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告訴你未被糟蹋的孔子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是最簡單"嗎(3)

解“毒”于丹 作者:徐晉如、楊昊鷗主編


  孔子在《論語》中所提倡的這種合乎周禮的孝道,這種人倫觀,以及他對于孝道的言談是溫情脈脈的,感人而且合乎人道主義,讓人容易接受。

  以上足以證明《論語》所具備的內(nèi)涵被歷代的讀書人所看重,對平民百姓也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即使是那些沒有讀過《論語》的人們,在他們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中都可以看出,他們骨髓里、血液里滲透著《論語》里所提倡奉行的種種道德要求。

  然而,《論語》是否如于丹教授所說的那樣,“永遠是簡單的”,難道是歷代讀書人的智力全都比不上于丹教授?難道這個傳道者——于丹教授的智力真的如她那令人驚嘆的“口才”一樣遠超于一般讀者?難道《論語》告訴我們的真的是“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有關“論語”二字的第三種解釋是超越“倫理”之上的另外一種解釋:20世紀文史學家柳向春認為,《論語》的“論”字即是“闡述大道之義”。

  柳先生引用段玉裁所說:“凡言語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彼^的循理、得宜也是指能遵循天道、合乎倫理規(guī)則而言。之所以定名為《論語》,是因為它的內(nèi)容是“對闡述大道、詮釋人類行為規(guī)則的論述的記載”。如果按照上面的說法,《論語》的內(nèi)容是詮釋人類行為規(guī)則的論述,儒家也甚至可以說是一門宗教——儒教。

  我們在許多特定的歷史時期,可以看到儒者們對待《論語》的態(tài)度,也就如同其他宗教的教徒們對其圣書一樣膜拜、敬畏、尊崇。解釋到這種地步,我們應該可以明白了,《論語》到底是怎么樣的一本書,是不是“永遠是簡單的”。它宣揚的是否為于丹教授所誤讀的快樂哲學?

  “論語”二字的第四種解釋來自于大約生活于元代的何異孫,在他的《十一經(jīng)問對》中,我們可讀到:“《論語》有弟子記夫子之言者,有夫子答弟子問,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時人相言者,有臣對君問者,有師弟子對大夫之問者,皆所以討論文義,故謂之《論語》。”這里的說法,是指《論語》的內(nèi)容是討論文義。這種說法,雖然存在已經(jīng)很久,然而,卻是少有人承認。在此,我們僅作保留。

  事實上,如果我們總體上來看,《論語》這一部書雖然并非是嚴格的著作,但它記錄的是孔子的言談,非常生動地給后世的中國人留下了一個鮮明的崇高形象,還包括了孔子的教育、行為、思考等方面。

  孔子提倡的教育方式是因才施教、循循善誘。從書中也可看出孔子對仁人君子的要求,如“仁”、“禮”、“樂”、“詩”。這個獨特的教育者形象,有自己堅持的原則,有以天命為己任的高尚人格。

  附:歷代注疏《論語》的本子不少,比較好的注本有:

 ?。豹比龂鴷r期魏國的玄學家何晏著的《論語集解》,是目前最古老的《論語》注本,它全帙 并存,是“十三經(jīng)”中的第一個集注本。

 ?。勃蹦铣瘯r期的梁皇侃著的《論語集解義疏》,皇侃以何晏一家之說的集解為主,對《論語》一書作了詳盡的疏解,撰成《論語集解義疏》十卷。該書的特點主要是以老、莊來疏解《論語》。

 ?。唱陛^后的時代,對《論語》的注疏就眾多了。值得參考的有宋代邢邴《論語注疏經(jīng)解》、宋代朱熹《論語集解》、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

 ?。椽贝送猓F(xiàn)代學者楊伯峻撰有《論語譯注》,最適合初學入門者,當然,也不失為研究者較好的參考資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