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復榘其人(3)

溫故(十九) 作者:劉瑞琳


不戰(zhàn)而逃遭槍決

1937年“七七”事變發(fā)生后,韓復榘被任命為第五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負責津浦路北段和山東省的防務。在抗戰(zhàn)前,韓復榘夾在蔣介石和日本人之間,為求自保,他采取了兩面政策,與日本方面有所往來??箲?zhàn)爆發(fā)后,韓復榘的態(tài)度有了改變,表示對日“決絕”,積極進行抗戰(zhàn)。韓復榘還組成以何思源為團長的“戰(zhàn)時工作團”,赴黃河以北鐵路沿線及其東西各縣開展工作。

9月,蔣介石命韓復榘撥出兩師歸華北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馮玉祥指揮,韓復榘極不情愿,但也無可奈何,只得勉強派曹福林的第二十九師和展書堂的第八十一師開往華北。10月,在冀、魯戰(zhàn)場正處于緊要關頭時,蔣介石卻以加強淞滬戰(zhàn)場為名,將輔助山東防守的一個重炮旅撤走。韓復榘得知后大怒,急令展書堂連夜回撤,致使第六戰(zhàn)區(qū)的形勢由勝轉敗,德州、寧津等地相繼失守。

11月中旬,日軍逼近黃河北岸,韓部官兵一再要求出戰(zhàn),韓復榘被迫親自率曹福林、李漢章、展書堂等師渡河迎戰(zhàn),與日軍進行連日激戰(zhàn),傷亡慘重。其后,韓復榘拼死從濟陽突圍而出,下令撤退黃河北岸防線,拆毀黃河大鐵橋,改在黃河南岸設防。日軍很快就逼進到黃河北岸,但并未渡河,只是隔岸與韓軍對峙。韓復榘也不出擊,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李宗仁再三催促亦無濟于事,結果,日軍在攻下南京后,對濟南發(fā)起攻擊。日軍僅有千余人渡過黃河,而韓復榘有四個軍十幾萬人,為保存實力竟放棄濟南,向南退卻,使日軍長驅直進。韓復榘率部逃離濟南時,手下部隊奉他的命令,連日在濟南市內(nèi)公開搶掠銀行、工廠、倉庫,并放火焚燒省政府各機關、高等法院、火車站、國貨商場等,名曰“焦土抗戰(zhàn)”,給濟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12月27日,日軍占領濟南。1938年1月1日,日軍占領泰安。4日,占領曲阜、兗州。8日,占領濟寧。韓復榘退到魯西曹縣一帶,方才安下陣腳。

由于韓復榘對日軍抵抗不力,十天之內(nèi),山東大半即淪入敵手。蔣介石與何應欽、白崇禧、陳誠等會商后,決定嚴厲查辦韓復榘,借此鼓勵人心士氣。

蔣介石誘捕韓復榘頗費了一番心機。他先是囑李宗仁在徐州召集一個會議,然后由李宗仁將韓復榘帶到開封。1938年1月7日,李宗仁直接在徐州召集第五戰(zhàn)區(qū)軍政會議,韓復榘卻借故推托,讓教育廳廳長何思源去開會。蔣介石又假借1月11日在開封召開軍事會議,電召韓復榘與孫桐萱參加。韓復榘不知是計,欣然前往。在會議上,蔣介石怒斥韓復榘丟失山東,韓復榘不服而反駁道:“山東丟失,我有責任??墒悄暇﹣G失算誰的責任?”弄得蔣介石當時就無法下臺,只好說:“我問的是山東,不是問的南京!南京丟失,自有人負責!”韓復榘還想反駁,身旁的劉峙拉著韓復榘的手,假意勸他到會場外,隨后過來兩名憲兵把韓復榘拘捕,韓復榘這才知道上了當。韓復榘隨后由戴笠押送到武漢,關押在漢口國民黨“軍法執(zhí)行總監(jiān)部”的一座二層小樓上。1938年1月19日,蔣介石組織高等軍事法庭會審,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判處韓復榘死刑。1月24日晚,韓復榘被特務及憲兵槍殺,死時四十八歲。

韓復榘被殺后,尸體于1月25日收殮,移往武昌長春觀內(nèi)暫厝。以后,由其妾紀甘青等將尸體運往豫南雞公山安葬。1954年,經(jīng)人民政府批準,韓復榘的靈柩由其子女遷往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安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