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其美的謀士沈翔云(2)

溫故(十九) 作者:劉瑞琳


張之洞及梁鼎芬在電報中指責沈翔云“滋事荒謬,已牌示革除”,應該與沈翔云出國前參與唐才常等人領導的自立會及自立軍有關。

唐才常是湖南瀏陽人,是兩湖書院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優(yōu)秀,很得張之洞器重。1898年戊戌政變發(fā)生時,唐才常應同鄉(xiāng)密友譚嗣同的邀請,正在從長沙經(jīng)過漢口前往北京的路途之中。他得知譚嗣同被殺的消息后返回家鄉(xiāng),不久輾轉(zhuǎn)抵達日本,一方面積極參加康有為、梁啟超的各種“?;省被顒?;另一方面與孫中山以及已經(jīng)加入興中會的留學生吳祿貞、傅慈祥、戢元丞等人密切交往。

1899年11月,唐才常與湖南留學生林圭(述唐)、秦力山和湖北留學生傅慈祥、吳祿貞等人一同從日本回國。臨行前,梁啟超、孫中山都來餞行?;氐缴虾:?,唐才常、沈藎、畢永年等人在上海組織“正氣會”。1900年春天,號稱“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迅速興起。唐才常等人覺得有機可乘,將“正氣會”改名為“自立會”,從注重鼓動讀書人的“正氣”,轉(zhuǎn)為仿照江湖會黨的辦法建立“富有山堂”,在長江中下游發(fā)行富有票,吸收會員組織自立軍。林圭還回到湖南聯(lián)絡會黨在長沙設立哥老會中央本部。

隨著八國聯(lián)軍開始入侵、慈禧太后向各國宣戰(zhàn),唐才常于7月1日以挽救時局、保種救國為名在上海召開“國會”,選舉容閎為會長、嚴復為副會長,唐才常、章太炎、文廷式、吳葆初、葉瀚、黃宗仰、沈藎、龍澤厚、畢永年、林圭等人為議員,由唐才常兼任總干事。林圭、傅慈祥等人,在漢口英租界李慎德堂設立自立軍機關總部,將各地自立軍勤王武裝分為中、前、后、左、右各軍及總會親軍、先鋒營,兵力約二萬人。唐才常等人最初決定于8月9日在安徽大通、安慶和湖北漢口、湖南常德同時起義。由于康有為、梁啟超承諾的經(jīng)費槍械遲遲不能交付兌現(xiàn),起義日期一再延誤。駐安徽大通的自立軍前軍統(tǒng)領、梁啟超創(chuàng)辦的東京高等大同學校的留學生秦力山,因為沒有得到通知而于原定日期起事,在吳祿貞等人協(xié)助下堅持七晝夜之后失敗逃亡。從8月18日起,大批會黨成員潛入武漢,準備于23日起義。張之洞在梁鼎芬的苦勸和英國人的配合下先發(fā)制人,于22日清晨突然采取行動,在漢口英租界逮捕了唐才常、林圭、傅慈祥、蔡科等二十多人,并于當天晚上予以斬殺!

依據(jù)小田切萬壽之助記錄的沈翔云、黃興一行人第一次前往日本留學的準確時間,馮自由所說沈翔云直接參與自立軍起義并且“時在上海,僅以身免”,是不可能的。沈翔云把自立軍起義過程中“或死或逃”的二十多名留學生一一引見給孫中山,更是信口開河的無稽之談。相關的文獻資料顯示,秦力山是兵敗逃亡后,在新加坡認識孫中山的。1899年9月由兩湖書院選送為湖北省官費留學生的安徽休寧人程家檉,是在惠州起義失敗后,第一個前往橫濱山下町寓所拜訪孫中山的中國留學生,包括沈翔云在內(nèi)的許多留學生,其實是由程家檉介紹給孫中山的。

二、沈翔云批駁張之洞

關于沈翔云在自立軍起義失敗之后的表現(xiàn),馮自由采用歷史演義的筆法介紹說:湖廣總督張之洞,考慮到參加自立軍的中國留學生,大多數(shù)是由湖北方面派往日本的官費學生,就“馳書東京,剴切勸告,令勿蹈死者覆轍”;從而引起中國留學生的強烈不滿。大家囑托沈翔云起草一封公開信予以批駁,沈翔云在公開信中痛陳革命道理,詞意皆妙。懼怕輿論譴責的張之洞看到公開信后,“窘不可支,汗如雨下,即欲作答,而難于下筆”。于是把公開信發(fā)給兩湖、經(jīng)心、江漢三個書院的學生們,命令他們每個人寫作一篇表態(tài)文章,同情沈翔云的許多學生紛紛請假逃學。有一個學生在遵命寫作的文章中,極言革命足以亡國。張之洞看到后“擊節(jié)稱賞,令印刷萬紙,分寄留東學生傳觀”。沈翔云讀到后再一次宣言說:“吾國亡于滿族已二百六十余年矣,豈至今日始言亡國耶?”聞者無不感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