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博望雙目眩暈,步子趔趄,只見得過了一道道格子門,還勉強邁下了幾級臺階,最后被老板娘一推,就仰天倒在一堆口袋上。口袋里滿是谷子,抑或是谷草,老板娘在他身上懸空跨著,問他:“還想不想吃河豚?”
包博望牙齒打顫,但他咬著牙不吭聲。
老板娘發(fā)了個嗲,說:“就請你把我當做河豚吧?!?br>
她臉上的白粉遮蓋了年齡,累贅的和服也并不礙事,她動作嫻熟、準確,三下兩下,就讓包博望的下身猛然昂了起來。她把自己套上去,就開始搖動。身下口袋里的谷子或谷草,窸窸窣窣地響。兩個人,就像在鉆木取火。
包博望迷糊中想,被老板娘搖動的身子,不是我,是別人。隔壁就是廚房,案板上擱著一條條的魚。魚的腥味飄過來,包博望忽然想到一句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心口一酸,淚花竟然浸了上來。老板娘動作慢了慢,笑問:“你哭了?”包博望側(cè)了臉,看見幾步外,陰影中,一個面容模糊的婦人正憂傷地看著他。他閉上眼,嗅到一股淡淡的焦香味……下身不覺就軟了。
老板娘又搖了幾搖,爬下他的身子,嘆口氣:“你是真不行?!?br>
包博望出來,蹲到河邊嘔吐,吐清了腸子,酒也醒了。回到藤原家,桐子正在燈下拿白帕擦拭鍋、盆、勺子、碗,一件件亮澄澄的,十分好看。見了他回來,桐子抿嘴微笑。但他心虛,低頭徑直就回了自己的房間。他在夢中想起那個面容模糊的婦人,還有她的憂傷,哭了起來。
一四
暑期,包博望一個人去東京游歷,住在中國留學(xué)生會館。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會館進進出出,大家都在談?wù)撝本┑淖兎ňS新。皇上已經(jīng)親政,以康有為、梁啟超為股肱大臣,而譚楚鼐的堂叔譚嗣同等人也被賜予四品卿銜,參予新政。雖然與北京天水遠隔,但會館依然彌漫著興奮的氣氛。所有人都擁護變法,為此多次去了酒館,酒酣耳熱時,說得最多的話是:“不變法,毋寧死?!?br>
還有學(xué)生準備提前結(jié)束學(xué)業(yè),立即返國,效命于維新大業(yè)。
包博望和大家一起舉杯,但在心里,還是感覺到隱隱的緊張與焦灼。動身來東京前,他輾轉(zhuǎn)接到一封家書,是母親的手筆,她也說到了變法維新的事,文字里的興奮之情,一點不輸于年青學(xué)子。她說,唯有變法能夠救國家,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都是明證。倘不變法,就只能是——母親用了一個讓他心口發(fā)痛的成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緩口氣,聽了一會兒桐子在廚房發(fā)出的鍋、勺之聲,再接著讀信。母親還告訴他,祖母已經(jīng)過世;她自己一切尚好,除了寫字,還在畫畫。父親去了河南,尋求與英商合作,開采礦產(chǎn)。棗林、桑林更加茂密,大舅、四舅依然如故,而外祖父則越活越硬朗,每餐必吃兩碗硬米飯……包博望一字字讀完,讀完了又再讀一遍,在字字里讀出的都是悵然。到了東京,喧鬧消磨了悵然,而隱約的不安卻在逐日生長。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都靠一個君王撐著,君王一駕崩、一大行,就什么都沒了。他自然愿意變法成功,卻也不曉得什么能保佑成功。既然新政是靠皇上推行的,那就祈望皇上龍體安康吧,能活得比秦孝公、宋神宗更長壽。
快開學(xué)了,包博望卻提不起返校的興致。而從北京傳來的變法進展,也慢得讓人揪心。他索性一個人去了伊豆半島旅行。伊豆風(fēng)景清雅,村莊、場鎮(zhèn)樸素干凈,田里正在發(fā)黃的莊稼,釋放出微微熏人的、好聞的氣味。到處都有溫泉,他泡在溫泉中,想到中國人所謂以酒洗塵,不過是以酒洗腸,哪比得上泡溫泉的真切和愜意呢。有一家溫泉旅館的墻上貼著俳句:山中浴溫泉,何須沿途摘菊花。湯味沁心間這幾百年不變的湯味,是讓包博望有點兒如在夢中的。
包博望牙齒打顫,但他咬著牙不吭聲。
老板娘發(fā)了個嗲,說:“就請你把我當做河豚吧?!?br>
她臉上的白粉遮蓋了年齡,累贅的和服也并不礙事,她動作嫻熟、準確,三下兩下,就讓包博望的下身猛然昂了起來。她把自己套上去,就開始搖動。身下口袋里的谷子或谷草,窸窸窣窣地響。兩個人,就像在鉆木取火。
包博望迷糊中想,被老板娘搖動的身子,不是我,是別人。隔壁就是廚房,案板上擱著一條條的魚。魚的腥味飄過來,包博望忽然想到一句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心口一酸,淚花竟然浸了上來。老板娘動作慢了慢,笑問:“你哭了?”包博望側(cè)了臉,看見幾步外,陰影中,一個面容模糊的婦人正憂傷地看著他。他閉上眼,嗅到一股淡淡的焦香味……下身不覺就軟了。
老板娘又搖了幾搖,爬下他的身子,嘆口氣:“你是真不行?!?br>
包博望出來,蹲到河邊嘔吐,吐清了腸子,酒也醒了。回到藤原家,桐子正在燈下拿白帕擦拭鍋、盆、勺子、碗,一件件亮澄澄的,十分好看。見了他回來,桐子抿嘴微笑。但他心虛,低頭徑直就回了自己的房間。他在夢中想起那個面容模糊的婦人,還有她的憂傷,哭了起來。
一四
暑期,包博望一個人去東京游歷,住在中國留學(xué)生會館。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會館進進出出,大家都在談?wù)撝本┑淖兎ňS新。皇上已經(jīng)親政,以康有為、梁啟超為股肱大臣,而譚楚鼐的堂叔譚嗣同等人也被賜予四品卿銜,參予新政。雖然與北京天水遠隔,但會館依然彌漫著興奮的氣氛。所有人都擁護變法,為此多次去了酒館,酒酣耳熱時,說得最多的話是:“不變法,毋寧死?!?br>
還有學(xué)生準備提前結(jié)束學(xué)業(yè),立即返國,效命于維新大業(yè)。
包博望和大家一起舉杯,但在心里,還是感覺到隱隱的緊張與焦灼。動身來東京前,他輾轉(zhuǎn)接到一封家書,是母親的手筆,她也說到了變法維新的事,文字里的興奮之情,一點不輸于年青學(xué)子。她說,唯有變法能夠救國家,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都是明證。倘不變法,就只能是——母親用了一個讓他心口發(fā)痛的成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緩口氣,聽了一會兒桐子在廚房發(fā)出的鍋、勺之聲,再接著讀信。母親還告訴他,祖母已經(jīng)過世;她自己一切尚好,除了寫字,還在畫畫。父親去了河南,尋求與英商合作,開采礦產(chǎn)。棗林、桑林更加茂密,大舅、四舅依然如故,而外祖父則越活越硬朗,每餐必吃兩碗硬米飯……包博望一字字讀完,讀完了又再讀一遍,在字字里讀出的都是悵然。到了東京,喧鬧消磨了悵然,而隱約的不安卻在逐日生長。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都靠一個君王撐著,君王一駕崩、一大行,就什么都沒了。他自然愿意變法成功,卻也不曉得什么能保佑成功。既然新政是靠皇上推行的,那就祈望皇上龍體安康吧,能活得比秦孝公、宋神宗更長壽。
快開學(xué)了,包博望卻提不起返校的興致。而從北京傳來的變法進展,也慢得讓人揪心。他索性一個人去了伊豆半島旅行。伊豆風(fēng)景清雅,村莊、場鎮(zhèn)樸素干凈,田里正在發(fā)黃的莊稼,釋放出微微熏人的、好聞的氣味。到處都有溫泉,他泡在溫泉中,想到中國人所謂以酒洗塵,不過是以酒洗腸,哪比得上泡溫泉的真切和愜意呢。有一家溫泉旅館的墻上貼著俳句:山中浴溫泉,何須沿途摘菊花。湯味沁心間這幾百年不變的湯味,是讓包博望有點兒如在夢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