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節(jié):說出你的感覺(4)

控制你的憤怒 作者:(美)W· 道爾·金特里(W. Doyle Gentry, PhD)著;周景剛 譯


在舊世界的社會秩序中,關(guān)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為,對男人和女人有一套不同的標準。如今,雖然世界各地的婦女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舊世界的一些殘余思想還是留了下來。如果一個女性敢于張揚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不滿和憤怒,那她就會被冠以“潑婦”的惡名。但是作出同樣行為的男人卻不會得到這類的稱呼。很多婦女懾于這種雙重標準而不愿完全表露自己的情感,除非這些情感是正面的、積極的。(相反,如果一個男人公開地表露悲傷、害怕、憂郁等情感,就會被別人甚至也被自己認為是軟弱和女人氣。)

  如果因為你承認自己惱火甚至憤怒,或者因為想讓別人的惡劣行為有所收斂,或者因為在正當?shù)那闆r下對一個人說“請你自重”而被稱為“潑婦”的話,那我的建議是:就做一個“潑婦”好了。做一個驕傲的潑婦,一個直陳己見的(但不是污言穢語的)潑婦,做一個敢愛敢恨的潑婦,做一個充滿個性魅力的潑婦,做一個敢于昂著頭直視對手的潑婦。至于別人怎么稱呼你,那是他的問題。

  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要用行動進行對抗

  形容那些和人有沖突的人,如今常用的詞是:“他有些問題”。這個“問題”是指某種引發(fā)恐懼、悲傷或者憤怒的不良情況。然而在我看來,有些人的問題是他們太關(guān)注他們的遭遇,卻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自己當時的感受。

  下面是我和一個顧客的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讓一個人不再表現(xiàn)得“有問題”而是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是多么困難:

  金特里:這星期你公司的情況怎樣?

  顧客:還那樣。我的老板還是排斥我。比如為一個要走的同事舉辦了一個午餐聚會,所有的人都通知了,就是沒告訴我。

  金特里:那你有什么感受呢?

  顧客:我認為這不公平。

  金特里:那是你的看法,而不是你的感受。我想知道你的感受。

  顧客:(停頓了一會)我不清楚你到底想知道什么。反正這種事很多,我總是被排斥在外。

  金特里:這一點我已經(jīng)知道了。現(xiàn)在我想知道的是,當你意識到你又一次被排斥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顧客:(不耐煩)我告訴你了——我認為那不公平!我不知道你還想讓我說些什么。

  金特里:這樣說吧,當你發(fā)現(xiàn)唯獨沒有邀請你參加午餐會的時候,你是感到幸福、快樂,還是傷心、憤怒?你選擇一下。

  顧客:(面帶疑惑)你總是問我的感受。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感受。這些詞都不合適。我只是覺得不公平。

  他的老板讓他找我咨詢,是因為覺得他與同事不合作,對老板傲慢無禮。而他卻否定了這些說法?!拔也恢浪麄?yōu)槭裁匆襾磉@里,我根本沒有生氣?!彼f。但我看他的確是在生氣(這是對被排斥的一種很自然的反應)。問題是他沒有說明自己的憤怒,而是用他老板所說的“對抗行為”來發(fā)泄這種憤怒。我相信當他說他沒有生氣的時候并沒有撒謊,因為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生氣。

  有一種語言訓練也許對這種人有幫助。我將其稱之為“感受——緣由”訓練。首先確定自己的感受,比如可以說:“我很惱火。”然后確定引起這種感受的情況,比如說:“因為不管辦公室有什么集體活動總是把我甩到一邊?!蓖ㄟ^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這種“感受——緣由”陳述可以減少別人對你的敵視行為,使對方認同、理解你的感受并注意到你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如果前面提到的那位顧客能夠直接地告訴他的老板他的感受以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而不是以他使用的那種方式發(fā)泄憤怒,也許他的老板就不會事事都把他排斥在外了。這事誰也說不準,但的確有可能。

  大哭一場并不管用

  過去很多心理健康專家認為大哭一場可以釋放壓力、有助健康。但對177名大學女生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哭泣是壓抑憤怒的一個癥狀,而壓抑憤怒則會增加抑郁和焦慮的風險。年紀小的女性比年紀大的女性更愛哭,而這往往表明她們不會解釋自己的憤怒,因而并不是一種好的情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