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五

春秋識小錄 作者:程廷祚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識小録卷五

上元程廷祚撰

二地一名

國名

古地名昭二十九年劉累遷于魯縣

國名隱元年祭伯來【後為鄭邑成四年晉伐鄭取祭鄭州東北十五里祭城是】鄭地桓十一年初祭封人仲足有寵于莊公【開州長垣縣東北有祭城即祭仲之邑】

國名隱元年初鄭武公娶于申莊六年楚文王伐申【後為楚邑僖二十八年楚子入居于申是也】

鄭地文八年晉致公壻池之封自申至于虎牢之竟

鄭地隱元年莊公居弟段叔于京昭九年鄭京櫟實殺曼伯【杜曰厲公得櫟又并京】

周地昭二十二年子朝奔京

國名隱元年見經(jīng)

莒地昭十九年齊師入紀

邾地隱元年公子豫及邾人鄭人盟于翼昭二十三年邾人城翼

晉地隱五年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

魯?shù)仉[二年公會戎于潛

楚地昭二十七年吳伐楚圍潛【史記作灊】

晉地隱五年翼侯奔隨

國名桓六年楚武王侵隨【按隨以存楚之功哀元年始見于經(jīng)則當日小國之近楚而不得列于諸侯者多矣】

國名隱五年衛(wèi)人以燕師伐鄭【杜曰南燕國今東郡燕縣在今河南胙城縣】

又國名莊三十年齊人伐山戎以其病燕故也襄二十八年北燕伯與諸侯同朝于晉【杜曰燕國今薊縣即今順天府之薊城也】

齊地隱六年公會齊侯盟于艾

吳地哀二十年吳公子慶忌出居于艾

國名隱七年見經(jīng)

衛(wèi)地閔二年益之以共滕之民【杜曰衛(wèi)別邑】

楚丘

曹地隱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襄十年宋公享晉侯于楚丘【按曹縣東南四十里有楚丘城此曹之楚丘也杜云衛(wèi)地漢志水經(jīng)注以為即衛(wèi)文公所遷俱誤】

衛(wèi)地僖二年諸侯城楚丘而封衛(wèi)焉【通典滑州衛(wèi)南縣衛(wèi)文公遷楚丘即此】

衛(wèi)地隱八年宋公衛(wèi)侯遇于埀桓元年公會鄭伯于埀莊四年齊侯陳侯鄭伯遇于埀

齊地宣八年仲遂卒于埀

犬丘

衛(wèi)地隱八年遇于犬丘襄十年孫蒯獲鄭皇耳于犬丘

宋地襄元年鄭子然侵宋取犬丘

國名隱十一年見經(jīng)

魯?shù)厍f三十一年筑臺于薛【酈道元引此謂薛城南十里有臺戰(zhàn)國時孟嘗君更筑之按此乃田文所居之薛非魯之薛地也】

鄭地隱十一年公會鄭伯于郲

齊地襄十四年齊人以郲寄衛(wèi)侯【即故萊國】

周地隱十一年王取鄔劉之田于鄭莊二十年王及鄭伯入于鄔昭二十四年王子朝入于鄔

晉地昭二十八年魏獻子以司馬彌牟為鄔大夫

周地隱十一年王取蒍邘之田于鄭襄三十年儋括圍蒍

楚地僖二十七年子玉治兵于蒍

衛(wèi)地桓元年公及鄭伯盟于越

國名宣八年見傳

衛(wèi)地桓三年齊侯衛(wèi)侯胥命于蒲成九年公會諸侯同盟于蒲

晉地莊二十八年使重耳居蒲城

國名桓五年見經(jīng)【哀十四年宋向魋入于曹以叛時曹已滅為宋邑也】

衛(wèi)地閔二年狄滅衛(wèi)衛(wèi)人立戴公以廬于曹【杜曰衛(wèi)下邑詩作漕】

國名桓七年谷伯來朝

齊地莊七年夫人姜氏會齊侯于谷【後屢見經(jīng)傳】

周地桓七年王遷盟向之民于郟

楚地昭元年楚使公子黑肱伯州犂城郟十九年令尹子瑕城郟

國名桓九年梁伯與虢仲同伐曲沃

戎地哀四年楚伐蠻氏襲梁及霍

國名桓十一年絞與州蓼共伐楚師

邾地哀二年伐邾將伐絞

國名桓十一年見前【唐縣南九十里有湖陽城即此蓼國一說在固始縣 漢志作廖師古曰音力救反左傳作飂音同按此則與文五年之蓼本不同音存以俟考飂見昭二十九年】

又國名文五年楚子燮滅蓼【霍丘縣西北有蓼城漢置蓼縣地是也按宣八年楚人滅舒蓼杜曰二國名未知即此蓼否也】

宋地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虛

晉地成十七年鄭子駟侵鄭虛滑【二邑名】

武父

鄭地桓十二年公會鄭伯盟于武父

衛(wèi)地定四年自武父以南【杜曰衛(wèi)北界然此謂康叔始封之時非春秋之衛(wèi)也】

句瀆之丘

宋地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

齊地襄十九年執(zhí)公子牙于句瀆之丘

水名桓十二年楚師分涉于彭

衛(wèi)水昭二十年公與北宮喜盟于彭水之上

國名桓十三年楚屈瑕伐羅

水名昭五年楚子以驛至于羅汭

國名桓十三年楚子使賴人追之【一作厲僖十五年齊師曹師伐厲】齊地哀六年悼公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賴十年趙鞅伐齊及賴而還

紀地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魯?shù)厍f十一年公敗宋師于鄑

紀地莊元年見前

魯?shù)匚钠吣瓿青N

葵丘

齊地莊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戌葵丘

宋地僖九年諸侯會盟于葵丘

國名莊十年荊敗蔡師于莘

楚山昭十三年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荊焉

齊地莊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柯

地名襄十九年叔孫豹會晉士匄于柯

衛(wèi)地莊十四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衛(wèi)侯鄭伯于鄄【後屢見經(jīng)傳】

周地成十一年王使劉子盟周公楚于鄄

王城

周地莊二十一年虢鄭同伐王城

秦地僖十五年晉隂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二十四年晉侯潛會秦伯于王城成十一年秦晉為令狐之盟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括地志王珹即大荔戎城史記秦厲公伐大荔取其王城是也】

鄭地莊二十三年公會齊侯盟于扈【後屢見經(jīng)傳】

古國名昭元年夏有觀扈

魯?shù)厍f三十一年筑臺于秦

國名僖十五年見經(jīng)

國名閔元年晉滅霍【後為晉邑有霍伯食采于此】

戎地哀四年襲梁及霍

國名閔二年齊人遷陽

燕地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

國名僖二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于貫

水名文十五年子西沿漢泝江將入郢哀九年吳溝通江淮

國名僖二年荀息曰冀為不道【後為晉地僖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

古州名哀六年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方城

楚地僖四年楚國方城以為城文三年晉陽處父伐楚門于方城襄十六年晉師伐楚侵方城之外

庸地文十六年楚侵庸及方城

衛(wèi)地僖十三年齊桓公會諸侯于咸定七年齊侯鄭伯盟于咸

魯?shù)匚氖荒晔鍖O得臣敗狄于咸

秦地僖十三年晉饑秦輸粟于晉自雍及絳相繼國名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雍在河內(nèi)山陽縣後為晉地昭元年趙孟卒鄭伯如晉吊及雍乃復蓋即此也】

衛(wèi)地僖十五年諸侯救徐次于匡文八年晉侯使解揚歸匡戚之田于衛(wèi)

鄭地文元年衛(wèi)孔達侵鄭伐緜訾及匡定六年公侵鄭取匡

晉地僖十五年晉侯及秦伯戰(zhàn)于韓【陜西韓城縣有韓原舊說以韓國與戰(zhàn)于韓之韓俱在此地顧亭林曰按僖十五年傳上言涉河下言及韓又曰寇深矣是韓在河東非今之韓城也故杜氏解但曰韓晉地余按郡國志河北縣有韓亭正河東之地此蓋秦晉戰(zhàn)處也】

國名僖二十四年邘晉應韓

訾婁

衛(wèi)地僖十八年衛(wèi)侯師于訾婁

邾地僖三十三年公伐邾取訾婁

新里

梁地僖十八年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名曰新里宋地昭二十一年敗華氏于新里

水名僖十九年宋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成十五年宋五大夫出舍于睢上

楚水定四年楚子涉雎

國名僖二十一年任宿須句

晉地襄三十年鄭羽頡出奔晉為任大夫哀四年齊伐晉取任

宋水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

吳水哀十三年吳人自泓上觀之

柯澤

鄭地僖二十二年鄭文夫人勞楚子于柯澤

齊地襄十四年衛(wèi)獻公出奔齊孫氏追之敗公徒于阿澤【水經(jīng)注作柯澤古柯阿通用】

陳地僖二十三年楚人伐陳取焦夷【二邑名】

國名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春秋時焦為晉地河外五城之一也宣二年秦師伐晉圍焦】

國名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酆一作豐】

楚地哀四年司馬起豐析以臨上雒【京相璠曰南鄉(xiāng)浙縣有故酆鄉(xiāng)】

鄭地僖二十四年王出適鄭處于汜成七年楚子重伐鄭師于泛襄二十六年楚子伐鄭涉于汜而歸昭五年楚子使令尹子蕩如晉逆女鄭伯勞諸泛【此為南泛釋例云襄城縣南泛城是也】

又鄭地僖三十年秦軍泛南襄九年晉會諸侯伐鄭師于泛【此為東泛釋例云中牟縣南泛澤是也】

鄢陵

莒地文七年穆叔如莒及鄢陵

鄭地成十六年晉楚戰(zhàn)于鄢陵

壺丘

陳地文九年楚侵陳克壺丘

晉地襄元年晉人以宋五大夫歸寘諸瓠丘【水經(jīng)注垣縣有壺丘亭即此古壺瓠通用】

國名文十一年楚子伐麇

楚地定五年吳師居麇

國名文十二年楚人圍巢【後為楚之邊邑成十七年舒庸道吳人伐楚圍巢】衛(wèi)地哀十一年衛(wèi)莊公復大叔疾使處巢

魯?shù)匚氖瓿侵T及鄆襄十二年季孫宿帥師入鄆昭元年季武子伐莒取鄆【此為東鄆莒魯所爭之邑今莒州沂水縣之鄆城是也】

又魯?shù)爻伤哪瓿青i十六年晉人執(zhí)季文子于苕丘公還待于鄆昭二十六年齊侯取鄆公至自齊居于鄆定七年齊人歸鄆陽關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此為西鄆今濟寧州鄆城縣之鄆城舊縣是也】

邾地文十三年邾文公卜遷于繹

又邾地宣十年魯伐邾取繹【孔穎達曰繹邾之都蓋別有繹邑因山為名近在邾都之旁魯所取者非邾之都也 按孔說是矣然經(jīng)言取不惟取其地宣十年之取繹蓋取邾都之人以歸也哀七年傳云負瑕故有繹豈得謂負瑕中又有繹邑乎】

庸地文十六年惟裨儵魚人實逐之

地名文十七年將悉敝賦以待于儵

首山

晉山宣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

山名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

鄭地宣三年晉侯伐鄭及郔十二年楚子北師次于郔

楚地宣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

南里

鄭地宣三年誘子華而殺之南里

宋地昭二十一年宋華向自陳入于宋南里以叛

國名宣四年見經(jīng)

地名定三年盟于郯修邾好也【經(jīng)作拔】

國名宣七年魯會齊伐萊

魯山昭七年與之萊柞【杜曰二山也】

采地宣十年劉康公來報聘

魯?shù)叵迨迥昙跋蚴擞趧?/p>

水名宣十年楚子伐鄭晉士會救鄭逐楚師于潁北【後屢見傳】

周地昭九年晉人帥隂戎伐潁【昭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于潁杜以潁水釋之按趙孟時方自鄭歸晉而劉子勞之于途其路疑不得至陽城之潁水況下文即云館于雒汭雒汭距潁水甚遠是潁為周畿內(nèi)之邑蓋即隂戎所伐者也杜解似誤】

鄭山宣十二年晉師在敖鄗之間【敖鄗二山名】

晉地哀四年齊伐晉取鄗

赤狄宣十五年晉滅赤狄潞氏【定十四年晉人敗范中行氏之師于潞即其地也】

齊地哀八年子姑居于潞以察之

國名宣十五年奪黎氏地【今山西黎城縣東北十八里有黎侯城是】古國名昭四年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

齊地成二年諸侯之大夫及齊侯戰(zhàn)于鞌

宋地哀十四年桓魋請以鞍易薄

晉水成六年有汾澮以流其惡

楚地襄十八年楚伐鄭治兵于汾

州來

楚地成七年吳入州來【自是為吳楚相爭之地哀二年蔡遷于此】

吳地襄三十一年延州來季子其果立乎【孔頴達曰州來楚邑昭二十三年傳云吳伐州來則州來未為吳有不可以封札釋例闕之蓋謂吳地別有州來也】

楚地成七年子重請取于申呂以為賞田

宋地襄元年楚子辛侵宋呂留【二邑名】

渠丘

莒地成九年楚伐莒圍渠丘入之

齊地昭十一年齊渠丘實殺無知

督揚

鄭地成十六年我?guī)煷斡诙綋P

齊地襄十九年諸侯盟于督揚

楚地襄十年晉及諸侯會吳于柤

鄭地昭六年鄭伯勞楚公子棄疾于柤

國名襄十三年取邿

齊地襄十八年魏絳欒盈以下軍克邿

棫林

秦地襄十四年諸侯伐秦至于棫林

許地襄十六年次于棫林伐許

重丘

曹地襄十七年衛(wèi)伐曹取重丘【東昌府東南有重丘城或謂即曹地按春秋時曹竟不得至此此蓋諸侯同盟之重丘也曹之重丘不可考矣】

齊地襄二十五年諸侯同盟于重丘

平隂

齊地襄十八年晉會諸侯伐齊齊侯御諸平隂周地昭二十三年晉師在平隂

衛(wèi)地襄二十六年孫蒯從衛(wèi)師敗之圉

鄭地昭五年晉韓起反自楚鄭伯勞諸圉

國名襄二十九年霍揚韓魏【後為晉邑】

周地昭二十二年劉子奔揚

城父

楚地昭九年楚遷許于夷實城父【在亳州東南】

又楚地昭十九年費無極請大城城父而寘太子以通北方【在汝州郟縣界】

古國名昭九年駘芮岐畢【釋文駘當作邰】

齊地哀六年使朱毛遷孺子于駘

不羮

楚地昭十一年楚城蔡不羮

又楚地楚有二不羮【地理志頴川郡定陵縣有東不羹襄城縣有西不羮】

國名昭十三年胡沈道房

魯?shù)囟ㄎ迥昙酒阶幼溆诜?/p>

周地昭二十四年王子朝之師攻瑕及杏

齊地定九年齊侯致禚媚杏于衛(wèi)

水名昭二十七年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地名定七年齊侯衛(wèi)侯盟于沙

國名定二年桐叛楚

吳水哀十五年楚伐吳及桐汭

姑蔑

魯?shù)囟ㄊ陻≈T姑蔑

越地哀十三年越伐吳王孫彌庸見姑蔑之旗

齊地哀十年晉伐齊取犂

衛(wèi)地哀十一年寘于犂

春秋識小録卷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