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通脹致央行行長易人
正在擔憂“是否會成為第二個越南”的印度,由于糧油價格高企,2008年通貨膨脹率已經增長了2倍。根據2008年8月9日印度官方公布的統計數字,印度通脹指數已經高達12.63%,創(chuàng)下過去16年以來的新高,遠遠高于印度中央儲備銀行所設定的5%的警戒線。大部分商品價格指數繼續(xù)上漲,其中上漲最為明顯的是燃油和電力類,上漲達17.99%。食品類商品比一周前上漲0.3%,30種基本商品的物價漲幅也從前一周的6.54%提高到6.74%。
為了遏制通脹,印度央行從2008年6月11日也上調了基準利率,將短期貸款利率從7.75%上調至8%,是14個多月來首次上調,而且隨后印度央行連續(xù)3次調高利率。
但是2008年7月份通脹躥上兩位數表明,緊縮力度還遠遠不夠。由于央行貨幣政策的不力,印度的央行行長瑞迪在五年任期結束之時未能獲得連任,行長之職轉由財政部次長蘇巴勞接任。盡管根據印度央行條令,央行行長的任期可以達到五年,但蘇巴勞的行長任期只被定為三年,這從一方面表明了印度政府對蘇巴勞解決印度目前高通脹、經濟增長率下降的能力仍持觀望態(tài)度。
根據印度Yes銀行首席經濟學家Shubhada Rao的分析,通貨膨脹率還未達到最高水平,批發(fā)物價指數仍有上漲空間。如果原油價格穩(wěn)定在目前的水平,預計通貨膨脹率將于2008年12月中旬達到最頂峰,約為13.5%。受通脹加劇的影響,孟買股票市場SENSEX指數大幅度下挫。因為通脹居高不下意味著政府采取的從緊貨幣政策不會放松甚至可能繼續(xù)收緊,對利率敏感的銀行、不動產和基礎設施類股票領跌。
津巴布韋:“N”位數通脹
以津巴布韋、秘魯等為代表的部分亞非拉國家的通脹則高達“N”位數,據津巴布韋中央銀行的主管吉迪昂•戈諾2008年7月16日透露,由中央統計局提供的數據表明,擁有世界上最高通脹率的津巴布韋再創(chuàng)新高,通脹率高達2200000%。
按照津巴布韋收入管理局官員弗洛倫絲•亞姆布瓦的說法,津巴布韋已從2008年7月23日開始暫停出口特定基礎商品,這些商品包括鹽、糖、食用油和大米等,出口暫停將持續(xù)12個月。從2000年津政府實施新的土改政策以來,津巴布韋遭受了西方國家經濟制裁和連續(xù)干旱的多重打擊,經濟逐漸陷入困境。雖然政府多次修改政策,制定了許多鼓勵經濟恢復的計劃,但整個國民經濟至今還沒有好轉跡象,津巴布韋經常面臨基礎商品短缺局面。
實際上,津巴布韋自2000年以來,國內經濟便急劇下降,2008年3月29日舉行的總統及國會議員選舉,又不斷發(fā)生政治暴力事件,穆加貝雖然在6月27日總統決選中勝出,但迄今朝野政黨仍為由誰出任總統和總理僵持不下。津巴布韋政府對社會經濟問題根本就沒有立即的解決之道,持續(xù)的外匯短缺已迫使企業(yè)在黑市中以極高的匯率,購買原物料以進行生產活動,加上玉米、小麥兩大主食價格顯著升高,津巴布韋正處于經濟崩潰瓦解的階段。
津巴布韋央行2008年7月底公布,為解決國內高達百分之二百二十萬的全球最高通脹率,將該國的最高貨幣面額提升至1000億津元。不過,1000億津元的面值只是等值1美元而已,隨時買不起一條面包。當地央行從2008年9月1日起,又將100億津元的鈔票刪除10個零,但價值不變,即原本100億津元變成原來的1津元,而已推出的1000億面額津元鈔票到年底便停止使用。
以前,我一直以為100%和1000%的通脹數字只是在教科書里才會出現,沒想到現如今津巴布韋的通脹比中國的國民黨時期還嚴重。不過,令我們欣慰的是當地的窮苦大眾卻依然能夠找到生存的應對之道。當前,由于糧食和能源價格達到了連續(xù)6年來的最高點,多數商品的價格都實現了至少翻番的增長,因此,世界銀行警告說,墨西哥、也門和埃塞俄比亞等33個國家面臨著“社會動蕩”的可能。巨型通貨膨脹的再次出現,讓我又看到了15年前拉美國家民眾生活的悲慘情景,更是期待著巴西將2500%的通脹降到7%~8%的奇跡,能夠早點在這些國家成為現實。
新興市場:未雨綢繆
其實,亞洲開發(fā)銀行早在2008年3月份就發(fā)布報告指出,雖然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均采取了政府補貼和嚴格控制價格等宏觀調控措施,但是在國際市場油價和糧價飆升的情況下,預計今年亞洲經濟發(fā)展中的通脹將普遍加速上升。
近20多年來,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對本幣匯率實行管制,將匯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同時利用廉價的人力成本大力發(fā)展制造業(yè),盡享“人口紅利”的美妙;發(fā)達國家則輸出資本和技術、提供市場,雙方各取所需,實現雙贏。發(fā)展中國家建立起了龐大的外匯儲備,對貨幣危機不再心有余悸,發(fā)達國家享受到了廉價的商品,可以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技術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方面。
由于大量制造業(yè)已經轉移到了發(fā)展中國家,所以商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以及全球通脹的來臨對這些國家的影響更大。如今全球通脹的現實,使發(fā)展中國家突然間顯得如此脆弱,通脹一旦失控,那么多年來在治理貧困和經濟增長方面取得的成果將付諸東流,手里剩下的不過是不斷貶值的紙幣。鑒于此,目前的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必須趁現在的通貨膨脹還沒有急劇惡化之際,未雨綢繆,盡可能地將本國的惡性通脹“止之于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