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被問及我兒子和我是如何變成無家可歸的時候,我都選擇長話短說。我開始解釋我和孩子母親關系破裂的細節(jié),我是如何由于停車罰單的關系被送到監(jiān)獄關了一周,然后被釋放回家時發(fā)現(xiàn)我的家和所有的東西都無影無蹤了。我搬進了一處房租低廉的招待所,那是我作為入門級的股票經(jīng)紀實習生所能承受得起的地方了,我拼命地想要回自己的兒子,最后某天晚上我的前妻帶著兒子出現(xiàn)在我面前說:“兒子給你。”由于這個招待所嚴令禁止收留小孩,我們立刻就真的無家可歸了。因為情況變得越來越復雜,為了讓故事短一點,我經(jīng)常這么總結接下去發(fā)生的故事:“世事難料?!?/p>
我收到的大部分信件都是來自那些自己有“世事難料”經(jīng)驗的各個年齡層的人。我們的處境大不一樣,但是我們苦難經(jīng)歷中的共同點在于我們在始料未及的情況下必須去通過最殘酷的考驗--直接跟恐懼面對面,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以及是否有勇氣在最不確定的情況下堅持信仰。
事實上,我們可以將生活中的這些篇章視為人生中的重大轉折,讓我們得以擺脫不穩(wěn)定、不確定的境地,尋找屬于自己的天空。我在新墨西哥的阿爾布開克一次簽售會上碰到一位女士,她認為自己的處境很有希望,但還是要經(jīng)受每個階段的考驗。作為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身職業(yè)女性,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企業(yè)家。她目前的夢想是在圣達菲開一家餐館。很巧合的是,她說道,音樂劇《吉屋出租》中的兩個角色剛好有同樣的夢想并且歌頌這個夢想,因此她的意外收獲就是自己有首主題曲可以歌唱。
諷刺的是,在我無家可歸、追求夢想的時候,我就會哼唱《加州夢想》的旋律。
她的感受是:只有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你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么事情?!拔覐膩頉]打算做什么,”她說,“我想在家里和孩子在一起,這就是我的夢想?!碑敾橐銎屏褧r,挫折隨之而來?!拔耶敃r二十九歲,不知道光憑自己怎么去做事情。我在混亂中迷失了自己。”她的“世事難料”的版本告訴她自己是誰,幫助她找到自己的信念,也給了她自己都未曾發(fā)覺的勇氣?,F(xiàn)在她正朝著夢想邁進--在圣達菲開一家餐館。
她的故事一直在我腦海中,讓我思考大部分人是如何由于不同的原因來到人生的轉折點的,在那里我們可能原地踏步或者尋找解脫、尋找出路或者像《出埃及記》中描述的一樣從我們目前的地方到我們決定要去的地方。經(jīng)歷了許多人遇到的苦難,包括那些我所熟知的白領無家可歸的危機之后,我明白只有經(jīng)過了考驗,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勇氣,比以往任何時候還多。
就像母親過去常常說的那樣,每當需要勇氣的時候,信仰也被考驗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考驗,就無從證明”。當然了,這是從圣經(jīng)中獲得的啟發(fā),但也確實是從她自己面臨的許多考驗中得出的。她經(jīng)常用世俗的語言跟我講述圣經(jīng)中的真理,以便于我理解和應用。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接受考驗的話,你就沒什么好說的,談話中也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因此,我明白為何這位女士描述的在圣達菲開始新生活的旅程是對她的信仰和勇氣的考驗。她的感受也促使我更進一步地看到真實的《出埃及記》。
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解釋流放成奴隸的隱喻。上帝將他的子民從枷鎖中解放出來,然后接下來徒步行走四十年才跨過約旦河到達迦南圣地。對于非洲裔美國人來說,那是從四百年的奴隸制中解放出來,區(qū)別只是我們不是從法老手中,而是從奴隸主手中逃脫;他們跟隨著北極星的指引,我們則沿著“地下鐵路”走向自由。大概又經(jīng)過了一個世紀才有了新時代的摩西--馬丁·路德·金出現(xiàn)在我們中間并引導我們走向經(jīng)濟、政治的平等。
在支持1968年4月3日田納西州孟菲斯罷工的演講中,金博士告訴我們他的夢想--因此我們才能夠看見并且朝著夢想前進,我們許多人知道這次演講,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他演講的環(huán)境。那天早上,金博士從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飛過來,之前由于一個爆炸威脅需要搜查所有的包裹--盡管小型飛機已經(jīng)在前一晚上被密切監(jiān)控了--導致航班延誤了,而且,金博士成為孟菲斯最近一次游行中產(chǎn)生的暴力風暴的關注對象,再加上他當時很疲勞,因此他決定不去梅森寺發(fā)表演講。但是當其他領導人到場看到無數(shù)的人聚集在那里等著聽他的演講--甚至在可怕的暴風雨中也涌出教堂、等候在街頭--他們成功說服了金博士,因為只有他的出現(xiàn)能夠平息這場騷亂。
從一開始,他演講的重點就在那些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苦難上。他們被視為比垃圾還不如,他們對為了尊嚴和最低生活工資而進行的斗爭已經(jīng)失去了希望。金博士告訴他們不僅要有信念,而且要拿出行動--為他們的權利游行,即使受到警犬、水管、棍棒或者更糟糕的東西的襲擊也不要害怕。他說起那些折磨每一個人的恐懼時刻:
“……全世界都一團亂。我們的國家處于病態(tài),問題層出不窮,到處一片迷?!俏抑溃还茉趺礃?,只有當處于完全黑暗中你才能看到星星。我看到上帝在這段時間顯靈……讓人們用一些奇怪的方式來回應--我們的世界正在發(fā)生一些事情。人民群眾開始崛起了……”
他繼續(xù)演講,借用了圣經(jīng)里面的章節(jié),為那些為了正義和人類的尊嚴而集體游行的人們鼓舞士氣,提醒每一個人上帝已經(jīng)帶領著他們走了很遠了,讓他們確信上帝不會帶他們走了這么遠之后再拋棄他們。只在演講的最后他才談到了自己,說他很慶幸在前幾年的一次致命的刺殺中絕處逢生,盡管有人要他的命,給他無數(shù)的警告,他仍然決定要拒絕恐懼。演講的最后他總結道:
“我不知道現(xiàn)在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有些困難擺在我們前面。但是這對我來說一點都沒有關系,因為我曾經(jīng)爬到了頂峰。我不介意。就像其他人一樣,我想要長壽--長壽本在情理之中,但是我現(xiàn)在不擔心了。我只想按照上帝的意愿來做。上帝允許我走到山頂,從山頂看過去,我已經(jīng)看到了應許之地??赡芪也荒芨銈円黄鸬竭_那里,但是今晚我要你們知道,我們,作為一個民族我們可以到達圣地。因此,我今晚很開心,我不再擔心任何事情,我不再害怕任何人。我的雙眼已看到上帝蒞臨的光芒了?!?/p>
第二天,被他自己不幸言中,金博士在田納西州孟菲斯中彈身亡。但是他已經(jīng)告訴我們,正如摩西跟他的跟隨者所言--我不能和你們前行到達流淌著牛奶和蜂蜜的樂土,但是你們會到達那里的,因為我已經(jīng)看到了,如果你們帶著信仰,不再畏懼,你們就可以到達那里。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金博士將自己比作在《申命記》中走到山頂準備一死的摩西,我也想知道為什么摩西不能跟他的跟隨者跨過約旦河。在仔細研究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個解釋跟《出埃及記》中摩西失去信仰有關系。人民在抱怨忍饑挨餓,灰心喪氣之時,摩西后悔相信上帝會在他們沿途中給他們提供必需品。當上帝告訴他他可以從沙漠巖石中取水的時候,摩西沒有按照上帝的指示帶領他的人來觸摸這塊石頭并且跟它說話。摩西覺得那是種瘋狂的行為,他覺得他理當生氣,他告訴自己說他已經(jīng)做了上帝告訴他要做的任何事情了,甚至還要更多,現(xiàn)在他覺得旅途比他預期的要長得多,在恐懼與憤怒當中他敲碎了石頭。不管怎么樣,水還是從巖石中流出來了。
但是由于這次事情,摩西得承受后果--上帝會繼續(xù)陪伴著他的旅程,但是他不被允許到達應許之地。摩西很不開心,但他還是繼續(xù)前行。
在到達約旦河前,他來到了山頂,原先與他一起前行的人幾乎都不在了。他的大部分追隨者都是那些沿途出生的年輕一代,不再是奴隸,但是他們無家可歸到處流浪。當他告訴他們自己不能前行時,他們明白他要爬到山頂尋找寧靜,在寧靜中死去,他們覺得很傷心很害怕。但是他提醒每一個人他們所經(jīng)歷的考驗,他們所學到的東西以及上帝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的事實,因為他讓他們用智慧和力量在困境中創(chuàng)建夢想中的生活。他給他們勇氣繼續(xù)前行。
同樣的,金博士明白他旅途的漫長,也知道他扮演的角色,在自己最后一次的活動中他勸告跟他一起作戰(zhàn)的每一個人,黑人和白人,所有宗教背景的人,要繼續(xù)前行,勇敢地憑借信仰走完這個旅程。那已經(jīng)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雖然我們已經(jīng)向前邁進了很多步,但對每一個人來說還有更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讓金博士的夢想在美國以及全世界都能夠實現(xiàn)。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站在引領我們走了這么遠的真理的肩膀上,我們知道如果上帝沒有放棄我們的話,我們怎么能夠放棄自己呢?這是我從《出埃及記》中學到的另外一課,即使是在黑暗中,還有對幸福的基本追求。
是的,背著孩子無家可歸的一年證明了這一切。上帝以明顯的、微妙的方式出現(xiàn)了。我們被格萊德教堂的每一個人祝福著,在我們饑餓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地給予我們精神食糧和真正的靈魂食物。我所追求的職業(yè)有了發(fā)展的機會,我對前進充滿了信念。人們默默地支持著我們不求回報,就像“地下鐵道”組織中的人們那樣。在地鐵轉站中甚至有我們可以平安睡覺的盥洗室。
最后,當我的內心開始變得黑暗的時候,當引導我、激勵我的信念受到嚴厲地檢驗時,我找到那些我不知道自己已有的資源,那些我仍然每天都在使用的資源。
在這段時間里,我四處奔走,從別人的身上發(fā)現(xiàn)勇氣。在雜貨店或者上,我都不知所措,帶著一個兩歲小孩、行李箱、衣服、一袋雜物,不懂怎么辦才好。然后,我看到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公文包大的提包、衣服、一袋雜貨和兩個嬰兒。那就是勇氣。我只能對自己說--如果她可以做到的話,那我也可以。
奮斗存在于我們的基因中。我們在這世上就是為了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更好的地方。圣經(jīng)沒有告訴我們這些東西,但是它告訴我們他人以前就是這么做的,我們可以跟隨別人的步伐,也會有人跟隨我們。奮斗不僅僅是為我為你還是為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我們要么在奮斗中前行,要么就向恐懼低頭。
帶著勇氣,我們可以通過“出埃及記”的考驗,找到我們的信念去克服恐懼,授予我們證實自己的權利。還有,沒有什么宗教的標準要求你的信念或者要求誰來激勵你的信念,即使根據(jù)經(jīng)文上說的:現(xiàn)在信念是我們希望的東西,是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的跡象(希伯來書11:1)。你不需要去相信其他人心中的上帝,只相信自己心中的上帝足矣。
正如那首歌中所唱的--“不管你如何度過黑夜都是正確的”--因為你已經(jīng)克服了恐懼,找到你需要的東西繼續(xù)前行。或許你的信念不需要來自于奇跡,僅僅依靠自己的雙腳就能帶你前往應許之地。
在回憶你的“出埃及記”旅程的時候,看看自己已經(jīng)走了多遠,鼓起勇氣?,F(xiàn)在讓你成為自己的摩西,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