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和西方一樣,認為死者靈魂不滅,并沒有離開這個世界,只是到了另外一個空間里,所以在建造墓室時,盡可能地模仿死者生前生活,在墓葬時大肆奢華,按葬主生前地位權勢不同,沿襲了從秦代以來“天子棺槨禮九賓(通殯),列侯尊五授七弼,眾司(百官)廉貞敬五槨”的禮制。
俗話說得好:“禍福相隨?!鄙萑A的墓葬也引來了眾多盜墓者的垂涎,所以為了防止盜墓,古人也采取過不少措施,最常用的就是“滾龍油”、“植葬”、“法葬”、“流沙”、“鴿子翻”和“虛叉”等。
剛才在石壁上遇見的那些蔓藤就屬于“植葬”,利用植物本身的特性布置在墓葬內,阻止盜墓者進去。
“滾龍油”就是暗藏在復壁內的火油,遇空氣則劇烈燃燒,這種最為常見,也最有效果。
“法葬”就是死者家屬請法師作法,在棺槨周圍下以毒咒,讓后來者在開棺時中毒身亡。據(jù)《已奇酉傳》記載:“明末,民無以聊生,南陽北川侯嗣,有睽墓者,曲人,于一神侯下盜發(fā),得穴精閃,輒不利,遂糾同方術之士,誦法開穴,方居穴側誦法度之,穴裂然分之,里冒崩僵復生,斬其咽脈,血涌泉出,骨齒交錯,患痛生膿,次日復看,穴平如初。”
明朝末年,百姓無以聊生,有個南陽姓曲的人在諸葛武侯的神祠旁邊看見一個洞穴精光閃閃,以為有寶,想挖掘,但是無法打透地面,于是請了一個世外方士(明朝崇尚養(yǎng)氣為生,有不少人做煉氣士,民間稱之為方士),方士正在穴位旁誦經(jīng),突然從洞穴里面躍出僵尸,把方士給咬死了,啃咬的骨頭聲聽得很清晰,而且旁邊盜墓的人也患了膿瘡,到了第二天再去看這個洞穴,居然平整如初。
“鴿子翻”和“虛叉”屬于機械設置的機關,“鴿子翻”其原理實際上就是反板機關,是從古代戰(zhàn)場上的一種防御措施演變而來的,只是后來工匠又加入了一些變化,在武官墓室中較為常見?!疤摬妗鳖愃朴趶椆?,是利用機簧原理制成的,一般在墓室中很少碰見,在漢代以前的墓室中多有見到,后來覺得不實用,就沒有過多采用,唐宋以后就絕跡了。
所謂的“流沙”在設置上比較類似“滾龍油”,只是暗藏在復壁內的是淤沙層,一般多集中在拱穹和墻壁四角上。采用的杠桿原理,一邊用石塊壓住,當盜墓者觸動機關時,石塊松動,壓在另一頭鏟板上的流沙就會溢出。雖然后世多有改造,但原理不變。
現(xiàn)在陳興全遇到的就是流沙,他只覺得雙腿不斷地往下陷,兩手揮舞著,把一只腳拔出來,可是緊跟著另一只腳陷得更深。他越動身子就陷得越快,流沙已經(jīng)淹沒了他的小腿。
現(xiàn)在他明白為什么“琉璃引”不再發(fā)出光芒了,原來都是陷進流沙中了。他來不及多想,身子往后仰,想平躺下去,借助身體的長度把住后面比較堅實的地方,可是腳下像是有一股巨大的吸力,在狠命地拉住他,使他無法抽動身子。
四周的墻壁上都開始滲下土黃色的細沙,頂部的細沙如流水般撲簌地往下落,墓室內像是下了一場沙雨,而室內的坑穴也在往下面陷落。他有點暈乎了,已經(jīng)搞不清楚流沙究竟來自腳下還是墓頂。
淤沙層的設置應該在拱穹的復壁內,腳下流沙流盡的時候應該會踩到一定厚度的夯土層,可是現(xiàn)在隨著身子的不斷下墜,流沙已經(jīng)淹沒到脖子了,上面的沙雨嗆了他滿嘴的沙子。突然他聽到了一種奇特的聲音,像是號角的聲音。
在這樣的墓室之中,怎么還可能會有號角的聲響呢?可是他感覺這種聲音來得很真實,想扭轉一下頭,可是陷下去的身體太多了,使他無法轉動,而聲音似乎來自很遠的地方,很虛渺。他不敢相信這聲音是真實的,以為是自己的幻覺,他曾經(jīng)聽老人說過,人在臨死的時候,會看到各種幻象,到了這一步,離死神已經(jīng)不遠了,陳興全有點絕望了,漸漸放棄了掙扎。
號角聲仍然在嘶鳴著,只是聲音聽起來很怪異,很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