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龍離開腳手架施工隊之后好長一段時間,肖仲明都覺得對不起朋友,他認為如果黃鑫龍不上腳手架,而是留在工棚做飯,那么就不會與基建工程兵接觸,不會直接被這些基建工程兵退伍兵稱做“老百姓”,因此也就不會離開施工隊了。所以,黃鑫龍的離開他有一定的責任??墒?,黃鑫龍自己卻從來沒有這么想。他認為,基建工程兵稱呼他“老百姓”只是他離開施工隊的導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他對深圳的認識。
通過幾個月的特區(qū)生活,黃鑫龍對深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認為國家之所以在深圳建立特區(qū),主要原因是深圳挨著香港,而這一優(yōu)勢的最大受益不是體現(xiàn)在建筑施工上,更不是體現(xiàn)在搭腳手架上,而是體現(xiàn)在進出口貿易上。他甚至聯(lián)想到在遠房舅舅三癩子手下的那些日子。日子雖然不長,黃鑫龍卻也弄清楚了三癩子是做走私的。走私是什么?黃鑫龍想,走私無非就是一種逃避關稅的進出口貿易嘛。三癩子為什么能發(fā)財?黃鑫龍又想,還不是與進出口貿易有關嘛。這么七想八想,黃鑫龍就想清楚了。要想在深圳發(fā)財,就必須最大限度地利用深圳特區(qū)的真正優(yōu)勢,而當時深圳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進出口貿易。于是,黃鑫龍決定離開腳手架施工隊,去做進出口貿易。
黃鑫龍決定離開施工隊的時候,把想法對肖仲明說了。肖仲明聽了之后,半天沒有說話,掏出香煙,讓黃鑫龍抽。黃鑫龍不抽,肖仲明就自己抽。邊抽邊想,想著黃鑫龍說做進出口貿易是假,聽不得“老百姓”稱呼是真。等一根煙差不多快抽完了,肖仲明也想好了,使勁地把煙掐了,放在地上,然后用腳踩住,再碾幾下,說:“我上腳手架,你來做飯吧。”
黃鑫龍有些感動,婉言謝絕,并一再強調自己真的是想出去做進出口貿易。
肖仲明愣愣地看著黃鑫龍。
黃鑫龍認真地點點頭。
肖仲明勸他慎重,說:“做進出口貿易當然比扎腳手架有出息,但作為一個退伍兵,農村戶口,沒有學歷,沒有后門,上哪有機會做進出口貿易呢?”
“事在人為。”黃鑫龍說,“機會是碰出來的。不出去碰哪里能有機會?”
肖仲明嘆氣。
黃鑫龍說:如果一輩子在這里扎腳手架,那還不如在老家當售貨員呢。
肖仲明看黃鑫龍一眼,說是啊,如果我要是能在供銷社當售貨員,才不出來燒飯呢。
黃鑫龍想起一句話,一句《三國》里面曹操說過的話,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但他沒有說,而是毅然決然地走了,就跟當初從老家來深圳一樣。
肖仲明的擔心并非多余。黃鑫龍離開腳手架施工隊之后,并沒有如愿以嘗地做成進出口貿易。當時做進出口生意和現(xiàn)在還不一樣,現(xiàn)在誰都可以做,但當時不是,當時做外貿業(yè)務不僅需要進出口許可證,而且還需要有外匯份額,所以,凡是能做進出口貿易業(yè)務的,肯定是國營單位。而國營單位做外貿的業(yè)務人員是國家干部,黃鑫龍連城市戶口都沒有,身份是農民,當然沒有資格做外貿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