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元的衰落》 失約的“復蘇”(2)

美元的衰落 作者:(美)安迪森·維金(Addison Wiggin) 著;劉寅龍 譯


    2007年10月和11月,美國商業(yè)經濟學會(NationalAssociationforBusinessEconomics)曾經進行過一次調查,半數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復蘇指日可待。但是,就像美聯(lián)儲一樣,他們也總是習慣于過度樂觀。按照他們的預測,目前到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長率將達到26%。盡管這個數字尚顯虛弱,但是和2007年盡顯疲態(tài)的24%相比,終究還是好看點。

    但是到了11月,美聯(lián)儲便把2008年的預測下調至16%到25%,與此前的25%到3%相比大打折扣。而對目前到2009年的“低經濟增長”和“下滑趨勢”預測,卻清晰無誤地揭示了這樣一個現實:我們正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我們已經習慣于把美國視為領導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但是,如果我們從購買力和消費能力角度來理解這個詞,美國顯然已經不再是領導者,而這又終將影響到美元的價值乃至整個經濟的健康。

    今天以及在不久之后的未來,我們將會看到,世界經濟的主宰者將不再是美國,取而代之的將是中國,他將成為新的世界經濟發(fā)動機。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進口大國,而且支出水平正在突飛猛進。

    2006年,中國的國外商品采購量飛漲20%,讓昔日的進口大國日本(13%)、美國(11%)和德國(732%)望塵莫及。百分比也許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因此,還是看看最有說服力的數字:根據美國海關總署統(tǒng)計,到2007年中旬,也就是5月,中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盈余總額已經逼近225億美元,僅僅與4月相比,這個數字就增加了近60億美元。從2006年5月開始,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73%。

    想到美國財長亨利·保爾森(HenryPaulson)近期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花掉的時間,這些數字似乎讓我們略顯尷尬,更不乏嘲諷之意。就在保爾森隨心所欲地對美國經濟夸夸其談時,中國人似乎更喜歡躲在一邊做點什么東西……然后再把這些東西賣出去??v觀全球金融,亞洲市場正在經歷史上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此為本書英文版于2008年初出版時作者所引用的數據。——編者注

    ●在孟買,BSESensex指數歷史上首次突破15000點。

    ●在東京,日經指數225迎來7年來的最高紀錄。

    ●香港股市連續(xù)5天以新高收盤。

    ●首爾股市連續(xù)4天創(chuàng)歷史新高。

    ●在悉尼,Aussie股指在本年度第34次創(chuàng)造歷史新高。

    在所有這一切的后面,我們似乎聽到一種沉重壓抑的聲音:咔嚓,咔嚓……,在債務和超量進口的重壓下,我們的經濟發(fā)動機已經不堪重負,越落越遠。

    GDP的彌天大謊

    經濟學家們喜歡從就業(yè)、消費支出和國際貿易的角度談論經濟復蘇問題。但更多的卻只是停留在談論上,如果看一看花錢的方式和對象,我們就會感到震驚。測量經濟提問的最佳方式,就是衡量我們在生產什么,錢花在什么地方,投資于何處,買的是什么,以及賣了些什么。總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然而,GDP只是衡量不同事物綜合體的溫度計,而這些事物之間卻很有可能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從總體上看待GDP并沒有實際意義,它根本就不可能幫助我們認識經濟生活的真實面貌。要真正認識當前形勢的嚴峻性,還需要深刻剖析GDP中每個組成部分的發(fā)展趨勢。

    看一下常見的GDP公式,你就會發(fā)現,任何收獲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

    GDP=居民消費+商業(yè)性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