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擇”開頭的詞語往往字字千鈞: 擇校、 擇業(yè)、 擇偶, 每一個詞語都承載著人們沉甸甸的希望, 每一個詞語都讓人們不得不慎之又慎。
為什么選擇如此重要?
因為, 選擇決定結果。
在某種程度上, 擇校決定著一個孩子是否能學有所成, 擇業(yè)決定著一個人的事業(yè)是否成功, 擇偶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活是否美滿。而學有所成、 事業(yè)成功、 生活美滿, 恰恰是蕓蕓眾生所追求的三大人生目標。
相比而言, 人們對擇偶與擇業(yè)尤為重視, 俗話“女怕嫁錯郎, 男怕入錯行”就反映了人們的這種心態(tài)。
所以, 如果你想走出一條完美的職業(yè)發(fā)展之路, 就必須三思而后行, 慎重擇業(yè)。
既然擇業(yè)如此重要, 那么, 擇業(yè)到底“擇”什么?
擇業(yè), 絕非僅僅是選擇某個具體的職業(yè), 而是要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綜合選擇:
?。?) 行業(yè)
?。?) 職業(yè)
?。?) 公司
(4) 薪資
具體一點說, 到底應該如何擇業(yè)呢?
這個問題, 見仁見智。筆者從過去三年多以來, 一直從事求職咨詢與面試輔導工作, 接觸了大量“新手擇業(yè)”與“老手跳槽”的案例, 從而對擇業(yè)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感慨與體會, 在此與讀者諸君一一分享。
古語有云: “以銅為鏡正衣冠, 以人為鏡正得失?!痹趽駱I(yè)之前, 大家應該以過來人為鏡, 衡量利弊得失, 從而做出最恰當?shù)倪x擇。
首先要與大家分享的, 是本書的主筆楊萃先的職業(yè)發(fā)展故事。
回首十二年的職業(yè)生涯, 既有令自己“悔之晚矣”的錯誤選擇, 也有令自己深感慶幸的正確選擇。在本節(jié)中, 我對自己每一次的人生選擇加以“馬后炮”式的點評, 希望讀者以我為鏡, 借鑒我的經(jīng)驗, 吸取我的教訓, 正確擇業(yè)。
我的大學與職業(yè)經(jīng)歷如下:
1995年8月 國際關系學院 國際政治專業(yè)
1995年9月~ 1996年12月 北京某燃氣公司 技術翻譯
1997年1月 納貝斯克餅干廠 生產(chǎn)總監(jiān)助理
1997年2月~ 1998年9月 耐克中國有限公司 銷售助理(后升任銷售代表)
1998年10 ~ 11月 柯達中國有限公司 大客戶經(jīng)理
1998年12月至今 新東方學校 英語教師; 面試咨詢培訓師
一、 關于大學規(guī)劃的反思
我的大學生涯, 由于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專業(yè)而平淡無奇。和很多大學生一樣, 我不喜歡也不適合自己的專業(yè)。國際政治, 對我而言絕對是一個“就業(yè)市場小+本人興趣小”的“雙小”專業(yè)!如果昔日重來, 如果我依然被分配到了這個“雙小”專業(yè), 我會怎么辦?
十年回眸, 我的“馬后炮”思維告訴我, 大學生涯應該這么度過:
1. 打造自己的“通才本領”
我參加并通過了三家不同的美國公司的面試, 發(fā)現(xiàn)越是知名的大公司越是在意求職者的“通才本領”, 而不是很介意你對該公司的業(yè)務是否非常熟悉, 是否已經(jīng)具備了該公司所需要的“專才本領”。有一個比喻可以很恰當?shù)卣f明知名公司的招聘哲學: 如果他們需要招聘一把“錘子”為他們工作, 他們往往并不在乎應聘者是否已經(jīng)具備“錘子”的外觀, 而是很關注應聘者是不是一塊可能被打造成“完美錘子”的鋼材。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 一流外企所需要的“通才本領”往往包括以下幾點:
?。?) 英語口語水平
雖然我在大學畢業(yè)之前就通過了專業(yè)英語八級考試, 但是我在英語學習當中犯了兩個方向上的錯誤, 其一, 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聽力和閱讀的訓練上, 而在外企工作更需要的是口語表達; 其二, 我當時學習的素材和我的實際工作完全不接軌, 我記得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晦澀難懂的西方名著, 而和我一起工作的外方經(jīng)理, 更加希望我具備實用商務英語技能, 尤其是在辦公室情境下的詞匯和表達, 比如說Why always such short notice? (怎么總是最后一刻才通知我們呢?)We should stick to our price.(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報價。)等等。當然, 如果我可以和外方老板談論一下好萊塢大片、 NBA戰(zhàn)況和國際大事, 那就是錦上添花了。所以, 如果重回大學校園, 我會把英語學習的重點放在“實用口語”的練習上, 掌握這個進入外企最順手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