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回 李全忠尋仇擺擂臺 程奉孝解忿破愚關(guān)

乾隆游江南 作者:施翠峰


聽哀告,聽哀告,友仇流落誰知道?誰知道,極天彌地,愁怨難分顛倒。有人提出火坑時,肝膽常存忠孝,有朝當把大恩來報。

——《減字木蘭花》

話說日青與圣天子在天香樓別了眾人,又往別處游玩,暫且不提。卻說雷大鵬有個至契朋友,名喚李全忠,是自小相契的,二人極其合心如意,勝過同胞一般。后聞他上山學(xué)習(xí)功夫,是以生疏了。后又聞他代友報仇,高搭擂臺,意欲一會,無奈有病在身,未能相見。及雷大鵬擂臺喪命,十分喪感,思欲為他報仇,怎奪雙親在堂,時刻管束,故未敢輕動。今已父母去世,此身視為烏有,不若前往新會城,擺下一個擂臺,看胡家有人出來,待至百日之后,好得恥笑新會之人。于是吩咐家人看守門戶,帶齊十八般兵器,一路往新會城而來。

因他自小拜雷老虎為師,后又得李小環(huán)教習(xí),學(xué)得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最好一對十余斤板刀,又善使一對如拳大的飛砣,俱有神出鬼沒手段,而且練得渾身如鐵,兩臂有幾百斤之力。生得身材矮小,人人都喚他做鐵臂子,故恃著自己的本領(lǐng),欲與雷家翻雪舊仇。唯是到了新會城無有相識,如何擺得擂臺?因想起父親在日,與一個黃守備極其相得,今想他在新會城做守備,何不投奔他,求他出個長紅標貼,并請他的兵丁把守擂臺,豈不壯助威風(fēng)?想罷,立定主意,一路來至城中,投店安歇。一宵已過,明日即問了店主道路,尋守備衙門而來。取了一個世姓名帖,煩門上人傳了進去。不一時,便傳請進去。于是整衣踏步至花廳上,向黃守備叩拜已畢,起來站立一邊,那守備名叫國安,乃開言問曰:“賢侄不在家中,到此何干?”全忠答曰:“叔父大人有所不知,小侄幼與雷大鵬結(jié)為生死之交,他喪在胡惠乾之手,小侄十分痛恨。時刻不忘,欲設(shè)擂臺與友報仇。”說罷淚如雨下。

黃守備答曰:“小小之事,何須傷感,明日即命他們搭了擂臺,扈從兵勇,任從賢侄所用。”全忠稱謝不已:“若得如此,生者叩恩,死者戴德于地下。”于是黃守備吩咐備美酒與全忠接風(fēng),飲至夜深,各各安寢。至次日,守備即吩咐眾兵役著人高搭擂臺,要在寬闊地方搭起一個三丈高擂臺,臺側(cè)又搭一座壯丁棚,擺齊五色兵器,分外鮮明,選三四十個精壯兵丁把守,十分威勇。臺上橫額寫著“清恨臺”三個大字,兩邊一副五言對云:

試吾新手段,泄我舊冤仇。

臺左掛著一張告示道:

新會營守備黃,為曉諭事,照得李全忠乃義氣深重之人,為雷大鵬之仇未報,故特到此報卻前仇,而雪友恨。有胡惠乾子侄親朋等不妨上臺比武,二家生死不追,并不許帶軍器,拳腳相交,無論諸色人等,皆可上臺比試,為儒釋道三教不敢領(lǐng)。如過百日之外,無得異言,有能為胡惠乾相交好者,不妨上臺。先此言明,拳腳之下,勢不容情,各宜知悉,毋違。特示。

年 月 日實貼擂臺左側(cè)曉諭

是時過往人等,未曾見過打擂臺之事,十分歡悅,攜親帶友到城相看。那些擺賣什物的,猶如出大會一般,十分鬧熱,不提。

再說李全忠擇定八月初十黃道吉日,正好開臺,且此時中秋天氣,又極涼爽,到了此日,全忠打扮得十分威猛,但見頭戴青縐軟包巾,身穿湖縐夾袍,內(nèi)著紅錦小戰(zhàn)裙,內(nèi)戴護心鏡,下著綠綢夾褲,足踏多耳麻鞋,一路乘馬,跟隨守備到擂臺而來。眾兵役早已迎來守備,在廳坐下。移時,守備去了,李全忠來至臺下,將身一縱,早已上臺,看的齊吐舌道:“有如此縱跳之力,怪不得敢開設(shè)擂臺了。”看在臺下將手一招,說道:“小弟是本府人氏,因與雷大鵬有生死之交,后因有胡惠乾比武,被他暗算,傷了性命,至今冤仇未泄。故特到此,倘有胡惠乾親屬并諸色人等,皆可上臺比試,不許暗藏兵器,拳腳對敵,如無能者,不可上臺,恐枉送性命,因拳腳之下,實難容情。諸君請為諒之。”

說罷,脫下縐袍,坐在臺中不言。來看之人如山如海,擁塞不開,看看日已酉刻,無人上臺比試,只得收拾下臺,仍舊往守備衙門而來。國安問曰:“賢侄,今日上臺打了幾個亡命?”全忠曰:“半個俱無,想必多是無能之人,故不敢上臺了。”守備亦是個好勝無用之人,聽了此言,暗自欣喜,稱贊全忠先聲奪人,故聞名俱不敢比較,于是置酒款待。明日全忠辭了守備,又往擂臺而來。揚威耀武,一路搖搖擺擺上了臺上,依前又逞說一番,見無動靜。一連五十余日,皆是如此,來看的人亦各漸少了。

話休煩絮,且說本處縣城外有一個古槐村,村中有一個姓林名發(fā)衍,年方十七歲,生得面如冠玉,唇如涂脂,溫婉如處女一般。椿萱并謝,并無兄弟,靠在舅母家過活。自小從教師學(xué)得渾身技藝,力大無窮。身材雖小,練得如鐵一般,兩眼向日中,練就金睛閃閃,夜來灼灼有光,可能白晝見星,起他一個美名喚金眼彪。與胡惠乾是至交,在先聞得胡惠乾被欺之時,他尚未曾學(xué)足功夫,故未與他出力相幫,再者見胡惠乾得勝,十分歡悅,到如今又見得雷大鵬之友到來報仇慰友。于是別過舅母,一路往新會城而來。在永安客店住下不表。

且說李全忠擺設(shè)至八十多日,未逢敵手。戰(zhàn)了數(shù)日,都是無用之人。那日來至臺上,對眾人曰:“今小弟到此八九十日,尚未見有對手,想必胡惠乾之親友,個個知他前理俱虧,故不敢上臺比試了。”且說林發(fā)衍見是天氣清和,正好比較,乃問了土人,一直至臺下,只見那李全忠坐在臺上,威風(fēng)凜凜,殺氣騰騰,十分驚怕,只見他:

眼露金光驚虎豹,拳如鐵鐳嚇蛟龍。

發(fā)衍慢慢挨至臺邊,四面看過,將手在人肩一拍,早已跳上臺來,把那全忠也驚一跳。見他小小年紀,不是武藝中人,便曰:“爾這小生上來則甚?此處是擂臺比武之地,不可上來,快下去罷!”林發(fā)衍喝曰:“爾等殺不盡狗子,認得老爺么?”全忠曰:“我不認得無名小子,快報上名來!”發(fā)衍曰:“你靜聽站著,吾乃胡惠乾之友,名喚發(fā)衍,你這亡命,可報上狗名來,好待我早早送你歸陰!”全忠曰:“吾乃雷大鵬義弟李全忠,與他雪冤報仇,知命者好早早下臺,不然死在目前。”

發(fā)衍更不答話,揮拳就劈頭打來。這里全忠低頭一閃,亦還拳向正面上打來。你猛如狼,我勇如虎,拳頭好似雨一般,李全忠雙手一展,用一個黑虎偷心之勢,將右手用盡力氣一撥,撥開他的拳,發(fā)衍左手五指如鐵鉤一般,望定全忠的脅下插將過去,全忠急將身一縱躲過,兩個搭上手,揮開四個拳頭,一去一來,一撞一沖,一個為友報仇,一個代友泄恨。兩個都是自小學(xué)習(xí)的功夫,故分外流利。一俊一惡,十分好看,真是殺得天愁地暗,日色無光,沙塵滾滾,初時見他兩個你來我去,我送他迎,后來只看好如一圍黑氣滾來滾去,看的人不住聲贊好,真是:

棋逢敵手分高下,將遇良才各逞能。

看看戰(zhàn)至金烏西墜,明月將升,二人住了手,說道:“今已夜了,明日再比罷!”你道讓他多活一天,我道讓你性命多留一晚,各各回去,用過晚膳就寢,待至天明,早膳后各自裝束停當,再到臺來,暫且不表。

話說本縣城東南有一個長者,姓陳名玉,字奉孝,又名陳孝子。因他事母至孝,故起他一個美名。家私百萬,年約三十來歲,夫人吳氏,尚未有子,極其疏財好事,救困扶危,憐孤恤寡,專做善事。救濟急難之人,但有難解分之事,他一到了,無有不能解者,今聞得城內(nèi)高搭擂臺,為友泄仇,又聞得是雷大鵬之友,再又聞胡惠乾之友又來幫友報怨,于是別了妻室,取路至城內(nèi),尋著擂臺所在。

再說李全忠是日早早到了擂臺,林發(fā)衍亦隨即到了。二人正欲動手,忽聽臺下有人叫聲:“二位壯士少停,小弟有話說。”于是二人住了手,他便慢慢挨上臺來,向二人拱手曰:“今二位俱是為友之事,果然義氣深重了。莫若依小弟愚見,罷息此事為好。”李、林二人開言問曰:“請問長者高姓大名?”陳玉曰:“我姓陳名奉孝。”二人聞了齊聲曰:“原來是陳孝子,失敬了!聞名久矣,今幸相逢,甚慰生平。既長者前來解釋,即便依了。”奉孝大喜曰:“成語有話:解仇忿以重身命,真不謬也!”于是李全忠命人立即拆去擂臺,與程長者一路往守備家而來。對守備說知,各各見禮已畢,守備亦重陳孝子之名,就在衙中排下佳筵,在花廳留長者在此共飲,至夜方散。次日各各辭去,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正是:

一言解釋胸中忿,片語能開半世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