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訣4:展現(xiàn)熱情和權威
我們一起討論這兩個秘訣,原因是它們雖然身為獨立元素,在你的博客中卻應該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企業(yè)博客不但要具備熱情,還必須有權威。熱情并不代表言之有物,就像許多青少年日志博客一樣;但只有權威又令人感到無聊,第10章所舉的蘭迪日記就是例證。
你應該如何展現(xiàn)對某個主題的熱情呢?一個辦法是經(jīng)常貼文,頻率高低以你有多強的競爭對手以及你想要吸引何種讀者群而定。我們檢視Technorati和PubSub列出的世界最受歡迎博客的名單,發(fā)現(xiàn)他們的貼文頻率奇高,每天都超過一則。
斯考伯自己最喜歡的博客包括Engadget、魏納的博客、微軟的員工博客、"不檢行為"博客(Misbehaving)、麥里歐的"洞開的虛無"博客、喬舒亞·邁卡·馬歇爾(Joshua Micah Marshall)的"論點備忘錄"博客(Talking Points Memo)、格倫·雷諾茲(Glenn Reynolds)的"速成賢達"博客(Instapundit)、希爾斯的博客、杰夫·賈維斯(Jeff Jarvis)
?、賖ttps://www.engadget.com
?、趆ttps://www.scripting.com
?、踙ttps://blogs.msdn.com
?、躧ttps://www.misbehaving.net
⑤https://www.gapingvoid.com
?、辢ttps://talkingpointsmemo.com
⑦https://www.instapundit.com
?、鄅ttps://doc.weblogs.com
的"蜂鳴機"、博客(Daring Fireball)等,博客(Buzz Machine) "敢死火球"所有這些博客也是每天至少貼文一則。
以色列的鐘愛清單下包括"下一波"博客、羅斯的博客、律師厄尼的博客、勒穆爾的博客、麥吉的"冥思"博客(Musings)、高汀的博客、勒西卡的"新媒體冥想"博客(New Media Musings)、"吆喝博客"(Joho the Blog)以及希爾斯的博客。
這兩串名單的內(nèi)容差異性很大,可是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喜歡多產(chǎn)的博客,名單中的這些人大多數(shù)每天至少貼文一次,或者至少每星期也達到三四次。
話雖如此,當你覺得生活中發(fā)生某件令你分心的事,減損你對博客題材的熱情時,我們建議你不妨休息一下,有時候你就是沒這個情緒,那么不必勉強,最佳寫作火候還沒到。像微軟最受歡迎的博客之一(至少直到他在2004年結束貼文以前)克里斯托弗·布魯姆(Christopher Brumme)就是一個例子,他的博客不是那種會吸引很多人閱讀的類別。布魯姆的工作領域是技術難度很高的.NET平臺共通語言執(zhí)行環(huán)境(.NET Common Language Runtime)小組,他平均每個月只貼文一次,而且每則貼文約有1.1萬字之長,幾乎違反我們這里提供的所有建議。盡管如此,布魯姆在軟件開發(fā)工程師的圈子里非常受歡迎,他們大批涌入布魯姆的博客,原因是別無其他競爭者。本來具有他這種技術知識的人就少,而除了他以外,別人也不來寫.NET的內(nèi)部結構,所以他能夠這么久才貼
?、賖ttps://www.buzzmachine.com
?、趆ttps://www.daringfireball.com
?、踙ttps://www.whatsnextblog.com
?、躧ttps://blakeross.com
?、輍ttps://www.ernietheattorney.net
⑥https://www.loiclemeur.com/english
?、遠ttps://www.mcgeesmusings.net
⑧https://sethgodin.typepad.com
?、醜ttps://www.newmediamusings.com/blog
?、鈎ttps://www.hyperorg.com/blogger
11 https://blogs.msdn.com/cbrumme
一次文,也從未有人質(zhì)疑過他的熱忱或權威。
說到權威,這是成功博客必備的另一項要素。當你為博客撰文時,記住只寫你懂的事情,不論你是個水電工、汽車制造商、NBA籃球隊老板或制作T恤的法國人,只管把你的知識展現(xiàn)給關心這些話題的讀者。
這項建議知易行難,不過新手上路時倒是有個好辦法,就是不管你從事哪一行,只需討論相關細節(jié)。我們看看第五章提到的裁縫馬宏,他主持"英國剪裁"博客時,將他所知縫制頂級西裝的一切細節(jié)(包括布料、尺寸、量身等等)都呈現(xiàn)出來,還展示制作過程中的西裝照片,換言之,他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透徹了解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這一點。
吸引有影響力人士鏈接到你的博客,可以讓你坐享其成,分享極為龐大的利益,那不但能讓你在大批讀者前曝光,也暗示著對方有可能把你當成權威,進而給你帶來種種好處。舉個例子,我們兩人全心全意信任席爾斯,多年來一直閱讀他的文章,而且都認為他所說的一切真實無誤,因此當席爾斯鏈接到某人博客,并肯定該博客內(nèi)容時,我們會信任他,同時認定他推薦的博客必然有權威、值得信任。
設法找五個大家歡迎且廣受信賴的博客鏈接到你的新博客,這樣大概就大勢已定了。你可能愚弄一個人,卻很難同時愚弄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