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中指姑娘
姑娘
想念你的模樣
與睫毛、嘴唇、下頜、耳垂無關
你贈我一根中指
我欠你一個問候
--致萬紫
【吳奕】
我電腦桌面是一件珍貴的藏品,焦點位置矗立著一根纖細的中指,戴黑色哥特式指環(huán),涂黑色指甲油,稍遠處是中指主人的半張臉,稚氣未脫的花季少女橫眉冷對著我。
“中指姑娘”在我眾多藏品中得算是奇葩一朵。我將她裁剪成電腦桌面的尺寸,設為壁紙,這樣,我一開機她便惡狠狠地注視著我,我有時勇敢地直視,有時害羞地躲避,有時干脆還她一記秋波。自從用了這個桌面,我養(yǎng)成了電腦潔癖,桌面上再沒有雜亂的圖標。我總是及時清理,不讓圖標擋住她的臉,妨礙我與她眉目傳情。
是的是的,美女照片還有那么一種低俗的用途,但你不要誤會我是一個需要靠意淫美女畫報來解決生理需求的陰郁男人,我對中指姑娘的感情十分純潔,就像你小時候會對著米老鼠貼畫傻樂一樣。
現(xiàn)在看著桌面上這張稚嫩的小臉,不禁感嘆歲月蹉跎,想起與萬紫初識并將她納入收藏時,她還是個黃毛丫頭……
那年我入讀了莫斯科大學,在開學典禮上瞻仰了學校歷代諾貝爾獎獲得者,備受鼓舞。在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下,我立了大志,誓做一個有貢獻的人。我學的是新聞學,就算我無力為人類文明添磚加瓦,至少還能添油加醋。我決心寒窗苦讀,鐵硯磨穿,豈料樹欲靜而風不止,入學不久,莫名被一位校園偶像執(zhí)著追逐,害我聲名大振,欲低調不能。
該校園偶像姓李,名韋銘,中國籍男子,當時已經碩士二年級,從小立志做國際名記,由于才華井噴,在新聞系早已是風云人物。某日,他在新聞系攝影展上看到我的攝影作品,一見傾心,于是三顧茅廬邀我與他比翼采訪。我早知他的偶像地位,羞赧地回答:“我配不上你?!?。
韋銘堅定地說:“第一次見到你的作品,我就認定是你了?!?br>
看著他篤定的眼神,我不作聲了,我從前很難拒絕美女,現(xiàn)在才知道不是因為我偏愛美女,而是因為我總是心太軟,連拒絕一個男人都如此艱難。于是我和他成為固定拍檔,給國內的時政雜志做俄羅斯特約記者,他執(zhí)筆,我攝影。合作了幾個采訪,我拍的照片總是跑題,比如我會在現(xiàn)場將鏡頭對準其他媒體的美女記者,而無視演講臺上慷慨陳詞的新聞官。韋銘終于發(fā)現(xiàn)我只是個披著記者外衣的“收藏家”,追悔莫及,但羞于承認自己眼拙,只能隱忍,繼續(xù)與我絕代雙驕。
2000年,冬。
11月7日--十月革命紀念日,俄羅斯共產黨總是高調紀念這個光榮的日子, 近萬人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卡盧加廣場,再匯成一道洪流,和著激昂的進行曲洶涌澎湃地朝紅場滾滾而來。全莫斯科的老頭老太們都出動了,他們步履蹣跚,縱使一身二戰(zhàn)軍裝,滿胸的功勛章,也不再英武。游行隊伍里充斥著一種沖突的美感,亦振奮亦滄桑。爺爺奶奶們精神抖擻,振臂高呼“蘇聯(lián)萬歲”、“十月革命萬歲”。蘇聯(lián)國旗、蘇共黨旗、標語、橫幅、列寧和斯大林畫像、織有鐮刀斧頭的紅圍巾、紅臂章……紅,將冰雪封凍的莫斯科迅速點燃。
我與韋銘潛入人群,要零距離記錄這偉大的紀念日。或許因為我渾身散發(fā)著神圣而高貴的社會主義氣質,一個老奶奶噙著熱淚要求與我在“十月革命理想不可戰(zhàn)勝”的標語下合影留念。韋銘接過相機幫我們拍照,快門響了五六次,老太太還緊緊握著我的手,韋銘將相機托在胸前,上下為難,猶豫著是繼續(xù)拍照,還是解救我離開。我握著老奶奶顫抖的雙手,被她火熱的共產主義理想灼燒著,血液從手心開始升溫,一直沸騰到心臟,直逼天庭,頭腦一熱,突然忍不住振臂一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老太太一愣,不知是否琢磨明白誰是毛主席,也跟著說:“萬歲!萬歲!”她臉上的溝壑幸福而亢奮地顫抖著,我不禁感嘆,莫斯科夕陽工程搞得好啊。
光榮的游行隊伍中也混雜著一些精力過剩借題發(fā)揮的激進派,叫叫嚷嚷招搖過市。領頭人,不知是否應稱其為“人”。他頭戴普京面具,脖子上拴著狗鏈,很投入地爬行在隊伍最前方,不時狂犬病般朝行人怒吠。其后跟著頗具造反精神和表演欲望的隊伍,上躥下跳,手舞足蹈配以韻律十足的謾罵,高呼“打倒普京!”“恢復蘇維埃政權!”這個隊伍十分搶眼,堪稱膠片殺手,無數(shù)相機在這里彈盡糧絕。
韋銘亢奮了,渾身上下每一顆攜帶記者基因的細胞都被洶涌的腎上腺素淹沒,他瘋狂地突破了警察加筑的安全防線,拖著我沖進游行隊伍。這時隊伍深處有一張亞洲臉孔晃過我的鏡頭,女孩悠閑地藏在癲狂的游行隊中間,一臉不以為然的淡漠,我不由停下腳步舉起相機對著她一頓咔嚓。
韋銘焦急地催促:“快走,在警察干涉之前,我們必須采訪到那只‘狗’。”
我推他一把:“你先去,我馬上來。”
韋銘再度遭遇搭檔采訪跑題,火冒三丈,暴躁地撇下我跑開了。
小姑娘察覺到我的存在,瞥了我一眼,用俄語說:“滾開!”見我穩(wěn)穩(wěn)地端著相機,沒有半點離開的意思,她開始飆臟話,稚氣的小臉齜牙咧嘴地擺出幾個黑幫電影里學來的猙獰表情,生動極了,精彩程度遠遠勝過她裝瘋賣傻的同伴們,于是我拍得更加起勁。她罵累了,無奈地看著我,舉起手對著鏡頭緩緩伸出一根中指。哈,這個嬌縱的壞脾氣的孩子,有趣極了。我又按了快門,這張照片從此成了我的寶貝。
姑娘
想念你的模樣
與睫毛、嘴唇、下頜、耳垂無關
你贈我一根中指
我欠你一個問候
--致萬紫
【吳奕】
我電腦桌面是一件珍貴的藏品,焦點位置矗立著一根纖細的中指,戴黑色哥特式指環(huán),涂黑色指甲油,稍遠處是中指主人的半張臉,稚氣未脫的花季少女橫眉冷對著我。
“中指姑娘”在我眾多藏品中得算是奇葩一朵。我將她裁剪成電腦桌面的尺寸,設為壁紙,這樣,我一開機她便惡狠狠地注視著我,我有時勇敢地直視,有時害羞地躲避,有時干脆還她一記秋波。自從用了這個桌面,我養(yǎng)成了電腦潔癖,桌面上再沒有雜亂的圖標。我總是及時清理,不讓圖標擋住她的臉,妨礙我與她眉目傳情。
是的是的,美女照片還有那么一種低俗的用途,但你不要誤會我是一個需要靠意淫美女畫報來解決生理需求的陰郁男人,我對中指姑娘的感情十分純潔,就像你小時候會對著米老鼠貼畫傻樂一樣。
現(xiàn)在看著桌面上這張稚嫩的小臉,不禁感嘆歲月蹉跎,想起與萬紫初識并將她納入收藏時,她還是個黃毛丫頭……
那年我入讀了莫斯科大學,在開學典禮上瞻仰了學校歷代諾貝爾獎獲得者,備受鼓舞。在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下,我立了大志,誓做一個有貢獻的人。我學的是新聞學,就算我無力為人類文明添磚加瓦,至少還能添油加醋。我決心寒窗苦讀,鐵硯磨穿,豈料樹欲靜而風不止,入學不久,莫名被一位校園偶像執(zhí)著追逐,害我聲名大振,欲低調不能。
該校園偶像姓李,名韋銘,中國籍男子,當時已經碩士二年級,從小立志做國際名記,由于才華井噴,在新聞系早已是風云人物。某日,他在新聞系攝影展上看到我的攝影作品,一見傾心,于是三顧茅廬邀我與他比翼采訪。我早知他的偶像地位,羞赧地回答:“我配不上你?!?。
韋銘堅定地說:“第一次見到你的作品,我就認定是你了?!?br>
看著他篤定的眼神,我不作聲了,我從前很難拒絕美女,現(xiàn)在才知道不是因為我偏愛美女,而是因為我總是心太軟,連拒絕一個男人都如此艱難。于是我和他成為固定拍檔,給國內的時政雜志做俄羅斯特約記者,他執(zhí)筆,我攝影。合作了幾個采訪,我拍的照片總是跑題,比如我會在現(xiàn)場將鏡頭對準其他媒體的美女記者,而無視演講臺上慷慨陳詞的新聞官。韋銘終于發(fā)現(xiàn)我只是個披著記者外衣的“收藏家”,追悔莫及,但羞于承認自己眼拙,只能隱忍,繼續(xù)與我絕代雙驕。
2000年,冬。
11月7日--十月革命紀念日,俄羅斯共產黨總是高調紀念這個光榮的日子, 近萬人從四面八方匯集到卡盧加廣場,再匯成一道洪流,和著激昂的進行曲洶涌澎湃地朝紅場滾滾而來。全莫斯科的老頭老太們都出動了,他們步履蹣跚,縱使一身二戰(zhàn)軍裝,滿胸的功勛章,也不再英武。游行隊伍里充斥著一種沖突的美感,亦振奮亦滄桑。爺爺奶奶們精神抖擻,振臂高呼“蘇聯(lián)萬歲”、“十月革命萬歲”。蘇聯(lián)國旗、蘇共黨旗、標語、橫幅、列寧和斯大林畫像、織有鐮刀斧頭的紅圍巾、紅臂章……紅,將冰雪封凍的莫斯科迅速點燃。
我與韋銘潛入人群,要零距離記錄這偉大的紀念日。或許因為我渾身散發(fā)著神圣而高貴的社會主義氣質,一個老奶奶噙著熱淚要求與我在“十月革命理想不可戰(zhàn)勝”的標語下合影留念。韋銘接過相機幫我們拍照,快門響了五六次,老太太還緊緊握著我的手,韋銘將相機托在胸前,上下為難,猶豫著是繼續(xù)拍照,還是解救我離開。我握著老奶奶顫抖的雙手,被她火熱的共產主義理想灼燒著,血液從手心開始升溫,一直沸騰到心臟,直逼天庭,頭腦一熱,突然忍不住振臂一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老太太一愣,不知是否琢磨明白誰是毛主席,也跟著說:“萬歲!萬歲!”她臉上的溝壑幸福而亢奮地顫抖著,我不禁感嘆,莫斯科夕陽工程搞得好啊。
光榮的游行隊伍中也混雜著一些精力過剩借題發(fā)揮的激進派,叫叫嚷嚷招搖過市。領頭人,不知是否應稱其為“人”。他頭戴普京面具,脖子上拴著狗鏈,很投入地爬行在隊伍最前方,不時狂犬病般朝行人怒吠。其后跟著頗具造反精神和表演欲望的隊伍,上躥下跳,手舞足蹈配以韻律十足的謾罵,高呼“打倒普京!”“恢復蘇維埃政權!”這個隊伍十分搶眼,堪稱膠片殺手,無數(shù)相機在這里彈盡糧絕。
韋銘亢奮了,渾身上下每一顆攜帶記者基因的細胞都被洶涌的腎上腺素淹沒,他瘋狂地突破了警察加筑的安全防線,拖著我沖進游行隊伍。這時隊伍深處有一張亞洲臉孔晃過我的鏡頭,女孩悠閑地藏在癲狂的游行隊中間,一臉不以為然的淡漠,我不由停下腳步舉起相機對著她一頓咔嚓。
韋銘焦急地催促:“快走,在警察干涉之前,我們必須采訪到那只‘狗’。”
我推他一把:“你先去,我馬上來。”
韋銘再度遭遇搭檔采訪跑題,火冒三丈,暴躁地撇下我跑開了。
小姑娘察覺到我的存在,瞥了我一眼,用俄語說:“滾開!”見我穩(wěn)穩(wěn)地端著相機,沒有半點離開的意思,她開始飆臟話,稚氣的小臉齜牙咧嘴地擺出幾個黑幫電影里學來的猙獰表情,生動極了,精彩程度遠遠勝過她裝瘋賣傻的同伴們,于是我拍得更加起勁。她罵累了,無奈地看著我,舉起手對著鏡頭緩緩伸出一根中指。哈,這個嬌縱的壞脾氣的孩子,有趣極了。我又按了快門,這張照片從此成了我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