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海德公園內(nèi)的湖邊,天鵝儼然成為忙碌的主人。岸上總有人沿著湖跑步、遛狗、騎馬或滑旱冰。漫步湖邊,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野鴨或天鵝媽媽,帶著幾只新出生的小家伙在河里悠閑地游著。不經(jīng)意間,生命已經(jīng)在春光中誕生。傍晚,散步在泰晤士河南岸,眺望倫敦金融城,別有一番韻味,尤其是那晚霞初現(xiàn)、華燈初上之時。
這日下午,與朋友一起坐在位于倫敦金融城內(nèi)的維多利亞式別墅后花園里,這里種滿了熏衣草和玫瑰。在樹蔭與花影下,我和朋友泡一壺綠茶,任裊裊水霧將思緒飄散,再擺上幾盤瓜果和小食,興之所至,無所不談。和朋友談起,不久,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倫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騰飛》這本書就要和讀者見面了,朋友紛紛表示祝賀。
歷經(jīng)兩年寫作和編輯過程,其中有苦有甜。在英國多年,在日常工作之余,筆下耕耘,頗有心得,除了替《金融時報》(英國)、《投資與合作》、《中國風險投資》(香港)、《每日經(jīng)濟新聞》、"新浪財經(jīng)"、《中國企業(yè)家》、《創(chuàng)業(yè)周刊》、《國際金融》等撰寫專欄和文章外,還于2005年9月在英國和美國出版了全球發(fā)行的關于介紹中國風險投資和非公開權益資本發(fā)展的英文著作Investing in China, the Emerging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Investing in China, the Emerging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這本書是第一本由中國人獨立完成的在海外出版的英文經(jīng)濟類著作,并受到了西方投資人士(包括華人企業(yè)家)的廣泛關注。該書為西方國家許多不了解中國風險投資和非公開權益資本發(fā)展情況的投資者和相關金融機構提供了一扇窗口,為中國進一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承蒙中國、歐洲、北美、東南亞、中東許多媒體的厚愛,在出版該書之際,冠上"全球最年輕的華人經(jīng)濟作家,最令人期待的投資領域?qū)V?quot;的頭銜,實在慚愧。
在業(yè)余時間,我先后接受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道瓊斯新聞社、《金融時報》(英國)、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亞洲時報》、香港無線電視臺TVBS(歐洲)、中國新聞社、香港中國通訊社、《大公報》、《文匯報》、《國際日報》(北美)、《星暹日報》(東南亞)、《新中原報》(東南亞)、《新民商報》(中東)、《神州學人》、《投資與合作》、《投資有道》(香港)、《每日經(jīng)濟新聞》、《上海證券報》、《新京報》、《第一財經(jīng)時報》、《競報》等媒體的采訪,同時,接受了北京、廣東、遼寧、福建、江蘇等地的高校和相關部門的專題演講邀請,為普及風險投資、非公開權益資本和國際金融等做出自己的一點努力。
倫敦金融城是舉世矚目的全球金融中心。然而,中國人對此還比較陌生。我非常高興可以從自己的角度,敘述分析自己對倫敦金融城的感悟。
在工作之余,我也熱心公益事業(yè)和社團工作,為人為己都是一種體驗。雖然精力錢物均有限,但盡力而為也不違初衷。
2005年,我受邀成為"首屆全英創(chuàng)業(yè)大賽"唯一華人評委。大賽評委由六位商界和學術界知名人士擔當,其中包括劍橋大學教授艾倫·巴銳爾(Alan Barrell)、英國科技企業(yè)中心首席運營官兼劍橋大學制造業(yè)領袖課程導師羅賓o丹尼爾(Robin Daniels)、諾定漢大學商學院院長馬丁·炳克斯(Martin Binks),和這些大師在一起對參賽作品進行評點篩選之余,也學到了許多。
"學會做人"一貫是我的處世原則。在英國,我認識了許多僑領,包括葉煥榮先生(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進入英國富豪榜的華人)和于興國先生等。他們的為人處世心得使我終生受益。人生天地間白駒之過隙,忽然而以。我的快樂來自內(nèi)心的充實,不斷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拼搏是我的追求。
李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