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社會性、群體性動物,任何人都離不開社會而生存,人的社會本質(zhì)彌補了自然性的缺憾,使人成為萬物之靈。而德是人社會屬性的本質(zhì)體現(xiàn),也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標(biāo)志之一,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只是生物學(xué)上的一個生物而已。只有人具備了一定的德行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立德也是一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作為媽媽要把這種概念深深植入到自己的教育理念中來。
古語說:“積德者不傾”。這里“傾”指傾覆、傾危、倒坍,也有不傾奪、不爭勝的意思。積德行善,不與人爭奪,就不會傾覆危亡、喪身敗家。清代文華殿大學(xué)士張英教誡子孫:“人必厚重沉靜,而后為載福之器?!辈还苁窃诠糯纳鐣€是當(dāng)今社會中,我們都要重視對后代的德行教育。
媽媽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德行和修為,還應(yīng)該重視對孩子的德行教育和培養(yǎng)。那么怎樣才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呢?
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指的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媽媽在家庭教育中只重視對孩子身體健康的鍛煉,孩子將成為四肢發(fā)達(dá)、頭腦簡單的人;只重視智能教育,孩子會弱不禁風(fēng);只重視品德教育,孩子可能會成為懦夫。這三種人對社會、對人類都是無用的,因此,媽媽在心中要樹立這樣的一個理念:孩子的教育必須是品德、健康、才能同時進(jìn)行的。
教育孩子不僅要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在此過程中,媽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媽媽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時間最長的人,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如果媽媽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德行,就是沒有盡到做媽媽的責(zé)任。
正如有人所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妙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xí)慣的收獲;播上習(xí)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得到命運的收獲。因此說,孩子的命運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媽媽若嚴(yán)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努力培養(yǎng)孩子好的德行,為開拓他們的美好前程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也就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在對孩子進(jìn)行品行教育的時候,要有屬于自己的方式。斯托夫人認(rèn)為,要讓孩子懂得自己良好的德行會換來相應(yīng)的回報。她就是按著這一原則教育自己的孩子維尼夫雷特的:例如,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時,她就能在枕頭旁邊發(fā)現(xiàn)放著好吃的點心之類。斯托夫人會告訴她,這是由于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獎賞給你的。假若她做了壞事,第二天早上起來這些東西就不見了。這時斯托夫人就告訴她,因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沒有來。
有一天,維尼夫雷特把一個珍貴的娃娃丟在了草坪上,被小狗給咬壞了。因此,她哭叫著把它拿到媽媽那里。媽媽抱起她,并說真可憐。但是,媽媽絕不說給她買新的,還教訓(xùn)她說:“把那么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這是多么殘忍啊,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獅子吃掉的話,做媽媽的該有多么心痛呀!”
還有一次,小維尼要到朋友家去,問媽媽可以不可以。媽媽說,可以,并且要她必須在12點半以前回來。但是,那天不知為什么,她12點半沒有準(zhǔn)點回來,而是過了10分鐘才回來。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讓她看。孩子知道遲到不對了,道歉說:“是我不對!”吃完飯,她就趕緊換衣服,準(zhǔn)備去看她們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戲劇、電影等。媽媽讓她再看看表,并說:“今天因時間太緊迫來不及了,戲是看不成了?!庇谑撬髁搜蹨I。媽媽只對她說了句:“這真遺憾!”但并未采取別的手段。媽媽這樣做是為了讓她知道,媽媽說話是算數(shù)的,并且都是為她好。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是一件需要費點心思來思考的事情。斯托夫人還專門為孩子量身定做了品行表,這也是值得媽媽們借鑒的。
斯托夫人為了使維尼夫雷特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繪制了品行表,一周一張,內(nèi)容有13項:服從、禮節(jié)、寬大、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克己、好學(xué)、善行。
如果女兒做了與這些項目相符的行為,就在那天的一欄中貼上一顆金星,反之,則貼上一顆黑星。每星期六數(shù)一下,若金星多的話,下周內(nèi)就可得到和金星數(shù)相等的書、發(fā)帶、鮮果等,如果是黑星多,就不能得到這些物品了。
這個品行表,在星期六統(tǒng)計之后也不準(zhǔn)她將其扔掉,這樣做是為了使女兒下決心,在下周消滅黑星。這樣做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心態(tài),因為如果長期保留黑星,會使孩子感到沮喪。
寬大、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這些美德是學(xué)習(xí)成績、家庭背景、交際關(guān)系所無法替代的,是孩子今后成就一切大事的根本素質(zhì)。媽媽們不妨仿照斯托夫人的方法,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一個“品行表”。
古語說:“積德者不傾”。這里“傾”指傾覆、傾危、倒坍,也有不傾奪、不爭勝的意思。積德行善,不與人爭奪,就不會傾覆危亡、喪身敗家。清代文華殿大學(xué)士張英教誡子孫:“人必厚重沉靜,而后為載福之器?!辈还苁窃诠糯纳鐣€是當(dāng)今社會中,我們都要重視對后代的德行教育。
媽媽不但要注重自身的德行和修為,還應(yīng)該重視對孩子的德行教育和培養(yǎng)。那么怎樣才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呢?
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指的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媽媽在家庭教育中只重視對孩子身體健康的鍛煉,孩子將成為四肢發(fā)達(dá)、頭腦簡單的人;只重視智能教育,孩子會弱不禁風(fēng);只重視品德教育,孩子可能會成為懦夫。這三種人對社會、對人類都是無用的,因此,媽媽在心中要樹立這樣的一個理念:孩子的教育必須是品德、健康、才能同時進(jìn)行的。
教育孩子不僅要發(fā)展他們的智力,同時要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在此過程中,媽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媽媽是陪伴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時間最長的人,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如果媽媽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德行,就是沒有盡到做媽媽的責(zé)任。
正如有人所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妙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能獲得習(xí)慣的收獲;播上習(xí)慣的種子,就能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能得到命運的收獲。因此說,孩子的命運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媽媽若嚴(yán)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努力培養(yǎng)孩子好的德行,為開拓他們的美好前程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也就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在對孩子進(jìn)行品行教育的時候,要有屬于自己的方式。斯托夫人認(rèn)為,要讓孩子懂得自己良好的德行會換來相應(yīng)的回報。她就是按著這一原則教育自己的孩子維尼夫雷特的:例如,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時,她就能在枕頭旁邊發(fā)現(xiàn)放著好吃的點心之類。斯托夫人會告訴她,這是由于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獎賞給你的。假若她做了壞事,第二天早上起來這些東西就不見了。這時斯托夫人就告訴她,因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沒有來。
有一天,維尼夫雷特把一個珍貴的娃娃丟在了草坪上,被小狗給咬壞了。因此,她哭叫著把它拿到媽媽那里。媽媽抱起她,并說真可憐。但是,媽媽絕不說給她買新的,還教訓(xùn)她說:“把那么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這是多么殘忍啊,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獅子吃掉的話,做媽媽的該有多么心痛呀!”
還有一次,小維尼要到朋友家去,問媽媽可以不可以。媽媽說,可以,并且要她必須在12點半以前回來。但是,那天不知為什么,她12點半沒有準(zhǔn)點回來,而是過了10分鐘才回來。媽媽什么也沒說,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讓她看。孩子知道遲到不對了,道歉說:“是我不對!”吃完飯,她就趕緊換衣服,準(zhǔn)備去看她們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戲劇、電影等。媽媽讓她再看看表,并說:“今天因時間太緊迫來不及了,戲是看不成了?!庇谑撬髁搜蹨I。媽媽只對她說了句:“這真遺憾!”但并未采取別的手段。媽媽這樣做是為了讓她知道,媽媽說話是算數(shù)的,并且都是為她好。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是一件需要費點心思來思考的事情。斯托夫人還專門為孩子量身定做了品行表,這也是值得媽媽們借鑒的。
斯托夫人為了使維尼夫雷特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繪制了品行表,一周一張,內(nèi)容有13項:服從、禮節(jié)、寬大、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克己、好學(xué)、善行。
如果女兒做了與這些項目相符的行為,就在那天的一欄中貼上一顆金星,反之,則貼上一顆黑星。每星期六數(shù)一下,若金星多的話,下周內(nèi)就可得到和金星數(shù)相等的書、發(fā)帶、鮮果等,如果是黑星多,就不能得到這些物品了。
這個品行表,在星期六統(tǒng)計之后也不準(zhǔn)她將其扔掉,這樣做是為了使女兒下決心,在下周消滅黑星。這樣做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心態(tài),因為如果長期保留黑星,會使孩子感到沮喪。
寬大、親切、勇敢、忍耐、真實、快活、清潔、勤奮……這些美德是學(xué)習(xí)成績、家庭背景、交際關(guān)系所無法替代的,是孩子今后成就一切大事的根本素質(zhì)。媽媽們不妨仿照斯托夫人的方法,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一個“品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