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十三、假戲真做

北洋軍閥史話 作者:丁中江著


  參政院本是代行立法院的機關,同時也是袁的御用工具,袁要改革國體,卻不愿由參政院解決此重大問題,所以全國請愿聯(lián)合會乃要求以組織國民會議為解決國體機構,參政院根據(jù)這項請愿咨請袁發(fā)布命令,定民國4年11月21日舉行國民會議之復選,召集國會,解決國體。然而還怕時間延緩,全國請愿聯(lián)合會再作第三次請愿,以另組機關征求正確民意為辭,參政院乃建議用國民會議的初選人為基礎,選出國民代表大會解決國體問題,于是袁正式公布國民代表大會之告令:

  十月八日告令“參政院代行立法院咨稱:本院前據(jù)各省、各特別行政區(qū)域、內外蒙古、青海、回部、前后藏、滿洲八旗公民王公、暨京外商會、學會、華僑聯(lián)合會等一再請愿改革國體,當經本院開會議決,將請愿書八十三件咨送政府,并建議根本解決之法,或提前召集國民會議,或另籌征求民意妥善辦法,疊準大總統(tǒng)咨復,以國民會議議員復選報竣為期,以征求正確民意為準,以從憲法上解決為范圍。具見大猷制治,精一執(zhí)中。易勝欽佩。而自本院咨送八十三件請愿書以后,復有全國請愿聯(lián)合會代表沈云沛等、全國商民馮麟霈、全國公民代表團阿穆爾靈圭等、中國回教俱進會、回教回族聯(lián)合請愿團、暨回疆八部代表王寬等。哈密吐魯番回部代表馬吉符等、錫林果勒盟代表程承鐸等、云南迤西各土司總代表鄧匯源等、新疆、蒙、回全體王公代表暨寧夏駐防滿蒙代表楊增炳等、北京二十區(qū)市民董文銓等、北京社政進行會惲毓鼎等、南京學界丁偉東等、貴州總商會徐治濤等、籌安會代表楊度等、暨全國商會聯(lián)合會蔚豐厚各處票商等,前后請愿前來,咸以為中國二千余年,以君主制度立國,人民心理,久定一尊。辛亥以后,改用共和,實于國情不適,以致人無固志,國本不安。誠如共和制度,元首以時更替,國家不能保久長之經畫,人民不能定專一之趨向。兼之人希非分,禍機四伏,或數(shù)年一致亂,或數(shù)十年一致亂,撥亂尚且不遑,致治何由可望?……惟有速定君主立憲,以期長治久安……

  全國人民,迫切呼吁,實見君主立憲為救國良圖,必宜從速解決。而國民會議開會遲緩,且屬決定憲法機關,國體未先決定,憲法何自發(fā)生?非迅速特立正大之機關,征求真確之民意,不足以定大計而立國本。再三陳請,眾口一詞。本院初以建議在前,復經大總統(tǒng)咨復辦法已定,不敢輕議變更;而輿論所歸,呼吁相繼,本院尊重民意,重付院議,僉謂茲事重大,自未便拘守常法,以求解決。國家者,國民全體之國家也。民心之向背,為國體取舍之根本,惟民意既求從速決定,自當設法,特別提前開議,以順民意,與本院前此建議,所謂另籌妥善辦法,以昭鄭重者,實屬同符,即與我大總統(tǒng)咨復所謂國家根本大計,不得不格外審慎者,尤相吻合。謹按《約法》第一章第二條,中華民國主權,本之國民全體,則國體之解決,實為最上之主權,即應本之國民之全體。茲議定名為國民代表大會,即以國民會議初選當選人為基礎,選出國民代表,決定國體。似此則凡直省及特別區(qū)域滿洲、回、藏均有代表之人,征求民意之法,普及國民全體,以之決大計而定國本,庶可謂正大機關,而真確之民意,可得而見,較之國民會議為尤進也。茲據(jù)《約法》第三十一條之規(guī)定,于十月六日開會議決《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經三讀通過?,F(xiàn)在全國人民亟望國體解決,有迫不及待之勢,相應抄錄全案,并各請愿書,咨請大總統(tǒng)迅予宣布施行,等因。除將代行立法院議定之《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公布外,特此布告,咸使聞知!此令?!?br/>
  4年雙十節(jié)袁又有尊重民意之申令云:

  “……先后吳呈請改定國體,僉謂共和不宜于中國,無可諱言,惟有俯順輿請,速定君主立憲,以慰薄海人民長治久安之望,各等情。本大總統(tǒng)披覽之余,以為改革國體,事端重大,倘輕率更張,殊非所宜,但《約法》所載中華民國主權,本之國民全體,解決國體,自應聽之國民。昨準代行立法院咨請公布《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業(yè)經頒令公布。本大總統(tǒng)受國民之付托,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民所好惡,良用競競,惟有遵照《約法》,以國民為主體,務得全國多數(shù)正確之民意,以定從違,京外文武官吏,有保全地方治安之責,應各督飭所屬維持秩序,靜候國民之最后解決,其膺選舉監(jiān)督之任者,尤宜遵照法案,慎重將事,用副本大總統(tǒng)遵守《約法》,尊重民心之至意。將此通令知之。此令?!?br/>
  《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公布后,即設立國民會議事務局,局長是顧鰲。這個事務局就是執(zhí)行機構,推動國民代表的產生,和產生投票決定帝制,下面各色各樣的電報可見當時袁黨的運用。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中略)查關于國民會議議員初選機宜,前經本局密電,申明辦法,請轉飭各初選監(jiān)督照辦在案,想各縣初選監(jiān)督,當能體會入微,善為運用。目下情勢,較前尤為緊要,應請貴監(jiān)督迅即密飭所屬各初選監(jiān)督,對于該縣之初選當選人,應負完全責任,盡可于未舉行初選之前,先將有被選咨格之人,詳加考察,揮其性行純和,宗旨一貫,能就范圍者,預擬為初選當選人,再將選舉人設法指揮,妥為支配,果有窒礙難通,亦不妨隱加以無形之強制,庶幾投票結果,均能聽我馳驅。且將來選舉國民代表,及選舉國民會議議員時,自可水到渠成,不煩縷解,此事實為宣布選舉之最要關鍵。務希飛電各初選監(jiān)督,慎密照辦,其無通電地方,應即迅用密飭,加急星夜飛遞,以免貽誤。如實有趕辦不及之處,即將初選酌量延期數(shù)日,亦無不可。倘或敷衍竣事,致令桀黠濫竽,則重咎所歸,實在各該初選監(jiān)督。再,查國民代表選舉,在各省系以各該最高級長官,會同監(jiān)督之,此后凡關于國民代表選舉事宜,如系軍政地域,希即妥密協(xié)商辦理,并飭知各該初選監(jiān)督,一體遵照為要。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印?!?br/>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堂密,查關于選舉機密事件,視為國家機務之一,應行確守秘密,責成專員管理,俾免漏泄等因。業(yè)經呈奉大總統(tǒng)電令遵行。并于八月敬日通電查照在案。數(shù)日以來關于選舉密件,各地方尚無泄漏情形。具見貴監(jiān)督注重選舉之真心?,F(xiàn)在國民代表大會選舉事宜,依照組織法應由本局籌備。各長官監(jiān)督,權責重要,尤異尋常,彼此協(xié)商,日益繁多,不得不格外慎密從事。所有關于協(xié)商機密事件,自應查照前次呈準辦法,特別注意。誠以國民代表大會為決定國體請愿事件而設,欲收內外相維之效,不能不密籌操縱之方。關于京外官署往來協(xié)商之件,實為治亂安危所系,設或稍有泄漏,轉蹈事機不密之嫌。而事關國本,密件若傳于道路,尤恐貽政治歷史之污。此節(jié)對內對外,動關國家威信。貴監(jiān)督謀國素忠,務望特派親信人員,嚴密保管。關于國民代表投票密件,其有應飭各具知事及其官署密行之件,仍望隨時聲明機密,俾免貽誤,而維國本。是所切禱。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真。印?!?br/>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堂密,自《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公布以后,敝局依法籌備,近數(shù)日來,通致諸公,明密電報,已不下十有余起。關于解釋條文者用明,關于運用方法者用密,均就愚慮所及,陸續(xù)瀆陳。計邀大鑒。竊思此次國體問題,關系于國家前途者至鉅。諸公鼎力提倡,遂能全國景從,如水赴壑。默察現(xiàn)在趨勢,已有沛然莫御之機。惟其猝能致此之由,實賴諸公提挈之力。惟《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之規(guī)定執(zhí)行,責任付托于監(jiān)督者甚專。而敝局籌備之司,不過所以求統(tǒng)一。蓋立法者明知諸公忠誠受國,必能貫徹始終,鞏固國基。際茲籌備進行期中,不啻在最后五分鐘內。鰲以輕材,勉附驥尾,所有迭電一切敷陳,純出于內外相維之義。綜其希望,約有四端:(一)國體改革,系國家萬年永計,諸公封圻任重,登高一呼,必能于法律范圍,運用靈活。果于形式上辦到絲毫無憾,自足奠久安之基。(二)國民代表大會之組織,既系依政治法律常軌,以解決國體問題,凡關于法律上之形式,除確有十分障礙者外,投票程序,務必表示鄭重。

  庶對內可以為彈壓反側之資,對外可以杜干涉責言之漸。(三)法律形式上應從同,故敝局迭將法律條文,詳為解釋,以期全國辦理一致,俾符代表投票制度之精神,特開征誅揖讓以外之創(chuàng)局。(四)吾國地廣民稠,情形不能一律,故于事實內容,聽由諸公自行運用。以免拘牽文義之嫌,而收推行盡利之效。凡此種種下懷,均系籌備期內之希望。諸公藎籌遠慮,必能諒此愚忱。鰲于迭電奉商事實,計已隨時安籌,確有把握,尚望好音時賜,俾得著手進行,臨電神馳。無任盼禱。顧鰲叩。刪。印?!?br/>
  “各省將軍巡按使覽本月二十一日奉大總統(tǒng)諭。政事堂交片,第一百五十三號內開,交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本日國務卿面奉大總統(tǒng)諭,參政院代行立法院議決:關于決定國體投票標題咨行前來,著交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按照院咨,擬定施行辦法后即將決定國體投票。參政院代行立法院原咨內稱:查《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一條載,關于全國國民之國體請愿事件,以國民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全體之公意決定之。第十三條載國民代表決定本法第一條事件,以記名投票方法行之。第十四條載決定國體投票之標題,由代行立法院議決咨行政府。本院于本月十九日開會討論,僉以全國國民前后請愿,系請速定君主立憲。國民代表大會投票,應即以君主立憲為標題。票面應印刷君主立憲四字。投票者如贊成君主立憲,即寫贊成二字。如反對君主立憲,即寫反對二字。至票紙格式,應由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擬定,轉知各監(jiān)督辦理。當經本院依法議決,相應咨請大總統(tǒng)查照施行等因。奉交到局。除咨行外,合亟遵照電行各監(jiān)督查照。先期敬謹將君主立憲四字標題印刷于投票紙,鈐蓋監(jiān)督印信。并于決定國體投票日期指示國民代表一體遵行。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漾。印?!?br/>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華密。決定國體投票標題,業(yè)已另電依法轉知。至決定國體投票紙格式,曾經本局擬具式樣,呈奉批準,通行在案。此次參政院代行立法院議決以君主立憲為標題,應即于投票紙決定國體字樣之下長方欄內,印刷君主立憲四字。并于君主立憲字樣欄下,加印直行、圓形兩圈,各國民代表依法所寫之贊成與否字樣,即于此圓形圈內,各寫一字,以免形式參差。此項投票紙,既系用以依法決定國體,關系甚鉅,擬請通用玉版宣紙,加工印刷,其中印刷之文字圈線,一律改用朱色,以昭典重。并請各監(jiān)督先期制備,居期發(fā)給,特此電達,希即查照!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漾電?!?br/>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堂密。決定國體投票之日,應先將大總統(tǒng)本月八日關于公布《國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告令印刷多張,散給各國民代表,并于各代表齊集投票場所時,由監(jiān)督先行宣讀告令。誠以此項告令。系布告代行立法院原咨,為此次決定國體請愿特采代表投票制度立法精神之所在,應先宣讀,可以表示國家立法機關,共謀久安長治之公心。宣讀畢后,再行發(fā)給投票紙,依法投票于匭。當日開票,即行依法報院,仍希隨時報局,以便匯報。惟參政院議決標題原咨,其決定方法形式上分為贊成反對兩種,相提并舉,自是立法者注重民意之公心。而此事關系國家根本大計,除標題應依院咨宣示外,擬請各監(jiān)督發(fā)給投票紙后,特別聲明,如果贊成君主立憲者,即依法于投票紙上親寫贊成者姓名,并親寫贊成字,俾符征求正確民意之本旨。以上各節(jié),均關重要,特電奉達,希即查照。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敬。印?!?br/>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堂密。頃據(jù)外交部員聲稱,此次國民代表大會選舉投票各事宜,在京駐使及旅居外人,異常注意。前日大宛兩縣,初選投票,外國人前往參觀者不少,以該兩縣選舉人數(shù)之寥寥及辦理不完備,因之外報頗致不滿之詞。恐于將來對內對外,或生窒礙。并據(jù)稱某公使亦曾以各省于選舉情勢該特別注重為言。該部員奉諭告由本局轉知各監(jiān)督,依法慎重辦理,免貽口實等語。竊此次國民代表大會之設,對外之意實較之對內為重,本局曾經迭電,特別聲明?,F(xiàn)在既有此項事實發(fā)生,諸公任重強折,與國家休戚利害關系迥異泛常,于執(zhí)行監(jiān)督職權時,萬祈特加注意。凡法律上應經之程序,應備之條件,但系于事實無甚妨害者,不妨應有盡有,務表示我國此次決定國體,實為異常慎重,實于國家前途關系匪輕。茲酌擬表示鄭重之法三端:(一)國民代表之選舉人,無論系初選當選人,及有復選被選資格者,均于調查完備時,分別造冊報局。如為時甚迫,先就有復選被選資格一項,撮要電報。仍于期后翌日補行冊報。(二)當選人表須先將姓名電報,一面仍冊報。(三)籌辦選舉如何慎重情形,于投票期前,詳細電報。本局于接到各監(jiān)督電報,即擇其可以宣示者,逐日送登《政府公報》,俾資各省辦理。此事均極嚴重,且極文明,是為至要。本日明發(fā)另電,蓋即為此而設。并希查照!本局非不知諸公各有頌畫藎籌,何敢一再喋喋,惟既準外交部員正式轉告前來,誼應掬誠奉達,統(tǒng)乞亮察!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敬。印。”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華密。國體投票解決后,應用之國民推戴書文內,有必須照敘字樣,曰國民代表,謹以國民公意,恭藏今大總統(tǒng)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并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極,傳之萬世。此四十五字,萬勿絲毫更改為要。再,此種推戴書在國體未解決之前,希萬分秘密,并盼先復;至奏折一切格式,均照舊例,惟跪奏改為謹奏,其他儀式俟擬定再行通知。啟鈐、自齊、士詒、鎮(zhèn)芳、忠樞、在禮、乃寬、士鈺、震春、炳湘。漾。印?!?br/>
  “各省將軍巡按使鑒:華密。此次以投票制度決定國體請愿事件,樹國家億萬年久安長治之基,關系極為重要。其決定國體投票日期,尤為將來歷史上特別之紀念。應請貴監(jiān)督于投票日將投票情形及開票情形,飭擇精于照相技術之人,分別攝影以留紀念,能適用十二寸影片更為周宜。并希將此項影片,各封寄二份到局,俾匯齊后,作為編輯資料。辦理國民會議事務局。沁。印?!?br/>
  前面的許多函電,顯示帝制活動完全是袁黨發(fā)縱指使的。早在籌安會以前,袁的干兒子段芝貴已經組織了一個策動帝制的秘密團體,電商各省組織請愿團,且先擬好了請愿書,要求各省將軍,巡按使列名,同時羅致地方紳商名流加入,每省以發(fā)出一個請愿書為限?;I安會成立后,孫毓筠等認為段的這個辦法太過于草率,因此向各省建議另組“征求民意”的團體,由各省軍民長官在各縣紳士中每縣指定一人,但在形式上仍用各縣推舉字樣,定期召集“臨時公民大會”。后來這個建議也沒有采用,而決定了用“國民代表大會”為表決國體問題的臨時機構,關于各省包辦選舉和表決形式、發(fā)出推戴書以及委托參政院為國民代表大會的總代表,都是由內務總長朱啟鈐和國民會議事務局所主持和決定,前面許多秘密文電即對看出,他們雖然命令各省當局把這些文電銷毀,以免在“開國史”上留下污點,可是后來獨立的各省卻把這些原件制版在報上發(fā)表。

  北洋軍和北洋附屬軍本來是未曾參與帝制運動的,可是帝制醞釀時,各省將軍卻“義”不后人,分別勸進,勸進最早的,是湖南將軍湯薌銘。8月25日他給袁的電報說:“伏望我大總統(tǒng)俯從民意,速下一尊,申數(shù)千年天澤定分之大義,慰億萬蒼生一心一德之歸誠。”還有第七師師長張敬堯,當梁士詒組織全國請愿聯(lián)合會,在同興館大宴是人士的時候,張手里拿著一根長旱煙管,一邊吸煙一面說:“大總統(tǒng)高升皇帝,只要下一道上諭,誰敢造反就砍下誰的腦袋來!干嗎來鬧這些討論、請愿的把戲!”其實他的這些話倒是真話,可是袁聽了自然很不高興,大發(fā)脾氣地說:“這老粗簡直是胡說八道,他懂得個屁,我要重重的辦他一辦,借此警戒一下那些干涉政治的軍人?!睆埦磮虿⒉豢謶衷瑫娃k他,因為當民國3年12月白朗軍被剿平后,張敬堯曾向趙倜函索“討狼”賞金10萬元,并且威脅說如果不予撥給,他的部隊就要嘩變,趙倜把張的原函密呈袁,袁批了查辦兩個字就無下文了。

  對帝制出力最多的是段芝貴,段是袁的干兒子,9月間他領銜14省將軍密函呈袁請速正大位,列名的有廣東龍濟光、湖北王占元、陜西陸建章、河南趙倜、山西閻錫山、云南唐繼堯、浙江朱瑞、湖南湯薌銘、江西李純、安徽倪嗣沖、山東靳云鵬、四川陳宦、吉林孟恩遠、黑龍江朱慶瀾。附帶列名的是:甘肅巡按使張廣建、察哈爾都統(tǒng)何宗蓮、綏遠都統(tǒng)潘榘楹、貴州護軍使劉顯世、福建護軍使李厚基。在這張勸進的名單上少了兩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一個是袁的嫡系大將馮國璋,一個是辮子軍統(tǒng)帥張勛。

  張勛是著名的復辟將軍,可是他所年擁戴的皇帝不是袁世凱而是退位的宣統(tǒng),袁在帝制運動前,曾派阮忠樞到徐州進行聯(lián)絡,張對阮說:“大總統(tǒng)是我的知己恩師,我怎會對大總統(tǒng)有二心?”于是他發(fā)出一個通電以明心跡,電云:“仆隨侍我大總統(tǒng)廿年,迭受恩培,久同甘苦,分雖仆屬,誼等家人。自古謂人生得一知己可以無憾,仆歷溯生平,惟我大總統(tǒng)知我最深、遇我最厚,信我亦最篤。仆亦一心歸爺,委命輸誠?!钡搅说壑苹顒庸_后,他又通電說:“中國數(shù)千年歷史,向無民主、共和字樣。辛亥革命驟改共和,勛期期以為不可。惟仰體我大總統(tǒng)因時制宜、息事寧人之至意,亦不得不勉為贊同?!笨墒堑壑苹顒右雅R事實時,張卻給袁一個電報這么說:

  “大總統(tǒng)將為應天順人之舉,勛受數(shù)十年知遇之恩,自當效命馳驅。惟處置清室,應預為籌議。昔丹朱謂之虞賓,商均仍奉舜社,皆服其服,如其禮樂,客見天子,以示不臣。我大總統(tǒng)舜禹同符,先后一揆,此后宣統(tǒng)帝及諸太妃如何保全,宗廟如何遷讓,陵寢如何守護,皇室財產及經費如何規(guī)定,我大總統(tǒng)霄慮所及,無待勛之嘵嘵,特優(yōu)待條件載在《約法》……懇將勛所陳提交參政院議決,宣示海內外,使天下萬世曉然于大總統(tǒng)之對清室,無異于舜禹之對唐虞。想參政諸老多先朝舊臣,當能仰體大總統(tǒng)圣德之高深,別無異議,則有清列后在天之靈爽,與隆裕遜位之初心,實憑鑒之。”

  袁看了這個電報,讓政事堂回了他一個電報,極力稱贊他“見識遠大”,并保證優(yōu)待清室的條件決不變更。

  袁在東南有一愛將,他本不是北洋嫡系,可是卻因坐鎮(zhèn)上海,為袁鷹犬,所以成為袁的“東南柱石”,和陳宦之為“西南柱石”同等重要,這人就是上海鎮(zhèn)守使兼上海制造局督辦鄭汝成,是革命黨的眼中釘,4年8月18日鄭曾被刺未中,11月10日鄭汝成赴禮查飯店日領事館茶話會賀昭和天皇加冕,在白渡橋遇刺,被打得滿身都是窟窿而死。袁聞鄭遇刺,大為震動,照上將陣亡例議恤,給治喪費二萬,撥小站營田三千畝給鄭家屬,并在上海和鄭的原籍建立專祠。袁的祭文中有:“功臣化碧,圖弓矢而痛心?!瓲栢嵢瓿刹抛R曠卓,品學優(yōu)良。……”楊度有挽聯(lián)是:“男兒報國爭先死。圣主開基第一功!”后來帝制失敗,有人改這挽聯(lián)以諷刺楊;“男兒誤國爭先竄,圣主坍臺第一功!”

  鄭汝成被刺竟牽連了馮國璋,日本報紙傳說馮和革命黨人暗通聲氣,原來馮自前次偕梁啟超到北京謁袁后,袁對馮談了一大套不會做皇帝的話,等到馮回到南京后,籌安會和其他帝制把戲一幕一幕地登場,馮大為不滿,認為袁不該玩弄他,不該欺騙他,所以時發(fā)牢騷。袁、馮分家的謠言便甚囂塵上,迄日本報紙大加渲染后,馮遂不得不發(fā)表一個通電以辟謠:

  “國璋自光緒丙午年以一侯選知縣投效新建陸軍,我大總統(tǒng)一見,謬加賞識,即奉派為全軍督操營務處,由于追隨歷廿載。推心置腹,肝膽共見。前清之季,洊擢至副督統(tǒng)。嗣是總師干,建節(jié)榮膺爵賞,無一非出自我大總統(tǒng)之提攜、訓誨……分雖僚屬,誼猶家人,飲水知源,戴山知覺。此以私情言之,國璋之對于我大總統(tǒng),受恩深重,而實為當世所共見者也。至于中國近歲以來,內亂外憂紛乘環(huán)逼,當此存亡絕續(xù)之交,欲有扶危定傾之才,舍我大總統(tǒng)其誰與歸!柄璋非但默識于心,即平日與友人談,為部下誥誡,亦莫不謂……當今之世,惟我大總統(tǒng)為中國一人。此以公誼言之,國璋之對于我大總統(tǒng),為心悅誠服而堪為舉世共信者。夫以心悅誠服受恩深重之人,而至謂其忽萌異志,甚至謂其甘心附亂,抑何太悖于情理而大拂乎人心乎!以后遇有此等謬說,不屑一一置辯,聞者視為夢囈可也?!?br/>
  不過辯誣有時越辯越壞,有時且弄假成真,有時竟化小為大,馮的辯誣便是這一類;袁本來就不放心他,又有這次真假參半的謠言,乃于12月18日調馮為參謀總長,擬以倪嗣沖或張勛繼任蘇督,馮豈不知這是調虎離山之計?他的老朋友——段祺瑞在京受了變相的軟禁就是他的前車之鑒。他老早與段有“亦趨”之約,那時段稱病請假,馮亦稱病請假,段一再續(xù)假,馮亦一再續(xù)。此病人人有(帝制派當然除外),梁啟超也病了,蔡鍔也病了,徐世昌也病了(參政院院長一席汪大燮代理),此病無以名之,名之曰:“傳染性的政治病”。

  帝制運動如火如荼之際,遭遇到一個現(xiàn)實問題,便是何處籌款用為帝制活動。當時財政萬分困難,主要收支都受制于外國銀行,自然不能從國家經費上挪用。正在巧婦難為無米炊時,有人向袁克定獻議,動鴉片煙腦筋,這時正是江蘇、江西、廣東三省私煙猖撅,內務總長朱啟鈐和稅務處督辦梁士詒報請袁遴派專人馳赴蘇、贛、粵三省辦理查禁事宜,袁乃派袁克定推薦的蔡乃煌為三省禁煙特派員。蔡出任這個職務是有暗盤的,他向袁克定保證籌款300萬為帝制運動費,這個暗盤經由財政總長周學熙擔保,所以才有這道人事命令。

  原來民國成立后,各省禁煙已有成績,民國2年印度煙土停止運入中國的,已有十余省,根據(jù)光緒卅三年中英互訂禁煙條約規(guī)定,自民國3年起,印度不賣有印花之印煙于中國,所以民國3年能運進口的鴉片煙只有舊存于香港和上海關棧的14248箱半,民國3年共銷去了6650箱,民國4年1月至4月銷去了1658箱,最后僅存了6000箱,煙商認為中國禁煙成功,販賣煙土的生意不久即當銷滅,因此搶著要把存土售罄,所以煙商遂和蔡乃煌私議,除了照原約納稅外,每箱另外報效4500元,以6000箱計,合共可得2700余萬元,蔡即以此款獻給帝制運動作經費,于是皆大歡喜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