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節(jié):期望管理(2)

新君王論 作者:蔡子強


如果引用金融市場的術語,這就是所謂“盈利預警”,即在業(yè)績未公布前,公司管理層事先張揚企業(yè)盈利將會倒退,好讓市場和股民有時間慢慢消化,到最后負面消息真的出籠,因為大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就可以大大減低殺傷力。

前紐約市市長朱利亞尼也深深明白到,領導不僅要拿出成果,對外界的期望亦要有所掌握,若形勢不妙,寧愿少予承諾。他的格言是:“承諾要力求保守,成果可超乎預期?!痹谄渌鳯eadership一書中的第七章,他便舉了很多例子來說明。

不是只有曾蔭權才懂得在政府財政預算案中玩心理戰(zhàn),朱利亞尼在2001年提出其未來五年預算估計時,也把收入預計得十分保守。事后他解釋道:“難道我真以為市府收入將每況愈下?當然不是!但我所持政策就是低估預期收入,迫使各級官員節(jié)省開支,并理直氣壯刪減不必要的開支?!?/p>

他說如果對外界期望控制得不好,原本你是有所成就,分分鐘也可能反過來變成敗績。他舉例說其教務司長Rudy Crew,上任之初三把火,對問題看得太輕松,對外保證說將令學生閱讀成績改善5%至10%,結果是3.6%,明明是閱讀成績有所進步,原屬可喜可賀,但媒體卻不會放過他當初的承諾,因低于預期他慘遭“修理”。

這樣的情況同樣可以發(fā)生在選舉中。1997年朱利亞尼爭取連任,投票日前夕《紐約時報》刊出一篇評論,其中引述其民調專家Frank Luntz的話,說預期明天投票的結果,其得票率至少可達六成。這令他大為不悅,因為這無疑是由他的親信口中說出他勝券在握,雖然當時他手上的民調結果的確是介乎62%至63%,但這卻違反了他審慎許諾的原則,更嚴重的是這可能會影響其成績,令民主黨的選民誤以為他勝算十拿九穩(wěn),而待在家里懶得去投票。結果他的得票只有58%,雖然其黑人選民支持率是1993年選舉時的四倍,女性選民的支持率由原先的46%上升54%,怎樣看也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進步,但《時代雜志》稱之為“令人羨慕的勝利……但與其顧問原先所預測橫掃千軍的情況相去甚遠。”最后他把Luntz請到辦公室教訓了一頓。

再舉另一反面例子。

2006年2月22日,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發(fā)表財政預算案,翌日,全港15份中文報紙,它們的頭條新聞,竟然有8份的標題都是負面的,分別如下:

“預算案孤寒減稅”(《明報》);

“盈余41億 象征式減薪俸稅 孤寒財爺派粒糖”(《蘋果日報》);

“財爺真掃興”(《東方日報》);

“少收薪俸稅15億差餉掠番夠本 唐英年愚弄中產(chǎn)”(《太陽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