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軟硬兼施的情況下,結(jié)局大家當然不難想象。
其實,即使沒有看過這本CIA手冊,20年前當我作為學生代表,就校政問題要與大學校方交手和談判時,也懂得要與拍檔進行角色分工。大吵大鬧、拍案大罵的那一個是我,好言相勸、收拾殘局的就是我的拍檔。為何如此分工?是因為我生性火爆?當然不是!因為那一年我是學生會副會長(下一年則任會長),拍檔是會長。做老二就一定要準備好扮演丑角,難道在關(guān)鍵時刻,要由副會長當著眾人的面叫住會長,要他顧全大局不成?
2000年美國大選,麥凱恩的副手佩林,緊咬對手奧巴馬不放,甚至展開激烈的人身攻擊。例如在一次共和黨的集會上,佩林攻擊奧巴馬:“我們的對手……似乎認為美國并不完美,因而與以自己國家為目標的恐怖分子為伍?!笔聦嵣?,當佩林口中那位恐怖分子艾利斯搞爆炸行動時,奧巴馬才8歲,而且他毫不含糊地譴責過艾爾斯的行為。此外,佩林還斷章取義,說奧巴馬不但不支持在伊拉克作戰(zhàn)的美國兵,反而詆毀他們。
沒過多久,麥凱恩出席明尼蘇達州一個集會時卻表示,競爭過程中也要尊重對手。當一名女支持者說不會相信奧巴馬,因為他是阿拉伯人時,麥凱恩卻搖頭回答:“不,女士,他是個好人、住家男人,一個我只是在基本原則問題上不贊同他的公民……他是好人,是一個不必害怕他當上美國總統(tǒng)的人?!?/p>
好一副心胸廣闊、謙謙君子的形象。
為什么麥凱恩與佩林的口徑如此不一樣,難道兩人想法南轅北轍?我就沒有如此天真,或許這只是前述“白臉”、“紅臉”的伎倆而已。選舉中出手“抹黑”對手,進行“character assassination”(人格謀殺),本是一記險招,就如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七傷拳”,出招時,“既傷人,也傷己”,損害對手形象,令對手流失支持,但使出這樣的陰招,自己也不甚光彩,也許要惹來民眾反感。所以,就算真要出招,也由副手承擔,減輕輿論反彈及對自己的影響。
有趣的是,一旦候選人成功當選,類似的“白臉”角色,多轉(zhuǎn)由白宮幕僚長扮演。例如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的白宮幕僚長 H.R. Haldeman,便為總統(tǒng)在“水門事件”中做了大部分勾當,最后東窗事發(fā),他甚至要為此身陷囹圄,坐了18個月牢。Haldeman曾揶揄自己是“the president’s son-of-a-bitch”(總統(tǒng)的狗娘養(yǎng)的兒子)。有興趣了解這段“狗臉的歲月”,看Haldeman如何充當“過河卒子”,為總統(tǒng)做盡“丑角”的讀者,可以看看他1993年死后才發(fā)表的日記,即Haldeman’s Diary: Inside the Nixon White House一書。
<<< 文中提到的兩本書是: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KUBARK: Counterintelligence Interrogation,CreateSpace,1963;H.R. Haldeman,The Haldeman’s Diaries: Inside the Nixon White House,G. P. Putnam’s Son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