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九一八烽煙驟起北平山雨欲來 紫禁城風聲鶴唳國寶何去何從(5)

承載 作者:章劍華


李左翔掃視一下大家,顯得十分傲慢:“其四,還要我說嗎?”

面對咄咄逼人的李左翔,俞同濟不敢正面頂撞,躑躅再三,苦苦解釋道:“故宮文物并非全是宮廷用品,而是歷朝歷代搜集積累起來的文物精品,它們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物化了的中國社會發(fā)展史,是華夏子孫賴以生存的根和魂,其價值無可估量。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不可再生的。歷史無法重復,文物不可還原,一旦損毀就會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給子孫后代留下永遠的遺憾?!?/p>

俞同濟再三懇求與會的各位三思而行,從長計議!

李左翔不以為然道:“歷史也好,文化也好,都有文字作記載,把書籍、文獻保留了就夠了,這些文物可有可無?!?/p>

“并不能這樣說?!庇嵬瑵坏貌粨?jù)理力爭,“孫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講時說過:‘古時有很多很有名的民族,在現(xiàn)在人類社會中都已經(jīng)絕跡了。我們中國的民族也很古老,從有稽考的歷史來講,已經(jīng)有了四千多年。故推究我們的民族,自始至今,至少必有五六千年?!猩较壬f的稽考和推究,正是依據(jù)文物的考證而不是書籍和文獻的記載。”

許是俞同濟有理有據(jù),大家聽得全神貫注。俞同濟也就少了剛開始的拘謹和膽怯,繼續(xù)講下去:

“大家知道,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上百萬年,而文字記載只有幾千年。況且,當你在故紙堆中翻找著曾經(jīng)的真相,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歷史因種種原因走了樣,有的甚至面目全非。而文物不會撒謊、不會偽飾、不會見風使舵,它藏匿在腹中的信息永遠是真實可靠的,其作用確實無可替代?!?/p>

一席話令許多與會者頻頻點頭,竊竊議論。顯然有許多人是贊成俞同濟的觀點的。

而李左翔還是不為所動,帶著威逼的口氣道:“迂腐!現(xiàn)為何時?還在說那些不著邊際的空話和大道理。國土淪殤,國將不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文物能當飯吃、當衣穿、當槍使嗎?你們說,國家重要還是故宮重要?國土重要還是文物重要?生命重要還是文化重要?”

不知是懾于李左翔的威嚴,還是思及國運維艱,大家一時無言以對。

會議主席則不置可否,宣布散會。

散會后俞同濟便急忙趕回故宮。

此時易培基在南京,俞同濟就找馬衡、李宗侗作了匯報。他說了李左翔的主張和陳述的三條理由。

李宗侗性子急躁,聽著便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和焦慮,拍案道:“豈有此理!這套謬論還不是博物院成立之初,經(jīng)亨頤提出的《廢除故宮博物院》之案的翻版嗎?老調新彈!”

馬衡立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說:“雖然是老調新彈,卻不可掉以輕心。如今外憂內亂,保護故宮文物實乃當務之急,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我們決不能有半點差池。我看,同濟立即去給易院長發(fā)個電報,請他在南京設法干預。我與宗侗馬上起草一個函,發(fā)給中政委,申述理由,促使《保護故宮辦法》盡快通過?!?/p>

俞同濟點頭稱是,便發(fā)電報去了。李宗侗坐到辦公桌前找到紙筆,問馬衡致中政委的函怎么寫。

馬衡激將道:“你是秘書長,又是全院有名的大筆桿子,寫個函件還不是小菜一碟?”

“哪里哪里,”李宗侗一本正經(jīng)地說,“此事非同小可,還是請馬館長口授,我先記下,回去再作整理?!?/p>

“你太謙虛了!”馬衡說,“不過,我可以先談點看法,供你參考。我覺得,對李左翔的提案和說法,必須逐條予以反駁。首先,‘故宮’兩字,并非懷念之意,只不過表示以前曾經(jīng)為‘宮’而已。至于‘故宮博物院’聯(lián)綴成文,無非是表明博物院所設之地為故宮。此種用法,觸目皆是,如巴黎的‘狼宮博物院’,柏林的‘皇宮博物院’,不一而足,并無不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