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節(jié):借勢而行乘勢而上

一個字的力量 作者:文泉杰, 鄭國明著


小張是中文系畢業(yè)的才子,性格熱情大方,文筆非常好。畢業(yè)后找到一家報社工作。工作之余,他發(fā)揮自己的愛好,時常在其他雜志報刊上發(fā)表詩歌散文,為報社爭得了不少的榮譽。

一晃工作三年了,報社要給工作剛滿三年的年輕人評定職稱,結果小張和另外兩個年輕人入選在職稱評定的范圍內。小張生性淡泊,他一尋思,另外兩個人的父母不是市里的高官,就是有背景的富商,心中斷定自己沒多少希望,也就沒把評定職稱這回事放在心中,仍像往常一樣寫自己的詩歌,發(fā)表自己的文章。

而另外兩個年輕人多方活動,上下疏通,著實費了不少力氣。過了兩個月,評選活動結束,果然另外兩個年輕人獲得了高度的肯定,被送到社長那里做最后的評定。小張一看,心中雖不在意,可是倒也感嘆世道的不公正。

一個星期以后,社長作了最后的評定,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小張獲得了社長的充分的肯定,獲得了職稱的晉升。

原來,社長在其他媒體上時??吹叫埖淖髌贰Mㄟ^作品,看得出小張是一個工作積極、為人熱心,能力突出的有為青年,于是便把職稱晉升的機會給了小張。

社長沒有顧及另外兩個人的影響,尤其是他們父母一輩的影響,而把晉升的權利給了小張,讓原本無望的小張驚喜了一把,可見"貴人"的力量是十分強力的。它可以撇開世俗的障礙,以一種超凡脫俗的胸懷幫助你完成原本不容易企及的事業(yè)。如果沒有社長這個貴人的話,小張怎么可能壓倒有著權力和金錢背景的另外兩個年輕人呢?

尋找能幫助你的貴人,這樣的貴人隱藏在你精心打造的人脈之中。不要小覷人脈的力量,以為那沒什么了不起,個人的成就都是自己的努力奮斗得來的。那樣的話就大錯特錯了,綜觀古往今來成就大事者,沒有一個不是得到了貴人的幫助。想一想,如果劉邦不是得到了呂后父親的欣賞,能有日后的大展宏圖嗎?

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借助貴人的幫助,作為個體的自我在打造自己的人脈的時候,一定要留心可能成為自己的貴人的那個人。他們的特征也許很不明顯,但不要因為這樣就忽視了貴人的存在。生命中會有很多的貴人出現,有的能幫助你解決那個疑難,有的能幫助你化解這個困境,只有全都把握好了,全都借上勁了,你的事業(yè)才會有轉機,有提升。

借勢而行,乘勢而上

易經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重要一支,從易經中衍生的各種文化流派及現象構成了中華文明多姿多彩的畫卷。太極圖就是易經的衍生物,兩個陰陽魚彼此首尾相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的玄奧引得無數人去鉆研。不同人的研究就會產生不同的研究成果。其實,太極圖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一股周旋的力量,借力打力,生生不息。

太極是一門"借"的哲學。怎么引導別人的力量來加強自己的力量,怎么引導有害的力量向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fā)展,變有害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太極告訴我們借力的重要性,人和周圍的環(huán)境彼此依存又彼此斗爭,如何轉動這個圈子,使之大大裨益于自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借力打力,因勢利導,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索額圖、明珠同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他們都在協助康熙帝鞏固清朝政權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其所屬兩派之間展開了無窮無盡的爭斗,消耗了國家的政治資源,引起了康熙皇帝的警覺。

但是康熙對這種情況暫時不予理睬,對兩黨的爭斗采取觀望和引導的態(tài)度,讓他們彼此牽制,互為掣肘,為己所用,他在明珠和索額圖之間打起了太極拳??上?,明珠和索額圖都不能及時悔悟,導致積重難返,覆水難收。

索額圖很早就是康熙帝的親信,因他在策劃擒拿鰲拜、清除鰲拜勢力時立下了戰(zhàn)功,康熙皇帝把他由一等侍衛(wèi)擢升大學士,后改任領侍衛(wèi)內大臣,成為當朝大臣中最重要的實力派,直至發(fā)展成了"太子黨"的頭目。

明珠系皇長子胤褆的親舅舅,是個很有才能的人,后來也成為一品大員,與索額圖同秉朝政。明珠在討論"撤藩"一事時,力排眾議,主張"撤藩",與康熙帝的本意相吻合,深受康熙皇帝的欣賞。

明珠跨入政壇的中樞位置后,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幫助皇長子胤褆拉攏大學士余國柱等重臣,積極發(fā)展"長子黨"的勢力,成為"長子黨"的核心人物。

很快,長子黨與太子黨的沖突就發(fā)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滴醯鄄煊X到此時的事態(tài)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遂下令拘禁了索額圖,宣布"索額圖成本朝第一罪人"。不久又因明珠賣官納賄的罪行,革去了明珠的"大學士"職務。

明珠和索額圖都鋃鐺入獄。

在索額圖和明珠的黨爭中,康熙是最大的贏家,這段歷史表現了康熙皇帝高明的斗爭哲學。對于索額圖和明珠的黨爭,初始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后來漸漸察覺到黨派之爭愈演愈烈,便加以引導,讓其彼此掣肘,以達到一個平衡的臨界,最后康熙感到他們之間的黨爭再這樣下去,會危害自身的統(tǒng)治和國家的利益,便出手制止,平息這場內耗。如果不這樣,任黨爭愈演愈烈,恐怕就會損害康熙的統(tǒng)治利益,于國于民都是不好交代的。

當索額圖和明珠的黨爭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tài)時,對于朝廷和政事來講是有利的。雙方都會彼此顧忌,有所收斂,而不敢大張旗鼓地壯大幫派,為所欲為??滴趸实壅强粗辛诉@一點,才和他們打太極,借力打力,因勢利導,最終有利于自己的統(tǒng)治。

借勢而行,乘勢而上,借力打力,因勢利導,并不容易做到,關鍵要有敏銳的思維。無論是借勢還是乘勢,最終的目的無外乎就是勝利。把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變被動為主動,使事情朝著有利自己的方向發(fā)展。

有一個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習武術。后來,小男孩拜了少林寺一個武僧,開始學習武術。他學得很不錯,聰明好學,但是半年過去了,武僧翻來覆去只教給他一招。小男孩不明白為什么這樣。

小男孩終于忍不住發(fā)問:"師傅,為什么只教給我這一招啊?要不要教些新的招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