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則天時代的西部——立足于陳子昂詩文的考察

武則天與神都洛陽 作者:王雙懷,郭紹林 主編


  梁中效

 ?。?23000,陜西漢中市,陜西理工學(xué)院歷史文化系)

  武則天時代的西部,地域廣袤,超過貞觀時期;物產(chǎn)豐饒,經(jīng)濟比貞觀、永徽時期發(fā)達;人才濟濟,文臣猛將繼貞觀之眾啟開元之盛。但在武周朝眾多的西部人才中,政治上胸富韜略、正直敢言,文化上開一代詩風(fēng)、扭轉(zhuǎn)乾坤的文武全才,當(dāng)非陳子昂莫屬。陳子昂生長成才于蜀地,中舉仕宦于秦地,奉命出征于大漠,比其他人更了解、熟悉、熱愛西部。他的詩文描繪了武則天時代一幅多姿多彩的西部壯麗畫卷。

  一、秦蜀大地,人杰地靈

  秦蜀大地是漢唐文明繁榮昌盛的大舞臺,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基地,是武則天時期人才輩出的搖籃。陳子昂說:"秦據(jù)咸陽,漢都長安,山河為固,而天下服者,以北假胡宛之利,南資巴蜀之饒,轉(zhuǎn)關(guān)東之粟,而收山西之寶,長羈利策,橫制宇宙。"(《新唐書》卷107《陳子昂傳》)秦蜀一體,孕育滋潤了西部多姿多彩、繁榮發(fā)達的文明,陳子昂對自己的家鄉(xiāng)非常自豪,《送殷大入蜀》詩云:"蜀山金碧路,此地饒英靈。送君一為別,悽斷故鄉(xiāng)情。"在《感遇詩三十八首》中又云:"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念與楚狂子,悠悠白云期。"他對故鄉(xiāng)無限眷戀,"朝發(fā)宜都渚,浩然思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路隔巫山陽。巫山彩云沒,高丘正微茫"。在武則天的治理下,秦蜀大地一派升平景象,這為陳子昂的成長成才提供了難得的社會沃土。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縣)人。生于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卒于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他的人生旅途幾乎和武則天時代相始終。武則天重視教育,改革科舉,廣開仕途,惠澤陳子昂等一大批西部學(xué)子。面對這樣一個摧人奮進的時代,也克服了少年時代紈绔子弟的習(xí)氣,數(shù)年之間研讀了"三皇五帝霸王之經(jīng),歷觀丘墳,旁覽代史,原其政理,察其興亡"。(《諫政理書》)二十一歲,他離開蜀地,來到西京長安,進入太學(xué)深造。初試不中,回歸故鄉(xiāng),多次往返于秦蜀之間?!堵涞谖鬟€別劉祭酒高明府》:"別館分周國,歸驂入漢京。地連函谷塞,川接廣陽城。望迥樓臺出,途遙煙霧生,莫言長落羽,貧賤一交情。"在《落第西還別魏四懔》詩中又云:"轉(zhuǎn)蓬方不定,落羽自警弦。山水一為別,歡娛復(fù)幾年。離亭暗風(fēng)雨,征路入云煙。還因北山逕,歸守東坡田。"雖然落第,但意氣風(fēng)發(fā),歡娛自處,對前途充滿希望,"莫言長落羽","歡娛復(fù)幾年"。這是武則天時期西部青年才俊的普遍心態(tài),他們堅信能夠報效國家,一展人生抱負,"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懷君欲何贈,愿上大臣書"。

  二、朔漠邊塞,書劍雄夫

  唐代文人都以壯美的邊塞生活為榮,而將邊塞生活與邊塞詩歌相結(jié)合開其端的恰是陳子昂。武則天對西部邊疆的經(jīng)營,為陳子昂的邊塞生活與邊塞詩歌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的大舞臺。他的《送別出塞》云:"平生聞高義,書劍百夫雄。言登青云去,非此白頭翁。胡兵屯塞下,漢騎入云中。君為白馬將,腰佩骍角弓。單于不敢射,天子佇深功。蜀山余方隱,良會何時同。"此時的陳子昂雖然沒有顯達,蜇伏在家鄉(xiāng),但已有"良會何時同","書劍百夫雄"的強烈向往。后來終于實現(xiàn)了馳騁邊塞的人生理想。陳子昂于26歲和36歲兩次隨軍出征邊塞,"算得上是盛唐時期風(fēng)行一時的邊塞詩的開拓者"。(譚興國《巴蜀文學(xué)史稿》第70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感遇》詩云:"朝入云中郡,北望單于臺。胡秦何密邇,沙朔氣雄哉!籍籍天驕子,猖狂已復(fù)來。塞垣無名將,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嘆,邊人涂草萊。"這是他第一次出征塞北時寫的,感嘆胡人的猖狂,守邊將帥的無能,給邊地人民帶來的痛苦。盡管如此,他仍然一無返顧,決心立功邊疆?!顿涄w六貞固》詩:"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時邊朔寒,登隴思君子。東顧望漢京,南山云霧里。"他深入到漠南的峽口山一帶,《度峽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逶迤屢回直,信關(guān)胡馬沖。亦距漢邊塞,豈依河山險。將順休明德,物壯誠有衰。勢雄良易極。邐迤忽而盡,泱漭平不息。之子黃金軀,如何此荒域。云臺盛多士,待君丹墀側(cè)。"他希望朝廷不受讒言的迷惑,讓有才干的將帥能夠施展才華,報效國家?!洞痦n使同在邊》:"漢家失中策,胡馬屢南驅(qū)。聞詔安邊使,曾是故人漠。廢書悵懷古,負劍許良圖。出關(guān)歲方晏,乘障日多虞。虜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連兵屯北地,清野備東胡,邊城方晏閉,斥堠始昭蘇。復(fù)聞韓長孺,辛苦事匈奴。雨雪顏容改,縱橫才位孤??諔牙铣疾?,未獲趙軍租。但蒙魏侯重,不受謗書誣。當(dāng)取金人祭,還歌凱入都。"第一次邊塞生活結(jié)束后,陳子昂仍念念不忘關(guān)塞朔漠,希望像班超那樣立功封侯?!逗完懨鞲泴④娭爻鋈罚?quot;忽聞天上將,關(guān)塞重橫行。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黃金裝戰(zhàn)馬,白羽集神兵。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晚風(fēng)吹畫角,春色耀飛旌。寧知班定遠,猶是一書生。"正由于這種壯懷激烈、豪氣萬丈的邊塞生活,才寫出了《登幽州臺歌》那樣千古不朽的名篇,留下了書劍雄夫的壯美人生。

  三、關(guān)注西部,詩歌雄起

  陳子昂政治上的得意與失意都與武周朝政治波浪的起伏跌宕有關(guān)。陳子昂23歲中進士,未得封官,得知高宗崩于洛陽,"靈駕將還長安"的消息,他上《諫靈駕入京書》,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了高宗末年西部的形勢。第一次嶄露了他對西部政治和西部形勢變遷的卓見和才華。"臣聞秦據(jù)咸陽之時,漢都長安之日,山河為固,天下服矣。然猶北假胡宛之利,南資巴蜀之饒,自渭入河,轉(zhuǎn)關(guān)東之粟,逾沙絕漠,致山西之寶,然后能削平天下,彈壓諸侯,長轡利策,橫制宇宙,今則不然,燕代迫匈奴之侵,巴隴嬰吐蕃之患,西蜀疲老,千里贏糧,北國丁男十五乘塞,歲月奔命,其弊不堪,秦之首尾今為闕矣,即所余者獨三輔之間爾。頃遭荒饉,人被薦饑,自河而西,無非赤地,循隴以北,罕逢青草,莫不父兄轉(zhuǎn)徙,妻子流離,委家喪業(yè),膏原潤莽,此朝廷之所備知也。"這是唐朝建國之后,對西部政局最具洞察力的分析和對西部現(xiàn)狀最大膽的陳述。他的才華得到了武則天的賞識,他對西部衰落原因的分析和對洛陽形勝的贊美,恰好契合了武則天以洛陽為神都,重建武周統(tǒng)治體系的需要,很快被武則天任命為麟臺正字。官雖不大,卻是他施展才華、參與政治的絕好機會,尤其是將他對西部形勢的見解和主張充分發(fā)揮了出來。也先后有《上蜀川安危事》、《上益國事》、《諫雅州討生羌書》、《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上軍國利害事》等一系列穩(wěn)定西部政局、安定西部邊防的上疏,陳述他對西部國事的意見和建議。這是他政治上最得意的時期,他的一些見解和主張相繼被武則天采納,其中最值得關(guān)注的有三條:一是主張巴蜀與秦隴一體化,作為國家建都西部的戰(zhàn)略基地?!渡鲜裰熊娛隆罚?quot;伏以國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隴右及河西諸州,軍國所資,郵驛所給,商旅莫不皆取于蜀,又京都府庫,歲月珍貢,尚在其外,此誠蜀國之珍府。今邊郡主將乃通軌一軍,遙役弊之,使百姓貧窮,國用不瞻,河西、隴右資給亦減。"(《陳拾遺集》卷8《上蜀中軍事》)因此,他主張減輕巴蜀人民的徭役與賦役負擔(dān)。二是主張開源節(jié)流,富國強兵?!渡弦鎳隆罚?quot;臣聞古者富國強兵,未嘗不用山澤之利。臣伏見西戎未滅,兵鎮(zhèn)用廣,內(nèi)少資儲,外勤轉(zhuǎn)餉,山澤之利伏而未通。臣愚不識大體,伏見劍南諸山多有銅礦,采之鑄錢可以富國。""請依舊式,盡令劍南諸州準前采銅于益府鑄錢,其松潘諸軍所須用度皆取于資給有余者。"三是處理好遼東與西部邊防的關(guān)系,首尾兼顧,不能讓西北邊防出現(xiàn)空虛狀態(tài),要確保秦隴安全。《上軍國機要事》:"今國家為契丹大發(fā)河?xùn)|道及六胡州、綏、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營州,而緣塞空虛,靈夏獨立,冰生河合,草秋馬肥,秦中北據(jù)隴右,亦關(guān)樂鄰,黨兇羯奸,謀覘知此隙,驅(qū)其丑類大盜,秦關(guān)隴右馬群,是國所寶,防備遠策,良宜預(yù)圖,不可竭塞上之兵,使兇寇得計。"另外,陳子昂還主張選拔杰出人才,循名責(zé)實,鞏固國防;將豪強游俠亡命浮浪之徒,"悉募從軍",穩(wěn)定社會等,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陳子昂在參與西部國事方面的真知灼見和他關(guān)注西部的憂患意識。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陳子昂是擁戴的,寫過《大周受命頌》,認為"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693年,被擢升為右拾遺,他針對酷吏政治,建議廢止淫刑,同時也反對偽造佛經(jīng),把武則天稱為"圣母神皇",由此得罪武氏集團,政治上逐漸失意,698年以父老多病為由辭官返鄉(xiāng)后,被迫害而死,年僅42歲。作為政治家的陳子昂是失敗者,但作為詩人、文學(xué)家的陳子昂卻以開一代詩風(fēng)的領(lǐng)袖人物的形象永駐史冊。也許正是政治上的失意才造就了文學(xué)上的輝煌,也許是西部壯美的山河使他得江山之助成為扭轉(zhuǎn)一代詩風(fēng)的旗手。他離開長安返回故鄉(xiāng)時凄苦的心情也溶進了詩歌之中,《西還至散關(guān)答喬補闕知之》:"葳蕤蒼梧鳳,嘹唳白露蟬。羽翰本非匹,結(jié)交何獨全。昔君事胡馬,余得奉戎旃,攜手向沙塞,關(guān)河緬幽燕。芳歲幾陽止,白日屢徂遷。功業(yè)云臺薄,平生玉佩捐。嘆此南歸日,猶聞北戍邊。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攬衣度函谷,銜涕望秦川。蜀門自茲始,云山方浩然。"陳子昂生于西部,終于西部,西部讓他意氣風(fēng)發(fā),西部也使他黯然神傷。正是這種蕩氣回腸的人生經(jīng)歷和魂牽夢繞的西部事業(yè),將他推上了詩歌改革者的巔峰。杜甫說:"公生楊馬后,名與日月懸。"(《過陳拾遺故宅》)韓愈也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薦士》)明朝人高棅在《唐詩品匯》中,對陳子昂在唐代文化史上的地位更是作了概括總結(jié):"繼往開來,中流砥柱,上遏貞觀之微波,下決開元之正派。"總之,陳子昂的失敗與成功,榮耀與挫折、幸福與悲傷,都是在西部大舞臺上完成的,都是武則天時代弘闊壯美的西部交響樂的一個音符。陳子昂悲壯的人生經(jīng)歷是武則天時代西部政治文化與社會變遷的一個縮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