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價值投資與巴菲特先生幾乎等價。伴隨著巴菲特走紅而來的價值投資風靡世界,中國也不例外。價值投資橫掃神州大地,從機構(gòu)投資者到普通散戶,價值成了市場參與者濫用程度最高的最時髦的專業(yè)用語。價值與巴菲特的神話在眾人頂禮膜拜中,逐漸蛻變?yōu)橐环N神秘主義的魔咒。國內(nèi)外各路神仙打著價值投資與巴菲特的旗幟將許多人騙得血本無歸,傾家蕩產(chǎn)。更為極端的是很多人自身對價值投資就癡迷不已,并逐漸走火入魔而頭撞南墻。
所謂價值投資,即以低于股票內(nèi)在價值的價格買入,股價與內(nèi)在價值之間的差價就是安全邊際。換句話講,只要你買對了股票,長期持有就可以滾雪球般地增值,如果你虧了,那就是你選錯了。一個股票有沒有價值,價值的高低是多少,應(yīng)該持有多長時間,那都是主觀判斷的結(jié)果,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樣,任何一種資產(chǎn)都可能是某些人眼中值得投資的對象。有人問過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巴菲特有沒有進行過投資價值的計算,他的回答是從未有過。看來即便是巴菲特本人,也無法對價值給予精確的計算。因此,在短期內(nèi),難以證明某個投資是否正確,而長期來看,任何資產(chǎn)總有人去持有,總有某種資產(chǎn)的價格會上漲。價值投資成了一種無法證明或證偽的投資方法,任何投資者都可以宣稱自己是價值投資者,任何投資都可以稱作價值投資。說白了,價值投資在道理上永立不敗之地,在操作上卻是永遠沒用的廢話與狗皮膏藥??上攵诟鞣N公開場合中,巴菲特不過又是用價值投資的老調(diào)重彈作為遮羞布來掩人耳目。
巴菲特有句名言,“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人們往往只看到了前半句,卻總是遺漏后半句,資本人格化的巴菲特也和別人一樣貪婪。19世紀英國經(jīng)濟學(xué)家登寧說過:“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shù)睦麧?,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
市場即戰(zhàn)場。華爾街有一句名言:“哪里有股市,哪里就有丑聞。”資本市場這個血淋淋的戰(zhàn)場里赤裸裸地展現(xiàn)出人性中最陰暗的一面。洪洞縣內(nèi)無好人,逐利的追求激發(fā)出人們心中最為無恥的各種欲望與卑劣的手段,種種匪夷所思的騙局和手段都層出不窮。只要參加了資本之間的戰(zhàn)爭,無論什么民族、什么國家、什么人都逃避不了這樣歇斯底里的金錢游戲。世上不存在奇跡,只存在規(guī)律,巴菲特是人不是神,他也無法脫離資本的約束。巴菲特曾經(jīng)的伙伴麥克·普萊斯(Michael Price)曾公開指出,巴菲特是“最大之一的幕后市場操縱者,在套利和所有活動中他得到的市場信息比任何人都有用,但大家卻以為他只是個普通的正常人”。巴菲特不僅不是一個偉大的投資家,反而可能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資本市場消息與趨勢的制造者,是美國金融市場的一個大操盤手,更是世界金融市場的一個大操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