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政,劍膽琴心

屠夫生涯

俠客天下:三千年中國武俠的背影 作者:納蘭秋 著


  一座簡陋的屋子,一個破敗的院落,東方剛泛出魚肚白,聶政就早早起床了,他要宰殺一頭豬,然后把豬肉拿到菜市場去叫賣,太陽下山的時候才收拾回家。

  這就是作為屠夫的聶政的平淡生活,他已經(jīng)與普通老百姓沒有什么區(qū)別了,他要忘記過去,重新開始,為的是給母親和姐姐一個安定的日子。

  姐姐聶榮已經(jīng)嫁了人,而聶政依然未娶,大概是因為他的相貌太恐怖了,沒有哪家姑娘可以接受。前一次毀了容,這一次又毀了容,聶政用劍把自己的眉毛削掉,把自己的牙齒敲掉,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這樣,就算站在韓國官兵的面前,估計也認不出來他就是刺殺侯爺?shù)穆櫿?/p>

  只是母親免不了唉聲嘆氣,說早知道如此,她就不告訴聶政那個秘密了,現(xiàn)在,仇是報了,可卻害了聶政下半輩子。

  可聶政卻不這么想,他說,人各有命,只能順著自己的道路走,他沒有后悔。聶政是一個孝子,他現(xiàn)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孝順自己的母親。

  英俊的容貌已經(jīng)失去,但俠士的氣質(zhì)依然留存。聶政舉手投足間透出一股俠氣,即使在叫賣豬肉的時候也是如此。他的刀法令顧客乍舌,客人要多少肉,他只要一刀,一刀下去就是客人想要的分量,絲毫不差。很多人與其說去賣肉,不如說去看聶政的刀法。

  聶政做的是小買賣,只為糊口,不為賺錢,短斤少兩,弄虛作假是絕沒有的。很多時候,對窮苦人家,他還多給一些,甚至白送。

  正當(dāng)聶政一心一意過著平靜的生活的時候,他的家鄉(xiāng)韓國政壇上發(fā)生了一場激烈的糾紛。

  這場糾紛又把聶政牽扯了進來。

  韓國大臣嚴仲子是一個性格直爽,脾氣暴躁的忠臣,一心想著為老百姓辦事,只是做事的技巧并不怎么好。

  這天朝會上,他與韓國的相國俠累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爭執(zhí)的焦點是,該不該增加老百姓的賦稅。

  嚴仲子當(dāng)然不同意再增加老百姓的賦稅,理由很簡單,老百姓已經(jīng)不堪重負,再加之最近兩年風(fēng)雨不順,再增加恐怕會引起民變。

  俠累是相國,韓王又是自己的侄子,憑借自身的優(yōu)勢,俠累咄咄逼人,堅決不同意嚴仲子的建議,他認為目前老百姓的賦稅很輕,嚴仲子是在危言聳聽,現(xiàn)在國庫空虛,急需擴充軍備,所以必須增加賦稅。理由倒是冠冕堂皇,至于是否真的這樣,也只有俠累自己知道了。

  嚴仲子是那種嫉惡如仇的人,早就看不慣俠累的做派,罵他是國家的蛀蟲。

  俠累也不甘示弱,倆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唇槍舌劍,臉紅脖子粗,唾沫星子飛濺。

  最后,嚴仲子火爆脾氣上來了,竟然拔出了劍,要刺殺俠累。

  在眾人的勸阻下,才沒有發(fā)生流血的沖突。

  但嚴仲子與俠累的仇怨已經(jīng)生根。

  余怒未消的嚴仲子回到家一個人喝悶酒,幾杯酒下肚,頭腦反而清醒了,突然覺得自己有點過于沖動,得罪俠累,他以后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尤其是對壯志未酬的他來說??墒牵瑖乐僮佑植皇悄欠N肯主動低頭認罪的人,再說了,這事本來就不是他的錯,俠累想增加老百姓的賦稅目的就是想撈油水,長此以往,國家快被俠累折騰盡了。

  所以,盡管嚴仲子感到俠累對自己今后的仕途有一定威脅,但他也決不會去主動賠禮道歉的。

  再說俠累,一回到自己的府邸就火冒三丈,把茶杯摔了個粉碎,拳頭砸在桌子上轟轟響,嚴仲子這個老賊,氣死我了!

  一直以來,俠累就看不順眼嚴仲子,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認為他沒有什么本事,就一身臭脾氣。說來也怪,不管俠累做什么事,嚴仲子都持反對意見。俠累好幾次都想狠下心來把嚴仲子除掉?,F(xiàn)在,他的忍耐已經(jīng)到了極限,不除掉嚴仲子是不行了。

  接下來幾天,嚴仲子與俠累在朝廷上誰也不理誰,表面上看,兩個人上次的糾紛似乎已經(jīng)解決了,其實暗地里,兩人恨對方很得咬牙切齒。

  不久,發(fā)生了一件震驚朝堂的事。

  這天半夜,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嚴仲子翻來覆去睡不著,老想上廁所。就這樣迷糊著,突然睜開眼,看見一個蒙面大漢,舉著明晃晃的刀向他走來。嚴仲子嚇出一身冷汗,本能的叫道,誰?!

  蒙面大漢聽到叫聲,一溜煙似的跑了。嚴仲子批衣下床,追了出去,很快就聽到家丁在喊:"有刺客!有刺客!"只可惜刺客沒有抓著,這成了嚴仲子的心病,他敢肯定一定是俠累派來的刺客,只有俠累說得出,干得出,做事完全不考慮后果。但沒有證據(jù),嚴仲子也不好去俠累家興師問罪。嚴仲子的謀士也認為是俠累所感,還勸說這是一場無法避免的惡戰(zhàn),必須要流血,勸嚴仲子先下手為強。

  那以后,嚴仲子再也沒有睡過安穩(wěn)的覺,每當(dāng)要入睡的時候,就感覺黑影向他靠近來,睜開眼卻沒有,嚴仲子快要崩潰了。

  他開始與謀士商量如何對付俠累,謀士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嚴仲子卻說,俠累罪不至死。

  謀士說,俠累已經(jīng)向你下毒手,你再仁慈,很快就成為刀下冤魂了,你死了,他就沒有對手了,更加為非作歹了。

  嚴仲子考慮了很久,終于下定決心,派刺客刺殺俠累。

  可是,他遇到了與闔閭一樣的問題,刺客找誰呢?誰能承擔(dān)如此重大的任務(wù)?如果找一般的刺客,不但刺殺難以成功,反而害了自己,一般的刺客見利忘義,關(guān)鍵時刻一定會保全自己出賣他人。只有那些重情重義的刺客才會舍生取義。

  俠累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既派出了刺客刺殺嚴仲子,他勢必就會嚴加提防嚴仲子向他派出的刺客,另外俠累也習(xí)武,劍術(shù)在朝堂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身邊也一定高手云集。要想刺殺俠累,又不被人所知,難!

  為此,嚴仲子茶飯不思,愁腸百轉(zhuǎn),要是上天能賜給他一個像要離一樣的刺客該多好。

  這邊嚴仲子的刺客沒找到,那邊俠累時不時派一兩個三流的刺客來騷擾嚴仲子,嚴重擾亂了嚴仲子的生活,甚至到了舉步維艱的程度。現(xiàn)在,嚴仲子睡覺不敢睡,恐懼黑夜的來臨,覺得夜晚是那么的漫長,上廁所也必須有衛(wèi)士陪著。

  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嚴仲子的謀士建議,此地不宜久留,應(yīng)盡早離開。

  可嚴仲子舍不得官場,他走到今天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要他完全舍棄政治還不如直接把他殺了。再說,如果他退出政壇,還有誰敢制止俠累的惡行?

  謀士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保命要緊??梢韵蝽n王告病休假,等成功刺殺了俠累,再卷土重來。"說得有理,嚴仲子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最終采納了謀士的建議。這是嚴仲子以退為進的策略,先讓俠累逍遙幾日,等他后發(fā)制人。

  于是,嚴仲子一家老少,收拾細軟,半夜離開韓國,逃往老家衛(wèi)國去了。

  在這里,我們注意到了衛(wèi)國,當(dāng)年慶忌也是逃往衛(wèi)國,衛(wèi)國似乎成了很多逃亡人士的避難所,因為衛(wèi)國是一個小國,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國家,與世無爭,經(jīng)濟不發(fā)達,民風(fēng)淳樸,很少發(fā)生流血事件。

  到了衛(wèi)國,嚴仲子總算可以睡一個安穩(wěn)覺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