)作"從別本"。

②《樂趣》此二語在"非也"之下。

七、大 火

"大火運(yùn)金氣,荊揚(yáng)不知秋"。火字從一作,謂大火西流,七月詩也。正文作暑,今不取。(《說郛》本、《樂趣》十一)

案:前數(shù)則均論杜詩,《說詩樂趣》并為一條。

八、連 山

"茂樹行相引,連山望忽開"。茂字連山字,皆從一作,時歸鳳翔行在,正文連山作連①峰,非也,霧樹亦然。(《說郛》本)

案:《杜詩朱注》謂"不應(yīng)作蓮峰",與此同。

----------------

①今《杜集》"連"作"蓮"。

九、撇 捩

"渡河不用船,千騎常撇捩"。撇捩,疾貌?!洞笫车陡琛罚?鬼物撇捩辭沆壕",字意皆同,今從之。舊集作撇烈,非也。(《說郛》本)

一○、辭意通

"風(fēng)吹巨焰作,河漢騰煙柱",諸本下句作:"何掉騰煙柱。"蜀本何作河。近見別本,今從,蓋于辭意通也。(《說郛》本)

一一、大 路

"云斷岳蓮臨大路,天晴宮柳暗長春"。大路,陜?nèi)A闕地名也。《晉書》檀道濟(jì)從劉裕伐姚泓至潼關(guān),姚鸞屯大路以絕道濟(jì)糧道,而蜀本正作大道,誤矣。(《說郛》本)

案:前數(shù)則亦均論杜詩。

一二、揚(yáng)州官梅

杜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yáng)州。"今本傳不見揚(yáng)州事。遜《早梅詩》云:"荒園標(biāo)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dāng)路發(fā),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fēng)臺。朝灑長門泣,夕駐臨卬杯。應(yīng)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此詩見《初學(xué)記》。杜詩所用,非為此也。《三輔決錄》云:"遜在揚(yáng)州見官梅亂發(fā),賦四言詩,人爭傳寫",故東坡詩云:"何遜揚(yáng)州又幾年,官梅詩思故依然。"(《叢話》二十一引《復(fù)齋漫錄》)

一三、字顛倒可用

字有顛倒可用者,如"羅綺、綺羅","圖畫、畫圖","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類,方可縱橫。惟韓愈、孟郊輩才豪,故有"湖江白紅慨慷"之句,后人亦難仿之。若不學(xué)矩步①而學(xué)奔逸,誠恐"麟麒凰鳳木草川山"之句紛然矣。(《叢話》二十七引《藝苑雌黃》、《詩林》三、《野客叢書》二十八、《歷代》五十九)

案:王楙云:"慨慷二字,退之、東野亦有所祖,非二公自為也。然慷字多作平聲用。......如岑參詩......有曰'蒼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

①《詩林》"步"作"度"。

一四、鮑孤雁

鮑當(dāng)吟《孤雁》云:"更無專斷①續(xù),空有影相隨。"當(dāng)時號為鮑孤雁。凡物有群而孤者皆然,何獨(dú)雁乎?(《叢話》三十三引《復(fù)齋漫錄》、《能改齋漫錄》[《辨誤錄》上])

案:《復(fù)齋漫錄》云:"予觀司馬文正《詩話》,乃謂當(dāng)為河南府法曹,常忤知府薛映,因賦《孤雁詩》。所謂'天寒稻粱少,萬里孤難進(jìn)。不惜充君庖,為帶邊城信'。薛大嗟賞,時號'鮑孤雁'。與張君所記不同,而詞意亦大非前句可及。當(dāng)以張所記為失也。"又吳曾《能改齋漫錄》三謂:"余后因讀《江南野錄》,乃知張君所記是南唐人詩。"

----------------

①《能改齋漫錄》"斷"作"接"。

一五、東坡遇道人

案:《清波雜志》云:"東坡南遷,度嶺次于林麓間,遇二道人見坡,即深入不出。坡謂押送使臣:'此中有異人,可同訪之。'既入,見茅屋數(shù)間,二道人在焉,意象甚瀟灑,顧使臣:'此何人?'對以蘇學(xué)士。道人曰:'得非子瞻乎?'使臣曰:'學(xué)士始以文章得,終以文章失。'道人相視而笑曰:'文章豈解能榮辱,富貴從來有盛衰。'坡曰:'何處山林間無有道之士乎?'煇頃得《詩話》一編,目曰《漢皋》,王季羔端鬢借去,為是正,亦言不知何人作。前說,漢皋所書也。一小說云:'漢皋張姓,不得其名。'"疑周煇所載或即《漢皋詩話》原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