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位出局Ⅱ 透資 第三部分(3)

高位出局:透資 作者:丁力 著


  上夜班的工人以前都是在礦上食堂吃夜餐,但是稀土礦北方人多,所以萬冬梅的面食攤生意比她預(yù)想的要好。生意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萬冬梅大氣的性格。她不象南方女人那樣斤斤計(jì)較,說話中聽,而且能夠開得起玩笑。礦上工人干的是力氣活,而且危險,從井下上來了,都希望放松一下,即使身體不能放松,也要圖個嘴巴放松,所以開幾句粗玩笑是不可避免的。萬冬梅不小氣,粗話細(xì)話都能聽,所以工人寧可多花幾毛錢,也愿意到她的面食攤子上落個心情愉快,因此,萬冬梅的生意就愈發(fā)的好。

  魏長青最先感覺到變化的是家里的伙食比以前好多了,然后就是萬冬梅率先買回來電視機(jī)。那時候電視機(jī)還是稀罕物,研究所劉工家里倒是有,還是日本貨,但也不是憑工資買的,而是劉工出國期間天天吃方便面省下來的,現(xiàn)在魏長青和萬冬梅既沒有出國也沒有天天吃方便面,居然也看上了電視機(jī),自然有一種翻身做主人的舒暢。一到晚上,他們家就成了電影院,一屋子的人圍在他家看電視。遇上好節(jié)目,魏長青干脆把電視搬到門口,大家看。這時候,萬冬梅的面食攤已經(jīng)從夜班發(fā)展到“三班倒”,魏長青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也自動加入到里面去了,竟然不知不覺地成了萬冬梅的“幫工”。

  這個“幫工”當(dāng)?shù)弥?。事?shí)上,到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中期,萬冬梅和魏長青已經(jīng)成為岳洲稀土礦上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這時候的萬冬梅和魏長青與周圍人的差距已經(jīng)不僅僅是家用電器了。

  1985年春節(jié),已經(jīng)富起來的萬冬梅和魏長青帶著寶貝兒子一起到廣州深圳珠海自費(fèi)旅游。在深圳東門,吃著一塊五一碗的餛飩,萬冬梅問魏長青:“你覺得他這個餛飩跟我賣的那個比怎么樣?”

  “差遠(yuǎn)了?!蔽洪L青說。

  魏長青不是夸萬冬梅,老夫老妻之間也用不著夸了。萬冬梅是地道的北方人,做面食不用學(xué),可以單手搟餃子皮,做的餛飩確實(shí)比他們在深圳東門面食館吃的餛飩味道好多了。

  “你知道他這里多少錢一碗?”萬冬梅又問。

  “一塊五?!?/p>

  “我們那賣多少錢一碗?”

  “五毛。”

  “走!”萬冬梅說。

  “去哪?”魏長青問。

  “走!”萬冬梅還是一個字。

  自從他們家由于萬冬梅的面食攤到面食店而走上富裕道路之后,萬冬梅已經(jīng)找回了自信,她在魏長青面前說話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唯唯諾諾了。

  此消彼長,魏長青倒也很快適應(yīng)了萬冬梅現(xiàn)在鏗鏘有力的語言。于是趕緊把剩下的幾個餛飩囫圇掉,牽著兒子跟在她后面走。

  萬冬梅一直將他們引到菜市場,仔細(xì)地詢問了面粉蔬菜和新鮮豬肉的價錢,然后問魏長青:“看見沒有?”

  “看見什么?”魏長青問。

  萬冬梅一板一眼地說:“深圳這些東西的價錢跟岳洲差不了多少,但是做出的餛飩卻要買岳洲三倍的價錢,而且買的人這么多,這樣的生意哪里找?”

  “你什么意思?”魏長青問。問得有點(diǎn)膽怯。

  “什么意思還不是明擺著的嗎?”萬冬梅說,“我們應(yīng)該到深圳來開面食店?!?/p>

  “到深圳來?”

  “對,到深圳來?!?/p>

  “那我們怎么辦?”

  魏長青的“我們”當(dāng)然還包括兒子魏軍。

  “你跟我一起來,”萬冬梅說,“魏軍先放在他奶奶家一段時間,等上學(xué)了再接過來。”

  “那礦上怎么辦?”魏長青問。

  “能停薪留職更好,不能就拉倒?!比f冬梅說。

  魏長青雖然舍不得礦上那份職業(yè),但是他更舍不得萬冬梅。他發(fā)現(xiàn)自從萬冬梅賺到錢之后,人不但沒有被累垮,反而比以前更加精神了,而且一精神就抖擻,一抖擻就更加漂亮了。所以,當(dāng)萬冬梅向他保證在深圳開面食店一個月的收入肯定比礦上一年的工資還多的時候,魏長青自己也下定了決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