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湯的香味飄過了大廳,其他五戶的室友此時都下班回來了,大家都是名校剛畢業(yè)的小青年。我厚著臉皮請其他群居的室友喝這個廉價的魚湯,倒還真有一位不客氣的,一位小伙子小白搬來自己房間的凳子、端著自己的碗筷,湊了過來。隔壁的一對小情侶剛進門,女的是搜狐的編輯,男的是網(wǎng)站的程序員。聽到我們的邀請后,女孩笑著說:“別客氣了,我們也準備做晚飯呢!”她還邀請我去參觀她剛架起來的“廚房”。在這個僅6平米、沒有陽臺的單間,她在窗臺上搭了塊不知從哪撿來的防火板,上面除了放了個電磁爐,就是一堆調(diào)料瓶。窗戶被挖了個口子,塞進一個還能運作的抽油煙機?!斑@個是買的二手的,才30元,窗戶是我們自己挖的。”真是強人,正當我感嘆的當口,蹭飯的小白從微波爐拿出熱騰騰的米飯。用微波爐煮飯???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他解釋說:“微波爐是房東提供的。我以前也是在外面吃,看到它我就動了腦筋,除了煮飯外,我還研究出很多微波爐食譜呢。別說米飯呢,爆米花、燒烤、菜肴,微波爐都能做。”那頓飯,吃出了一屋子的哲學家,大家一邊吃一邊感嘆:“生活啊,就是一座學校,能讓飯來張口的男子漢變成煮飯婆,能讓下堂妻變成CEO?!?/p>
上班了,忙到腳不沾地,我的工作說出去很拉風,和老公正好是同行,可以資源共享,我們每天采訪高官、華商和經(jīng)濟學家,如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華人首富李嘉誠、臺灣首富王永慶、杉杉集團總裁鄭永剛、美國通領科技總裁陳伍勝等等。沒人會想到當我們采訪著名經(jīng)濟學家吳敬漣、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程麻、北京大學哲學家湯一介、日本京都大學人文學學所名譽教授竹內(nèi)實、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所主任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經(jīng)濟學家謝國忠、臺灣中正大學歷史系主任顏尚文等,向這樣國際上首屈一指的經(jīng)濟學家探討全球經(jīng)濟局勢時,自己還蝸居在3平米的出租屋。
我們住上“別野”了
來上海半個月后,媽媽打來電話,問起我的工作進展,當然說得更多的是“馨兒妹妹”。女兒自從我走后,大病了一場。感冒,低燒,掛了一個星期的吊瓶,還和妹妹打了一架,起因是妹妹說我給女兒做的手工娃娃太難看?!安粶收f我媽媽不好,媽媽是世上最好的媽媽。不理你了,媽媽要接我到上海去呢……”聽媽媽說,女兒病好后,逢人便說“媽媽馬上要接我去上海了”,新聞聯(lián)播一完就不準任何人調(diào)臺,每天堅持看天氣預報,等播到上海來了,她就指著電視對別人說:“媽媽說了,以后我們每天看東方明珠電視塔?!?/p>
放下電話,我和老公商量,趁著女兒還沒開學,接她來玩一段時間。老公聽完,白了我一眼,說了句:“孩子住哪兒?”望著3平米的房子,我長嘆了一口氣。
終于領了第一個月的工資,看著銀行卡上的一串數(shù)字,我打趣地對老公說:“你老婆好歹也是個萬元戶了,我們搬家吧!找個大房子,接女兒過來。”
后天是我們租房月結的日子,我趕緊把尋租和出租的信息掛在網(wǎng)上。那天中午,我在便利店買了幾個包子,就開始搜房,一個尋求拼租的信息映入眼簾:2000元,12平米,帶廚衛(wèi),不會是做夢吧,太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