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當然不是這樣。
李煜這人雖然從小就沉浸在文藝的世界里,但對現(xiàn)實的危險還是有些嗅覺的,因此他能及時地逃避哥哥弘冀對他的猜忌,遠離南唐政治斗爭的第一線。上臺以后,他也曾做了一些戰(zhàn)備工作,比如,他即位的當年就設置了一支叫龍翔軍的部隊,專門練習水戰(zhàn)。然而,李煜畢竟只擅長在文學藝術世界里隨心所欲地跑跑野馬,加上南唐的實力遠遠弱于宋朝,要跟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趙匡胤去搞武斗,那真叫做秀才遇到兵,結果如何不用想也知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李煜是絕對不敢和趙匡胤開戰(zhàn)的。
不過,不敢武斗不等于李煜和他的大臣們不想文斗,他們其實也很希望能通過文化上的優(yōu)勢找回一點面子。在這方面,李煜有過成功的經(jīng)驗。當他還在做太子的時候,他曾和南唐的大臣一起導演過一場惡作劇,戲弄了北方的使者。
那時,南唐的宗主國還是宋朝的前身后周。后周派了一個叫陶谷的人到南唐來當大使。這個陶谷驕傲自大,經(jīng)常弄得南唐君臣下不了臺。一天,陶谷忽然在賓館看到一個做雜務的美女。一問,說是賓館里某個老頭的女兒,死了丈夫,回家來住,在這里幫父親做點事。陶谷一聽:喲,這么不幸呀,真是紅顏命薄哪。于是就起了憐香惜玉之心。一來二去,陶谷的魂就被這美女給勾跑了。眼看回北方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偏偏還沒辦法上手,陶谷不由得唉聲嘆氣。不料一天夜里,這個美女忽然跑來投懷送抱。親熱過后,美女說,你就要走了,為我寫首詞,留個紀念吧。在這種時刻,陶谷還有什么話說,大筆一揮,寫了一首詞,名字叫做《風光好》:
好因緣,惡因緣,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 琵琶彈盡相思調,知
音少。再把鸞膠續(xù)斷弦,是何年?
郵亭,是古時候外出旅行的人住的地方;神仙,在這里自然是比喻那位美女了;鸞膠,古書《海內十洲記?鳳麟洲》記載:西海中有個叫鳳麟洲的地方,住著很多仙人,用鳳凰的嘴尖和麒麟的角煎膏,能續(xù)弓弩的斷弦,名字叫續(xù)弦膠,也稱為“鸞膠”,后來經(jīng)常用“續(xù)弦”來比喻老婆死后又討了第二房。整首詞的意思是說,我們倆這是好的因緣還是不好的因緣呀?剛剛才甜蜜了一個晚上,就要離開你了。那琵琶把所有相思的情歌都彈完了,還是沒有幾個知音。我們要鴛夢重溫,再續(xù)情緣,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年頭?
過了幾天,李煜擺下宴席給陶谷餞行。陶谷一開始依然是盛氣凌人,勸酒也不喝。李煜說:唉,看來陶大使興致不高啊,這樣吧,我們來娛樂娛樂,叫人唱個歌吧。歌伎一上來,陶谷一看,傻眼了,這不是那個跟我一夜風流的美女嗎?偏偏那美女笑瞇瞇地,開口就字正腔圓地唱起了陶谷寫的《風光好》。聽著“好因緣、惡因緣”的甜歌,陶谷心里卻全都是苦水,羞得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最后被李煜叫人強行灌酒,醉得稀里糊涂。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當他回到后周時,發(fā)現(xiàn)《風光好》竟然已經(jīng)成了京城里最流行的歌曲,到處都在傳他的桃色新聞,說他怎樣怎樣地意志不堅定,擋不住南唐的糖衣炮彈。這下,他說話也沒有人信
了,想報復也無從談起,灰溜溜不敢見人。南唐人著實出了一口惡氣 。
現(xiàn)在,李煜做了國主,仍然要對北方的宋朝長年累月地陪小心,心里自然也是非常郁悶。一次,趙匡胤派了個叫魏丕的武官作代表來到南唐。李煜想,這回好,贏面子的機會來了!于是,就在金陵的升元閣擺下招待酒會,喝到一半,突然提出請求,要魏丕就眼前的景物即興寫首詩。李煜哪里知道,這魏丕本來就是學文科出身的,而且文才還很不錯,曾幾次向皇帝要求轉行做文官呢。因此,這種事對他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他當即拿起筆來,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一首詩。據(jù)說,其中有“朝宗海浪拱星辰”、“莫教雷雨損基扃”的詩句,暗暗地對李煜提出警告,要他像海浪朝拜星辰一樣,老老實實地朝拜宋朝,否則,宋朝皇帝一發(fā)怒,就象天上降下雷雨一樣,會摧毀南唐的根基。這下子,輪到李煜傻眼了,他知己不知彼,想以自己這方的長處,去攻擊北方宋朝的短處,沒想到被對方的一個武官鬧了個灰頭土臉。
讓他更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長處,竟然反過來被趙匡胤所利用,成了考驗他忠誠度的一塊試金石。公元966年,趙匡胤給李煜下了個命令,要他給南漢的皇帝寫信,勸南漢歸順宋朝。李煜接到詔書,心里自然是屈辱得很:我好歹也算是一國之主,沒想到你趙匡胤把我當成筆桿子使喚;我投降也就罷了,你還要我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勸別人也投降,這話哪說得出口??!不過,他還是不敢怠慢。幸好他手下也是筆桿子眾多,用不著他親自動手。于是,他就讓大臣潘佑以南唐國的名義寫了一封勸降的公函給南漢,不料南漢皇帝劉鋹居然毫不理睬。李煜沒辦法,只好讓潘佑再以自己私人的名義寫一封書信給南漢皇帝,在信中現(xiàn)身說法,苦口婆心地勸南漢皇帝認清形勢,放下架子,棄暗投明,歸順宋朝。
這封信倒是有了回音。劉鋹暴跳如雷,大罵李煜厚顏無恥,不但將李煜派去送信的人關了起來,還叫人送上了一封口氣強硬的絕交信。李煜接到這樣的信,也只能是無可奈何地苦笑了。曾在藝術世界里縱橫馳騁,被人贊為“倔強丈夫”、“有霸者之略”的他,哪里會對這種自己做了奴才,還要勸別人也當奴才的事真心感到愉快呢?但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頭?身為弱者,要保住祖宗的基業(yè),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了。為了免得趙匡胤對他有意見,他將和南漢皇帝劉鋹之間的往來書信全部送到汴京,表示他已盡力而為了。
斗武不是對手,斗文也丟了面子。面對著南唐“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的現(xiàn)實,李煜能有什么好辦法呢?他在這一時期寫的一首詞,恰到好處地說明了他這種憂愁紛亂的心態(tài):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
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蝶戀花》)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是寫一個像林黛玉一樣多愁善感的女士在春天的一點小資情調?!斑b夜”,漫漫長夜;“亭皋”,也有寫成“庭皋”的,指水邊的平地。詞的上段是說,一位女士因為有心事,在夜里無法入睡,所以就到庭院的池塘邊散步。才過了清明時節(jié),但是,她早就有了春天即將離去的感覺了。隱隱約約的,似乎傳來了幾點雨聲,風一吹,又收回去了。再抬頭看看天上,只見月色朦朧,云來云往?!凹s”,本意是約束,這里是遮攔的意思,后兩句寫的是雨隨風住,流云遮月的景象,很貼切地烘托了了女主人公那傷春遲暮的情懷。
詞的下段,就仿佛是這個女士在那里嘆息了:唉,你看這桃花、李花,是多么的可愛,多么地留戀春天啊,但春天還是悄悄地走了。遠遠地,是誰家姑娘還在秋千架上玩耍呢?隨風傳來她們低低的笑聲和說話聲,可他人的歡聲笑語更勾起了我的傷春情懷,我這顆心哪,千頭萬緒,不知如何是好,在這人間,有哪個地方,能讓它寧靜下來呢?
李煜詞的一大特色是喜用對比手法,這首詞多處使用對比:表面的“閑”與內心的“傷”對比,乍過清明與早覺春暮對比,桃李的依依不舍與春天的無情暗度對比,他人的歡聲笑語與自己內心的紛繁無緒對比等等,形成了環(huán)境與心境的巨大反差,突出的是主人公那種“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紗》)的黯然神傷之情。
從詞的表面意思來看,當然跟李煜對國事的擔憂沒有關系。不過,中國古人在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喜歡用美女來比喻君王,在這里,李煜完全有可能是借用這個女性的形象,來表達自己感覺到南唐最后的好時光很快就要過去,想要挽救卻有心無力的情感。特別是“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兩句,寫得真是很妙:人心不過方寸之地,是很小的,而宇宙(這里“人間”不僅指人世,還有人類生存的空間之意)卻是極大的,但這么廣大的宇宙之間,竟然容不下這寸心之愁,可以想見,李煜心中的愁有多么紛繁無際了!這絕非一般的傷春、相思之愁,而活脫脫就是李煜面對宋朝的威脅卻束手無策的真實寫照。
但是,這個曾經(jīng)無比快活的文藝青年,這個困境中的南唐國主,他的心,真的就已經(jīng)無處安排了嗎?我們說,還是有的!因為在人間,除了冷酷的政治,還有溫暖的愛情。而他的愛情生活,也是眾說紛紜,蒙上了某種傳奇和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