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不可能原地不動,喬伊斯就是不斷地跳出自己的安逸圈子。她的職業(yè)生涯先是做公司雜差,后來又到了非營利機構,她經(jīng)營過女性用品,后來做了少女公司的總裁。
我在雅芳公司干了五年,這是我在市場上闖蕩的第一份工作。我干得不錯,在跳槽到另一家化妝品公司做市場部經(jīng)理之前,我在雅芳職位升得很快。其實我對自己在零售業(yè)方面做市場并沒有太大的把握。后來我去的這家公司不像雅芳那樣,在公共關系方面有那么大的名聲。
盡管如此,我知道如果現(xiàn)在不尋找一個艱難的環(huán)境鍛造自己的話,這輩子就不可能再有機會在零售市場冒這樣的風險了。我拿定主意去做這件事,就是要推動自己朝著這個方向去發(fā)展。
兩年后,我又回到雅芳,那時公司的市場和組織結構正在調整。他們需要我的幫助,我本人也有被提升為公司領導的可能。之所以回來,是覺得自己在外面學到了不少東西,能夠把市場做好。另一個方面也是因為雅芳經(jīng)過了十三年的歷程,有一只優(yōu)秀的團隊,領導著全球市場。但一開始我的職位倒像個辦公室文員(沒有太多自我奮斗的機會),我知道自己需要的不是這些,我需要刺激,需要推動力。
下一個風險就是我再次決定離開雅芳。我有我自己的見地,當時我說:"我要尋找新的挑戰(zhàn)!"辭職后,我沒了工作,大家感到震驚,沒有人想到我會這么做。這個時機不錯,我接到了許多單位要求聘請我的電話--電信業(yè)、零售業(yè)等等。
其中一個電話是一個投資集團打來的,這個集團正打算購買佐治亞洲的一個小公司,計劃要對那個小公司的管理層重新調整,讓我去那里做全球市場銷售副總裁,而且答應短期內(nèi)就任命我為總裁。所以六個月后,我去了這個單位,搬出了紐約來到了佐治亞的薩凡納負責銷售。這是個做美容產(chǎn)品的公司,大約過了10個月,我成了公司總裁。我們在美國和約翰內(nèi)斯堡做市場推廣,應對了一系列挑戰(zhàn),逐步地學會了直接和華爾街打交道。大約四年后,我又離開了這家公司。
在尋找新的機會的過程中,我對一些營利和非營利機構作了一番調研,發(fā)現(xiàn)自己更適合在非營利機構做事。當我正準備到另外一公司就任時,少女公司的機會來了。這工作太適合我了,從事女孩子的教育工作,這一直是我所期盼的。最后又做了一番摸底工作,我決定冒這次更大的風險。這也使我的職業(yè)從營利轉向了非營利機構。到現(xiàn)在我已在這兒干了五年了,回想起來,這真是一段神奇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