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佩貞:流光容易將人拋(3)

北京的紅塵舊夢 作者:劉東黎


  沈佩貞:流光容易將人拋(3)
  
  沈佩貞在民初政壇上行事全無忌憚,其實她心里面全然沒有政治那根弦,快口直言不僅樹敵,而且犯眾,經(jīng)常貽人口實,也被人詬病不休。當(dāng)時的北京城魚龍混雜,蛇鼠成群,眼紅沈佩貞出風(fēng)頭的大有人在,小報便時不時地放出幾支冷箭,中傷挖苦她。那一年《神州報》便發(fā)布了一條爆炸性八卦消息,指名道姓地稱沈佩貞與步軍統(tǒng)領(lǐng)江朝宗在北京城里的醒春居酒樓,“劃拳喝酒嗅腳”。
  
  這條消息一連登了三天。這“嗅女人小腳”本來是中國舊式文人之異常嗜好,而《神州報》以此所謂的秘聞揭沈佩貞的短,實則攻擊袁派,有著明顯的政治意圖。據(jù)說《神州報》主編汪彭年插手政治,正在北京謀取議員一職。
  
  然而汪氏此舉等于踩了馬蜂窩,沈佩貞對自己的名節(jié)很是在意,做女俠可以,但風(fēng)流韻事是絕對沒有的。名節(jié)受損,自然要以出格的行為對付,她見報后勃然大怒,立即要求汪彭年擺酒席請罪,并登報聲明,但汪不予理睬。
  
  兩下說不通,娘子軍自然不惜動手,她親率二十多名女將,還有幾十名衛(wèi)士保駕護(hù)航,一路殺進(jìn)了汪公館。汪彭年一見來者不善,趕緊從后門開溜,叫姨太太出去頂缸。沈佩貞倒是很有男子氣概,不和女流之輩糾纏,只是大叫大嚷:把汪彭年交出來!這時,眾人隨聲附和聲震云霄,又有幾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一旁助威,場面頗為壯觀。
  
  這世上偏有不明事理的人。眾議員郭同與汪彭年是同鄉(xiāng),正客居在汪公館,聽到喧嘩聲就開門出來看個究竟,話沒出口,眾女將就一擁而入,沈佩貞上前扭住前胸,拳腳相加,劉四奶奶、蔣三小姐等閨中好友不甘落后,將郭同一頓拳打腳踢。郭同氣得破口大罵,揮拳相抗,但哪里是女英雄們的對手。沈氏飛起一腳,直搗郭同胯下,郭疼痛難忍,便蹲地不起。沈佩貞見對手已不能動彈,便將室內(nèi)家具物件打得稀爛,方率眾人揚長而去。
  
  沈佩貞大鬧汪宅,誤傷了眾議員郭同,郭同豈能咽下這口惡氣?他一紙訴狀告到了法院。法院開庭審理時,各大小報紙的記者悉數(shù)到庭。沈佩貞怒打郭同時,雙方曾大打口水仗,污言穢語出口成章,那些話在法庭上由證人轉(zhuǎn)述時,聽得檢察長心驚膽戰(zhàn),連連搖頭,旁聽席上一干官員記者與閑人們卻興奮得大叫:“大膽地說,不犯法!……”
  
  法院最后判決郭氏勝訴,處沈佩貞拘役半年。
  
  世事迷幻莫測,從此以后,在一個喧噪的中國,沈佩貞永久地沉默了,報上也沒有了她的任何消息。政客們失去了打擊目標(biāo),自然對她再也沒有什么興趣。一代女子參政的干將,就這樣在男人世界中沉沒了。當(dāng)然,她最后一次大鬧,就已經(jīng)跟男女平等沒有多少關(guān)系了。不過,中國的女權(quán)主義運動如果沒有了沈佩貞的存在,也未免太過寂寞了。如果將來哪一天,要刻一塊“女權(quán)主義紀(jì)念碑”的話,第一個要刻的名字可能就是這個沈佩貞。
  
  生逢清末民初的亂世,北京這個舞臺給沈佩貞提供了施展才智和魅力的機會,然而她的政治理想隨著時勢動蕩高開低走,終至鏡花水月,完全落空,這顯然不只是其個人夢想的落空,也是時代悲劇。光華改觀,浮沉異勢,徒然增加了歷史的戲謔意味。許多年后,有一位中國作家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著它最終成為笑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