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為之作傳,以〔凌波曲〕吊之
宮大用,名天挺。大名開州人。歷學官,除釣臺書院山長。為權豪所中,事獲辯明,亦不見用。卒于常州。先君與之莫逆交,故余常得侍坐,見其吟詠。文章筆力,人莫能敵;樂章歌曲,特余事耳。
宋仁宗御覽托公書
會稽山越王嘗膽
宋上皇御賞鳳凰樓
死生交范張雞黍
嚴子陵釣魚臺
濟饑民汲黯開倉
豁然胸次掃塵埃,久矣聲名播省臺。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天地窄。更詞章壓倒元白。憑心地,據(jù)手策,數(shù)當今無此英才。
鄭德輝,名光祖。平陽襄陵人。以儒補杭州路吏。為人方直,不妄與人交,故諸公多鄙之,久則見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病卒,火葬于西湖之靈芝寺。諸公吊送,各有詩文。公之所作不待備述,名香天下,聲振閨閣,伶?zhèn)愝叿Q『鄭老先生』,皆知其為德輝也。惜乎所作貪于俳諧,未免多于斧鑿,此又別論焉。
李太白醉寫秦樓月
丑齊后無鹽破連環(huán)
陳后主玉樹后庭花
放太甲伊尹扶湯
三落水鬼泛采蓮舡
秦趙高指鹿為馬
梅香翰林風月
崔懷寳月夜聞箏
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
輔成王周公攝政
王太后摔印哭孺子
迷青瑣倩女離魂
虎牢關三戰(zhàn)呂布【末旦頭折次本】
齊景公哭晏嬰
謝阿蠻梨園樂府
周亞夫細柳營
紫云娘
乾坤膏馥潤肌膚,錦繡文章滿肺腑,筆端寫出驚人句。解番騰、今共古,名詞場老將伏輸?!逗擦诛L月》,《梨園樂府》,端的是曾下工夫。
金志甫,名仁杰。杭州人。余自幼時聞公之名,未得與之見也。公小試錢谷,給由江浙,遂一見,如平生歡。交往二十年如一日。天歷元年戊辰冬,授建康崇寧務官,明年己巳正月敘別,三月,其二子護柩來杭,知公氣中而卒。嗚呼,惜哉!所述雖不駢麗,而其大槩多有可取焉。
玉津園智斬韓太師
秦太師東窗事犯【喜春來按】
蕭何月夜追韓信
周公旦抱子設朝
長孫皇后鼎鑊諫
蔡琰還朝【次本】
蘇東坡夜宴西湖夢
心交元不問親踈,契飲那能較有無。誰知一上金陵路,嘆亡之命矣夫。夢西湖何不歸歟?魂來處,返故居,比梅花想更清癯。
范子安,名康。杭州人。明性理,善講解,能詞章,通音律。因王伯成有《李太白貶夜郎》,乃編《杜子美游曲江》,一下筆即新奇,蓋天資卓異,人不可及也。
陳季卿悟道竹葉舟
曲江池杜甫游春
詩題雁塔寫秋空,酒滿■〈舟光〉舡棹晚風,詩籌酒令閑吟詠。占文場、第一功,掃千軍筆陣元戎。龍蛇夢,狐兔蹤,半生來彈指聲中。
曾瑞卿,名瑞。大興人。自北來南,喜江浙人才之多,羨錢塘景物之盛,因而家焉。神采卓異,衣冠整肅,優(yōu)游于市井,灑然如神仙中人。志不屈物,故不愿仕,自號褐夫。江淮之達者,歲時饋送不絶,遂得以徜徉卒歲。臨終之日,詣門吊者以千數(shù)。余嘗接見音容,獲承言話,勉勵之語,潤益良多。公善丹青,能隱語,小曲有《詩酒余音》行于世。
才子佳人誤元宵
江湖儒士慕高名,市井兒童誦瑞卿。衣冠濟楚人欽敬,更心無寵辱驚。樂幽閑不解趨承。身如在,死若生,想音容猶見丹青。
沈和甫,名和。杭州人。能詞翰,善談謔,天性風流,兼明音律。以南北調合腔,自和甫始,如《瀟湘八景》、《歡喜冤家》等曲,極為工巧。后居江州,近年方卒。江西稱為『蠻子關漢卿』者是也。
祈甘雨貨郎朱蛇記
徐駙馬樂昌分鏡記
鄭玉娥燕山逢故人
鬧法場郭興阿楊
歡喜冤家
五言嘗寫和陶詩,一曲能傳冠柳詞,半生書法欺顏字。占風流、獨我?guī)?,是梨園南北分司。當時事,仔細思,細思量不似當時。
鮑吉甫,名天佑。杭州人。初業(yè)儒,長事吏,簿書之役,非其志也。跬步之間,惟務搜奇索古而已。故其編撰,多使人感動詠嘆。余嘗與之談論節(jié)要,至今得其良法。才高命薄,今猶古也,竟止昆山州吏而卒。
王妙妙死哭秦少游
史魚尸諫衛(wèi)靈公
忠義士班超投筆
貪財漢為富不仁
摘星樓比干剖腹
英雄士楊震辭金
漢丞相宋弘不諧
孝烈女曹娥泣江
平生詞翰在宮商,兩字推敲付錦囊。聳吟肩有似風魔狀,苦勞心、嘔斷腸。視榮華總是干忙。談音律,論教坊,唯先生占斷排場。
陳存甫,名以仁。杭州人。以家務雍容,不求聞達。日與南北士大夫交游,僮仆輩以茶湯酒果為厭,公未嘗有難也,然其名因是而愈重。能博古,善謳歌。其樂章間出一二,俱有駢麗之句。
十八騎誤入長安
錦堂風月
錢塘風物盡飄零,賴有斯人尚老成。為朝元恐負虛皇命,鳳簫寒、鶴夢驚,駕天風直上蓬瀛。芝堂靜,蕙帳清,照虛梁落月空明。
范冰壺,名居中,字子正,冰壺其號也。杭州人。父玉壺,前輩名儒,假卜術為業(yè),居杭之三元樓前。每歲元夕,必以時事題于燈紙之上,杭人聚觀,遠近皆知父子之名。公精神秀異,學問該博,嘗出大言矜肆,以為筆不停思,文不閣筆。諸公知其有才,不敢難也。善操琴,能書法。其妹亦有文名,大德年間被旨赴都,公亦北行。以才高不見遇,卒于家。有樂府及南北腔行于世。
向歆傳業(yè)振家聲,羲獻臨池播令名。操焦桐只許知音聽,售千金、價未輕。有誰如父子才能。冰如玉,玉似冰,暎壺天表里澄清。
施君美,名惠。杭州人。居吳山城隍廟前,以坐賈為業(yè)。公巨目美髯,好談笑。余嘗與趙君卿、陳彥實、顏君常至其家,每承接款,多有高論。詩酒之暇,惟以填詞和曲為事。有《古今砌話》,亦成一集,其好事也如此。
道心清靜絶無塵,和氣雍容自有春。吳山風月收拾盡,一篇篇、字字新。但思君賦盡停云。三生夢,百歲身,到頭來衰草荒墳。
黃德潤,名天澤。杭州人。和甫沈公同母弟也。風流醞藉,不減其兄。幼年屑就簿書,先在漕司,后居省府,郁郁不得志。階山聽補州吏,又不獲用,咄咄書空而已,然亦竟不歸而終。公有樂府,播于世人耳目,無賢愚皆稱賞焉。
一心似水道為鄰,四體如春德潤身。風流才調真英俊,軼前車、繼后塵。謾蒼天委任斯文。岐山鳳,魯?shù)轺?,時有亨屯。
沈拱之,名拱。杭州人。天資穎悟,文質彬彬,然惟不能俯仰,故不愿仕。所編樂府最多。以老無后,病無所歸,存甫館于家,不旬日而亡。存甫殯送之,重友誼也。
掀髯得句細推敲,舉筆為文善解嘲。天生才藝藏懷抱,奈玉石相混淆,更多逢世事咬嗃。蜂為市,燕有巢,吊斜陽緩步西郊。
趙君卿,名良弼。東平人??偨菚r與余同里闬,同發(fā)蒙,同師鄧善之、曹克明、劉聲之三先生,又于省府同筆硯。公經史問難、詩文酬唱,及樂章小曲,隱語傳奇,無不究竟。所編《梨花雨》,其辭甚麗。后補嘉興路吏,遷調杭州。天歷元年冬卒于家。公之風流醞藉,開懷待客,人所不及,然亦以此見廢。能裁字,善丹青,但以末技,故不備録。
春夜梨花雨
閑中袖手刻新詞,醉后揮毫寫舊詩,兩般總是龍蛇字。不風流、難會此,更文才宿世天資。感夜雨梨花夢,嘆秋風兩鬢絲,住人間能有多時?
陳彥實,名無妄。東平人。與余及君卿同舍。性資沉重,事不茍簡,以苛刻為務,訐直為忠。與人寡合,人亦難之。公于樂府、隱語無不用心。補衢州路吏,后遷婺州,升浙東憲吏,調福建道。天歷二年三月,以憂卒,其弟彥正殯葬之。樂府甚多,惜乎其不甚傳也。
府垣歲月露忠肝,憲幕冰霜豈汗顏。何其薏苡生讒間,甘心愿就閑。轉回頭夢入槐安。后會何時再,英靈甚日還,望東南翹首三山。
廖弘道,名毅。建康人。泰定三年丙寅春,因余友周仲彬與之會,即敘平生歡。時出一二舊作,皆不凡俗。如〔越調〕『一點靈光』,借燈為喻;〔仙呂?賺煞〕曰:『因王魁淺情,將桂英薄幸,致令得潑煙花不重俺俏書生?!话l(fā)越新鮮,皆非蹈襲。天歷二年春,抱疾喪于友人江漢卿家。漢卿與黃煥章買棺具斂,召其親來,火葬城外寺中。公能書,善行文,不幸早卒。題伍王廟壁有〔折桂令〕一曲,及有絶句:『浩浩凌云志,巍巍報國心。忠魂與潮汐,萬古不消沉。』其感慨激烈,徒增悵怏。噫!天之生物也,裁成輔相以左右民,奈何如是之偏戾也!人猶有所憾者,良以此夫!
人間未得注金甌,天上先教記玉樓。恨蒼穹不與斯人壽,未成名、一土丘,嘆平生壯志難酬。朝還暮,春又秋,為思君淚滿鹴裘。
喬夢符,名吉甫。太原人。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美容儀,能詞章,以威嚴自飭,人敬畏之。居杭州太乙宮前。有《題西湖》〔梧葉兒〕百篇,名公為之序。江湖間四十年欲刊所作,竟無成事者。至正五年二月,病卒于家。
怨風月嬌云認玉釵
玉簫女兩世姻緣
杜牧之詩酒揚州夢
死生交托妻寄子
馬光祖勘風情
荊公遣妾
唐明皇御斷金錢記
節(jié)婦牌
賢孝婦
九龍廟
燕樂毅黃金臺
平生湖海少知音,幾曲宮商大用心。百年光景還爭甚,空贏得、雪鬢侵。跨仙禽路遶云深。欲掛墳前劍,重聽膝上琴,漫攜琴載酒相尋。
睢景臣,后字景賢。大德七年,公自維揚來杭州,余與之識。自幼讀書,以水沃面,雙眸紅赤,不能遠視。心性聰明,酷嗜音律。維揚諸公俱作《高祖還鄉(xiāng)》套數(shù),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又有〔南呂?一枝花〕《題情》云:『人閑燕子樓,被冷鴛鴦錦,酒空鸚鵡盞,釵折鳳凰金?!灰酁楣で?,人所不及也。
楚大夫屈原投江
鶯鶯牡丹記
千里投人
吟髭捻斷為詩魔,醉眼慵開為酒酡。半生才便作三閭些,嘆番成《薤露歌》。等閑間蒼鬢成皤。功名事,歲月過,又待如何?
吳中立,名本。世為杭州人。天資明敏,好為詞章、隱語、樂府,有《本道齋樂府小藁》及詩謎數(shù)千篇。以貧病不得志而卒。嗚呼,惜哉!
語言辯利掃千兵,心性聰明誤半生。萊蕪窮又染維摩病,想天公忒世情,使英雄遺恨難平。寒泉凈,碧藻馨,敢薦幽冥。
周仲彬,名文質。其先建德人,后居杭州,因而家焉。體貌清癯,學問該博,資性工巧,文筆新奇。家世儒業(yè),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調,諧音律。性尚豪俠,好事敬客。余與之交二十年,未嘗跬步離也。元統(tǒng)二年六月,余自吳江回,公已抱病。盛暑中止以為癰癤之毒,而不經意也。病及五月,雖醫(yī)足踵門,而無瞑眩之藥,十一月五日卒于正寢。嗚呼,痛哉!始余編此集,公及見之,題其姓名于未死鬼之列。嘗與論及亡友,未嘗不握手痛惋,而公亦中年而歿,則余輩衰老萎憊者,又可以久于人世也歟?噫!往者不可追,來者不可期,已而!已而!此余深有感于公也。
鏡新磨戲諫唐莊宗
孫武子教女兵
持漢節(jié)蘇武還鄉(xiāng)
春風杜韋娘
丹墀未叩玉樓宣,黃土應埋白骨冤。羊腸曲折云千變,料人生、亦惘然。嘆孤墳落日寒煙。竹下泉聲細,柳邊月影圓,因思君歌舞十全。
○已死才人不相知者
胡正臣,杭州人。與志甫、存甫及諸公交游。董解元《西廂記》,自『吾皇德化』至于終篇,悉能歌之。至于古之樂府慢詞、李霜涯賺令,無不周知。辭世已三十年矣,士大夫想其風流醞藉,尚在目前。其子存善,能繼其志,《小山樂府》、仁卿《金縷新聲》、瑞卿《詩酒余音》,至于《群玉》、《叢珠》,裒集諸公所作,編次有倫;及將古本□□,直取潭州易氏印行,元文□讀無訛,盡于書坊刊行,亦士林之翹楚也。余嘗言之:『人孰無死,死而有子;人孰無子,如胡公之嗣,若敖氏之鬼,不餒矣。』
李顯卿,東平人,以父為浙省掾,因居杭焉。自幼粗涉書史,酷嗜隱語,遂通詞章。作〔賺煞〕成□□篇,總而計之,四百樂章稱是。至正辛巳,以蔭父職錢谷官,由臺州經慶元會余,別后遂無聞及,久之不祿矣。
王思順,有《題包巾》及《鏡兒縷帶》等套數(shù)。
蘇彥文,有『地冷天寒』〔越調〕及諸樂府。
屈英甫,名彥英。編《一百二十行》及《看錢奴》院本等。
李齊賢,與余同窗友,后不相聞。亦有樂府。
李用之,淞江人。有戲謔樂府極多。
劉宣子,字叔昭。與余同窗,后不相會,故不知其詳。所編樂府甚多。補淮東憲司書吏卒。
顧廷玉,淞江人。有樂府。
俞仁夫,杭州人。有樂府。
張以仁,湖州人。有樂府。
右所録若以讀書萬卷、作三場文,占奪巍科、首登甲第者,世不乏人;其或甘心巖壑、樂道守志者,亦多有之。但于學問之余,事務之暇,心機靈變,世法通疏,移宮換羽,搜奇索怪,而以文章為戲玩者,誠絶無而僅有者也。此哀誄之所以不得不作也。觀者幸無誚焉。
○方今才人相知者,紀其姓名行實并所編
黃子久,名公望。乃陸神童之次弟也。系姑蘇琴川子游巷居。髫齡時螟蛉溫州黃氏為嗣,因而姓焉。其父年九旬時方立嗣,見子久乃云:『黃公望子久矣?!幌瘸湔阄鲬椑?,以事論經理田糧獲直。后在京,為權豪所中,改號一峰。原居淞江,以卜術閑居。目今棄人間事,易姓名為苦行凈堅,又號大癡翁。公望之學問不待文飾,至于天下之事,無所不知;下至薄技小藝,無所不能;長詞短曲,落筆即成,人皆師尊之。尤能作畫。
吳仁卿,名弘道,號克齋先生。歷仕府判致仕。有《金縷新聲》行于世。亦有所編傳奇。
楚大夫屈原投江
火燒正陽門
子房貨劍
醉游阿房宮
秦簡夫,見在都下擅名,近歲來杭?!趸亍?/p>
東堂老勸破家子弟
天壽太子邢臺記
義士死趙禮讓肥
玉溪館
陶賢母剪發(fā)待賓
趙文賢,名善慶。饒州樂平人。善卜術,任陰陽教授。
孫武子教女兵
唐太宗驪山七德舞
醉寫滿庭芳
村學堂
燒樊城糜竺收資
張小山,名可久。慶元人。以路吏轉首領官。有《今樂府》盛行于世,又有《吳鹽》、《蘇堤漁唱》等曲,編于隱語中。
錢子云,名霖。淞江人。棄俗為黃冠,更名抱素,號素庵。類諸公所作,曰《江湖清思集》。其自作樂府有《醉邊余興》,詞語極工巧。
徐德可,名再思。嘉興人。好食甘飴,故號甜齋。有樂府行于世。其子善長,頗能繼其家聲。
顧君澤,名德潤,道號九山。淞江人。以杭州路吏遷平江。自刊《九山樂府》、《詩隱》二集,售于市肆。
曹明善,衢州路吏。甘于自適。今在都下。有樂府,華麗自然,不在小山之下。即賦《長門柳》二詞者。
汪勉之,慶元人。由學官歷浙東帥府令史。鮑吉甫所編《曹娥泣江》,公作二折。樂府亦多。
屈子敬,英甫之侄。與余同窗。有樂府。所編有《田單復齊》等套數(shù)。以學官除路教而卒。樂章華麗,不亞于小山。
田單復齊
孟宗哭竹
升仙橋相如題柱
宋上皇三恨李師師
敬德?lián)漶R
高敬臣,名克禮,號秋泉。見任縣尹。小曲、樂府極為工巧,人所不及。
王守中,名庸。歷任蘆花場司令。其制作清雅不俗,難以形容其妙趣,知音者服其才焉。
蕭德祥,杭州人。以醫(yī)為業(yè)。號復齋。凡古文俱櫽括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曲戲文等。
王翛然斷殺狗勸夫
四春園
四大王歌舞麗春園
小孫屠
包待制三勘蝴蝶夢
陸仲良,名登善。祖父維揚人,江淮改江浙,其父以典掾來杭,因而家焉。為人沉重簡默,能詞能謳,有樂府、隱語。
張鼎勘頭巾
開倉糴米
朱士凱,名凱。自幼孑立不俗,與人寡合。小曲極多。所編《升平樂府》及隱語《包羅天地》、《謎韻》,皆余作序。
孟良盜骨殖
黃鶴樓
王日華,名曄。杭州人。體豐肥而善滑稽。能詞章、樂府,臨風對月之際,所制工巧。有與朱士凱題《雙漸小卿問答》,人多稱賞。
破陰陽八卦桃花女
臥龍岡
雙賣華
王仲元,杭州人。與余交有年矣。所編有《于公高門》等。
東??び诠唛T
袁盎卻座
私下三關
吳純卿,名樸。平江人。余至姑蘇,與公相識。所作工巧。平江之自是者好貶人,故不多出,恐受小人之謗也。
孫子羽,儀真人。
杜秋娘月夜紫鸞簫
張鳴善,揚州人。宣慰司令史。
包待制判斷煙花鬼
黨金蓮夜月瑤琴怨
右當今名公,才調制作不相上下,蓋繼乎前輩者,半為地下修文郎矣。其聲名藉藉乎當今者,后學之士,可不斂袵而敬慕焉?歲不我與,急為勉旃。雖然,其或詞藻雖工而不欲出示,或妄意穿鑿而亟欲傳梓,政猶匿稅之物不經批驗者,其何以行之哉!故有名而不録。
○方今才人聞名而不相知者
高可道,有小曲,行于世者極多。
董君瑞,真定冀州人。隱語、樂府多傳于江南。
李邦杰,有隱語、樂府,人多傳之。
高安道,有《御史歸莊》〔南呂〕小曲。
以上有聞者止如此。蓋有一鄉(xiāng)之士、一國之士、天下之士,名譽昭然者,自鄉(xiāng)及國,可及天下矣。故無聞者不及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