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節(jié):溝通就是力量

35歲前要培養(yǎng)的66種明智思維 作者:文泉杰 著


010 沉默不是金,溝通就是力量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溝里,住著一對老夫妻。
  妻子18歲時從外村嫁到丈夫家,兩口子相濡以沫,平靜地生活。妻子一直遵守著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好吃的好穿的都讓給丈夫。
  農(nóng)家人做飯用的是大柴灶,燒出的米飯貼著鍋邊的一圈很硬,叫“飯焦”,中心部分很軟,叫“軟飯”。妻子自從嫁給丈夫的第一天起,總是把第一碗“軟飯”盛給丈夫,而自己卻吃硬硬的“飯焦”。這個習(xí)慣一天也沒有改變過。歲月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過去了,孩子們也長大了,紛紛離開家到外面更廣闊的天地去謀生,而當(dāng)初年輕的小夫妻,這時也已成為白發(fā)蒼蒼的老人。
  有一天,妻子又拿碗給丈夫盛“軟飯”,突然一個念頭在妻子的腦海中閃現(xiàn):“憑什么這么多年我要吃‘飯焦’而他要吃 ‘軟飯’?自從我嫁給他到現(xiàn)在,我根本就不知道‘軟飯’到底是什么滋味!想必一定比‘飯焦’ 好吃吧,今天我非要親口嘗嘗不可!”于是,妻子把“軟飯”放在自己面前,而給丈夫盛了一碗“飯焦”。
  丈夫看著這碗焦飯直發(fā)愣,妻子不無怨憤地對丈夫說:“這么多年來我總是把好吃的、嫩嫩的 ‘軟飯’給你吃,而你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感謝的話,憑什么我總是吃 ‘飯焦’,今天我也要嘗嘗‘軟飯’!”
  可是,她沒有想到,丈夫聽了這話突然老淚縱橫:“孩兒他娘,我們下力氣做農(nóng)活的人從小就愛吃這口‘飯焦’,可是自從你嫁給我之后,每次都給我盛‘軟飯’,我還以為你也愛吃‘飯焦’呢,所以這么多年一直忍著沒有告訴你。今天,你終于給我盛了一碗‘飯焦’,真是別提多高興了,沒想到……”
  妻子聽完丈夫的話也愣住了,原來自己多年的良苦用心都白費了。
  這對老夫妻就是由于缺乏溝通才導(dǎo)致這樣的結(jié)果,妻子以為丈夫喜歡吃“軟飯”,而實際上丈夫喜歡吃“飯焦”。其實很多事情我們并不知道實情,而我們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疏于溝通,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結(jié)果往往吃力不討好,有時候還會引發(fā)矛盾和沖突。
  沉默并不是金,沉默無法解決問題。沉默!沉默!沉默!每一個習(xí)慣沉默的人在遇到表達自己的機會時都會不情愿地保持沉默??墒撬男睦飬s一直在說:說話!說話!說話!然而最后還是開不了口,因為沉默是金。
  當(dāng)沉默這種品質(zhì)被廣泛弘揚的時候,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收斂了說話的欲望,東西可以亂吃,話絕對不能亂說,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只好保持沉默??墒浅聊]有給我們帶來方便,我們的人生道路并沒有因為沉默而變成坦途,相反還失去了鮮花和掌聲。表達是上帝賦予每個人的權(quán)利,上帝給我們一張嘴不僅僅是用來吃飯的,說話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我們常常會說:“這個人不可理喻”,其實不是這個人不可理喻,而是我們做得不夠,我們沒有耐心,沒有誠心去理解他的行為,他的想法。我們只是以自己的主觀判斷來下結(jié)論,結(jié)果當(dāng)然是錯誤的。
  前一陣子有一個詞語非常流行,那就是“代溝”。說的是父母與子女,長輩與晚輩之間出現(xiàn)的不可逾越的溝壑,做父母的以傳統(tǒng)的思想來看待子女,對子女的所作所為這也看不順眼那也看不順眼,而子女呢覺得自己就應(yīng)該這么做,父母那一套早過時了。于是,父母不理解子女,子女也不理解父母,代溝就這樣產(chǎn)生了。
  要想真正溝通,必須深入對方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對方真正在想什么,然后再對癥下藥,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一個受歡迎的人,希望自己在別人眼里是重要的,是被人注意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怎樣與別人溝通,或者是習(xí)慣了自己的溝通方式,不注意言行舉止,就往往取得與溝通前相反的結(jié)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
  和別人溝通,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善用詢問與傾聽。在對方行為退縮、默不作聲或欲言又止的時候,可用詢問引出對方真正的想法,了解對方的立場、需求、愿望、意見與感受。之后,專心地、耐心地聽對方講話,就會取得對方的信任,對方就會把自己的心里話和內(nèi)心感受告訴你。傾聽本身就表示你對對方的理解和尊重。在他人講話時,聆聽是一種禮貌和誠摯的表現(xiàn)??陀^地替對方著想,聽聽對方的內(nèi)心感受,對于了解他人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見,也要聽他把話說完。
  相信自己,不卑不亢。成功人士,他們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都很自然大方,放得開,他們不隨波逐流或唯唯諾諾,有自己的想法與作風(fēng),但卻很少對別人吼叫、謾罵,甚至連爭辯都極為罕見。他們對自己了解得相當(dāng)清楚,并且肯定自己,他們的共同點是自信,日子過得很開心,有自信的人常常是最會溝通的人。
  理解對方,并做出你的回應(yīng),點頭或者一個微笑。這樣做是表示你的友好,降低對方的戒備心,獲得好感,引發(fā)對方交流的欲望。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并且體會對方的感受與需要。由于我們的了解與尊重,對方也相對體諒你的立場與好意,因而做出積極而合適的回應(yīng)。適當(dāng)?shù)靥崾緦Ψ?,產(chǎn)生矛盾與誤會時,如果出自于對方的健忘,你的提示正可使對方信守承諾;反之若是對方有意食言,提示就代表你并未忘記事情,并且希望對方信守諾言。
  應(yīng)適時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除非你只想做一個純粹的傾聽者,否則交流就會失敗。因為溝通是雙方的事情,如果對方在滔滔不絕地說,而你只知道點頭,一字不說,那么對方就無法了解你的想法,你的愿望就無法實現(xiàn)。直言無諱地告訴對方你的要求與感受,若能有效地直接告訴你所想要表達的對象,將會有效幫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際網(wǎng)絡(luò)。但要切記“三不談”:時間不恰當(dāng)不談,氣氛不恰當(dāng)不談,對象不恰當(dāng)不談。
  一定要抱一顆真誠的心,這是溝通當(dāng)中最重要的技巧,也是不需要技巧的技巧。如果你的態(tài)度不誠懇會直接導(dǎo)致溝通的失敗。不要偽裝,不要以為騙得了別人,一切只不過是自欺欺人。那些認為溝通只不過是技術(shù)上的東西的人是十分愚蠢的。所有的技巧只不過是增加溝通成功的砝碼,而不是決定因素,如果是實在覺得技巧很煩人,那么干脆你就帶一顆真誠的心,輕裝上陣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