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那個穿上運動鞋的人--投資也是弱肉強食
兩個朋友一起到山中探險,忽然他們發(fā)覺一只老虎向他們跑來,其中一個人撒腿就要跑,而另一個卻迅速地從背包里拿出一雙運動鞋穿在腳上。先跑的人看到后,對這個穿上運動鞋的人說:“你穿什么鞋也跑不過老虎的!”而這個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說:“我不需要跑過老虎,我只需跑過你就夠了?!?br>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再親密的友情也會面臨你死我活的博弈,想要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就一定要讓自己具有優(yōu)勢。證券交易作為經(jīng)濟發(fā)達到一定程度后產(chǎn)生的高度社會化的人類行為,其對競爭有著更深刻的詮釋。
做過股票交易的投資者都會知道,在股市當中,有一些所謂的“主力”存在,他們借助資金優(yōu)勢以及信息優(yōu)勢,在市場中壟斷、操控,叱咤風云。很多投資者由于善于分析“主力”的動向,敏感地把握市場波動,因而獲利頗豐;也有些人憑借與主力的密切關(guān)系,提前入場低價布局,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在主力對市場的影響下,分不清方向,一頭霧水。更有大量散戶被主力誘導,一步步走入陷阱當中,遭受大幅的虧損。
證券市場始終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不存在雙贏。至少在股市當中,如果不考慮股息和分紅,僅僅是將收益著眼在交易的差價上,股票交易就是一個標準的零和博弈。在零和博弈中,任何一個交易者都是為了獲得收益,而收益的獲得是建立在對另外投資者的利益產(chǎn)生損害的基礎(chǔ)之上的。從理論上講,其他的交易者都是自己的對手,而所謂的“主力”,則是一個有著非凡實力的對手。目前國內(nèi)A股市場的單向交易,不利于投資者認清市場的實質(zhì),形成正確的交易思維。有些人認為,市場行情上漲,大家才可以賺錢,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主力和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在股市中,如果不考慮股息和分紅,收益就僅僅在資本利得上面,也即通俗理解的買賣差價上。而A股市場的分紅機制,一向被外界所詬病,從而無論是主力還是普通投資者,都不可能將收益的預(yù)期寄托在不確定且極其微薄的分紅和股息上。若要獲得收益,只有通過實現(xiàn)買賣價差這種單一的途徑。
也就是說,如果持有的是股票,在股票沒有賣出變現(xiàn)之前,所有的賬面收益都是無效的。只有在適合的價格買入,并在有獲利空間的點位賣出,才是贏利的??赡苷f到這里,有些讀者還不明白,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假設(shè)主力和普通投資者不存在利益分歧,那前提條件是雙方都可以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要想賺到錢,就都要在較低的價格買入,并在較高的價格賣出。但這時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低位有人賣,才有人能買到,高位要有人買,才能夠賣出。低位有人賣,這種情況容易理解,因為人們會擔心價格跌到更低,但多數(shù)在低位賣出的交易者,都是因為蒙受了一定幅度的虧損。另外我們再來看一下在高位賣出,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的心理是在贏利的時候,想贏利更多,這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如果股價一直上漲,那么很少有人會選擇賣出,往往都是因為市場在上漲之后出現(xiàn)了回調(diào),才會有人賣出,那么這個時候,在更高位置介入市場的投資者,還是會處在虧損的狀態(tài)。
可能有些讀者會認為,有些人是不貪婪的,即便股票一直上漲,從不回調(diào),也會在上漲的過程中賣出,因為這個投資者已經(jīng)賺到讓自己滿意的錢了。假設(shè)這種不切合投資者心理的假設(shè)是成立的,但如果股票價格一直上漲,從不出現(xiàn)回調(diào),那么這種上漲也是不可能持續(xù)的。因為股票價格若一直上漲,那么新的投資者就要支付比此前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更多的金額,才可以買到股票。那么在上漲的過程中,股票的數(shù)量是不變的,股價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撐這個價格,但市場中的資金不可能無窮無盡,那么總有資金不足以支撐股價繼續(xù)上漲的時候。所以,寄希望于股價一直上漲,從而統(tǒng)一主力與普通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這種思路,也是不可取的。
對于主力來說,這個道理再明白不過。所以幾乎所有主力都會盡可能不讓普通投資者在低位介入,并讓更多的普通投資者在高位接盤。通常在低位的時候,主力資金發(fā)現(xiàn)存在介入的機會,但由于和普通投資者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所以不可能留給普通投資者更多低位入場的機會。雖然這時已經(jīng)是低位,但主力資金往往仍然有能力促使市場過度波動,以阻止普通投資者入場,即使入場也不敢繼續(xù)持有頭寸。而在持有足夠的籌碼之后,主力開始拉升股票價格。這時,主力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誘使普通投資者介入,同時逐漸在股價拉高的過程中,將獲利之后的頭寸轉(zhuǎn)移至普通投資者的手中。在這個過程中,股價整體上是處在上漲的趨勢中的,在相對低位入場、相對高位離場的普通投資者,就是在市場中可以通過技術(shù)分析獲利的那些人。而多數(shù)投資者這時仍然會處在場內(nèi),在市場上還存在足夠資金支撐時,主力也未必會及時考慮離場。但市場總會出現(xiàn)回調(diào),無論是基于市場的理性回歸,還是基于資金面的壓力。這時的回調(diào),對于主力和普通投資者來說,都無疑是個壞消息,應(yīng)該做的就是逃跑。在這個問題上,主力相對于普通投資者,表現(xiàn)得肯定更為理性,一定會“穿上運動鞋”,以犧牲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換取自己的全身而退。
在投資時一定要理性,不可認為有所謂的“主力”資金與自己共進同退。而且,由于主力通常入場較早,成本也較低,在市場下跌之前,已經(jīng)出手部分頭寸,獲得了充分的利潤。對于主力來說,此時離場的成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使手上的頭寸全部離場變?yōu)楦踩默F(xiàn)金。所以,主力常常會在下跌的過程中,用較小的成本制造反彈的假象,并且在普通投資者受到誘導入場時大舉拋售。這也是為什么可以將下跌時交易量大、反彈時交易量小,作為對市場存在繼續(xù)下跌空間判斷的主要依據(jù)。
普通投資者應(yīng)認清自己與所謂“主力”之間的博弈關(guān)系,從多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免因受到主力的誤導而遭受損失。比如,不能聽信所謂的內(nèi)幕消息。很多人自稱有所謂“莊家”或“主力”的內(nèi)幕消息,甚至將這些消息當作商品來銷售,而很多人也信以為真?;蛟S某時候,這種消息會讓投資者獲得暫時的贏利,但如果依賴這種消息來進行投資,其風險不亞于“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真正的主力只會在需要有人幫助推高股價或是高位接盤時,才會把所謂的消息散布出去,否則是不會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提供贏利機會的。
在投資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這是一種零和游戲,主力永遠都是我們的交易對手,而不是助人為樂的“雷鋒”。同時,我們也應(yīng)堅信,想要在投資中穩(wěn)定贏利,只能相信自己對市場的判斷,而不能偏聽偏信任何所謂的內(nèi)幕消息。
兩個朋友一起到山中探險,忽然他們發(fā)覺一只老虎向他們跑來,其中一個人撒腿就要跑,而另一個卻迅速地從背包里拿出一雙運動鞋穿在腳上。先跑的人看到后,對這個穿上運動鞋的人說:“你穿什么鞋也跑不過老虎的!”而這個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說:“我不需要跑過老虎,我只需跑過你就夠了?!?br>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再親密的友情也會面臨你死我活的博弈,想要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就一定要讓自己具有優(yōu)勢。證券交易作為經(jīng)濟發(fā)達到一定程度后產(chǎn)生的高度社會化的人類行為,其對競爭有著更深刻的詮釋。
做過股票交易的投資者都會知道,在股市當中,有一些所謂的“主力”存在,他們借助資金優(yōu)勢以及信息優(yōu)勢,在市場中壟斷、操控,叱咤風云。很多投資者由于善于分析“主力”的動向,敏感地把握市場波動,因而獲利頗豐;也有些人憑借與主力的密切關(guān)系,提前入場低價布局,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在主力對市場的影響下,分不清方向,一頭霧水。更有大量散戶被主力誘導,一步步走入陷阱當中,遭受大幅的虧損。
證券市場始終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不存在雙贏。至少在股市當中,如果不考慮股息和分紅,僅僅是將收益著眼在交易的差價上,股票交易就是一個標準的零和博弈。在零和博弈中,任何一個交易者都是為了獲得收益,而收益的獲得是建立在對另外投資者的利益產(chǎn)生損害的基礎(chǔ)之上的。從理論上講,其他的交易者都是自己的對手,而所謂的“主力”,則是一個有著非凡實力的對手。目前國內(nèi)A股市場的單向交易,不利于投資者認清市場的實質(zhì),形成正確的交易思維。有些人認為,市場行情上漲,大家才可以賺錢,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主力和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在股市中,如果不考慮股息和分紅,收益就僅僅在資本利得上面,也即通俗理解的買賣差價上。而A股市場的分紅機制,一向被外界所詬病,從而無論是主力還是普通投資者,都不可能將收益的預(yù)期寄托在不確定且極其微薄的分紅和股息上。若要獲得收益,只有通過實現(xiàn)買賣價差這種單一的途徑。
也就是說,如果持有的是股票,在股票沒有賣出變現(xiàn)之前,所有的賬面收益都是無效的。只有在適合的價格買入,并在有獲利空間的點位賣出,才是贏利的??赡苷f到這里,有些讀者還不明白,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假設(shè)主力和普通投資者不存在利益分歧,那前提條件是雙方都可以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要想賺到錢,就都要在較低的價格買入,并在較高的價格賣出。但這時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低位有人賣,才有人能買到,高位要有人買,才能夠賣出。低位有人賣,這種情況容易理解,因為人們會擔心價格跌到更低,但多數(shù)在低位賣出的交易者,都是因為蒙受了一定幅度的虧損。另外我們再來看一下在高位賣出,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的心理是在贏利的時候,想贏利更多,這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如果股價一直上漲,那么很少有人會選擇賣出,往往都是因為市場在上漲之后出現(xiàn)了回調(diào),才會有人賣出,那么這個時候,在更高位置介入市場的投資者,還是會處在虧損的狀態(tài)。
可能有些讀者會認為,有些人是不貪婪的,即便股票一直上漲,從不回調(diào),也會在上漲的過程中賣出,因為這個投資者已經(jīng)賺到讓自己滿意的錢了。假設(shè)這種不切合投資者心理的假設(shè)是成立的,但如果股票價格一直上漲,從不出現(xiàn)回調(diào),那么這種上漲也是不可能持續(xù)的。因為股票價格若一直上漲,那么新的投資者就要支付比此前買入股票的投資者更多的金額,才可以買到股票。那么在上漲的過程中,股票的數(shù)量是不變的,股價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撐這個價格,但市場中的資金不可能無窮無盡,那么總有資金不足以支撐股價繼續(xù)上漲的時候。所以,寄希望于股價一直上漲,從而統(tǒng)一主力與普通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這種思路,也是不可取的。
對于主力來說,這個道理再明白不過。所以幾乎所有主力都會盡可能不讓普通投資者在低位介入,并讓更多的普通投資者在高位接盤。通常在低位的時候,主力資金發(fā)現(xiàn)存在介入的機會,但由于和普通投資者之間存在利益沖突,所以不可能留給普通投資者更多低位入場的機會。雖然這時已經(jīng)是低位,但主力資金往往仍然有能力促使市場過度波動,以阻止普通投資者入場,即使入場也不敢繼續(xù)持有頭寸。而在持有足夠的籌碼之后,主力開始拉升股票價格。這時,主力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誘使普通投資者介入,同時逐漸在股價拉高的過程中,將獲利之后的頭寸轉(zhuǎn)移至普通投資者的手中。在這個過程中,股價整體上是處在上漲的趨勢中的,在相對低位入場、相對高位離場的普通投資者,就是在市場中可以通過技術(shù)分析獲利的那些人。而多數(shù)投資者這時仍然會處在場內(nèi),在市場上還存在足夠資金支撐時,主力也未必會及時考慮離場。但市場總會出現(xiàn)回調(diào),無論是基于市場的理性回歸,還是基于資金面的壓力。這時的回調(diào),對于主力和普通投資者來說,都無疑是個壞消息,應(yīng)該做的就是逃跑。在這個問題上,主力相對于普通投資者,表現(xiàn)得肯定更為理性,一定會“穿上運動鞋”,以犧牲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換取自己的全身而退。
在投資時一定要理性,不可認為有所謂的“主力”資金與自己共進同退。而且,由于主力通常入場較早,成本也較低,在市場下跌之前,已經(jīng)出手部分頭寸,獲得了充分的利潤。對于主力來說,此時離場的成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使手上的頭寸全部離場變?yōu)楦踩默F(xiàn)金。所以,主力常常會在下跌的過程中,用較小的成本制造反彈的假象,并且在普通投資者受到誘導入場時大舉拋售。這也是為什么可以將下跌時交易量大、反彈時交易量小,作為對市場存在繼續(xù)下跌空間判斷的主要依據(jù)。
普通投資者應(yīng)認清自己與所謂“主力”之間的博弈關(guān)系,從多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免因受到主力的誤導而遭受損失。比如,不能聽信所謂的內(nèi)幕消息。很多人自稱有所謂“莊家”或“主力”的內(nèi)幕消息,甚至將這些消息當作商品來銷售,而很多人也信以為真?;蛟S某時候,這種消息會讓投資者獲得暫時的贏利,但如果依賴這種消息來進行投資,其風險不亞于“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真正的主力只會在需要有人幫助推高股價或是高位接盤時,才會把所謂的消息散布出去,否則是不會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提供贏利機會的。
在投資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這是一種零和游戲,主力永遠都是我們的交易對手,而不是助人為樂的“雷鋒”。同時,我們也應(yīng)堅信,想要在投資中穩(wěn)定贏利,只能相信自己對市場的判斷,而不能偏聽偏信任何所謂的內(nèi)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