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討老婆”與“泡馬子”(2)

像男人一樣思考 像女人一樣行動 作者:雨婕


     

男人在感情方面經常左顧右盼游移不定,總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這也承襲了絕大多數(shù)野生動物的基因,后者在選擇性伴侶時往往只圖一時快感,不計任何后果。有的小說家會戲言,要把男人先當成動物看,其次才是人。更有情感專家調侃,男人是種尚未進化好的動物。我們有時候會把濫情的男人稱之為“禽獸”,甚至“禽獸不如”,他們穿著衣服也是“衣冠禽獸”。這就是因為男人身上的獸性更接近于自然界里尚未馴化好的野生動物。男人就是這樣,外部特征已經進化的“人模狗樣”,內心卻仍舊獸性未泯、野性難馴。所以,當他們“釣魚”的時候會不擇手段,不達目的不罷休??墒囚~兒上鉤之后的命運如何,男人就要另外考慮了。

于是,思想家、評論家和社會學家們開始要求男人要有責任感、守承諾、講信譽,事實上這就是要男人收斂“獸性”,向社會人靠攏。20世紀初,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提出過“本我,自我,超我”的三種不同概念。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潛意識的結構部分,是所有本能的大本營,它與生俱來,為最原始的部分,遵循快樂原則;自我是理性的,是意識的結構部分,處于本我與外界之間,根據(jù)外部世界的需要來活動,遵循的是現(xiàn)實原則;超我則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內在的道德檢察官,為人格發(fā)展的最重要部分,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這三個系統(tǒng)錯綜復雜,交互作用,從而產生各種行為和思想。本我要求自我滿足其欲望,超我要求自我將欲望壓抑下去,自我則調和兩方面,依照現(xiàn)實環(huán)境,采取適當措施。

弗洛伊德認為,只有三個“我”和睦相處,保持平衡,人才會健康發(fā)展;而三者吵架的時候,人會懷疑“這一個是不是我”?或者內心有不同的聲音在對話:“做得?做不得?”或者內心因為欲望和道德的沖突而痛苦不堪,或者為自己某個突如其來的丑惡念頭而惶恐。男人就是經常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間來回游走,有時表現(xiàn)得很有責任感,有時又顯得隨心所欲不負責任,而其中關鍵在于他遇到一個什么樣的女人。

當男人對一個女人怦然心動時,是他的“本我”在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他想靠近她,跟她約會,上床。當這個女人粘上他的時候,他的“自我”就要發(fā)揮效力了,理性思維開始運轉,怎樣處理以后兩個人的關系呢?男人就要在“泡馬子”和“討老婆”之間做出選擇了。如果一定讓他表現(xiàn)出“超我”,單純從道德良心和責任感角度出發(fā)來對一個女人“負責”,那是不太可能的。最終還是要看這個女人是否足夠吸引他。

想起一個漫畫,女的正美美地沉浸在回憶里,然后問身邊的男人:“還記得當初你是怎么追我嗎?女人最難忘的就是被追求的過程!”那男人有些心不在焉:“哦,不過,男人最難忘的是占有的過程?!笔堑?,對女性而言,最美不過兩個人的眼神曖昧交會,一種“心跳的距離”,充滿誘惑,它比直接抱成一團更值得期待與回味。

而男人,要的就是那個直接的抱成一團,以及后面的一系列“少兒不宜”情節(jié)。男人重結果,所以經常表現(xiàn)出“很干脆”的樣子。而“占領”是他們的最高目標,哪怕對付的是一顆芳心。喝咖啡的時候,男人最不耐煩,因為不可以牛飲,還要有滋有味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平常喝湯,對男人而言,最好是一口氣端起來就猛灌,湯匙真的應該是女人發(fā)明的,手抓飯才是男人獨創(chuàng)的。在甜蜜事業(yè)里,男人也同樣重視結果,不太喜歡過程,女人認為浪漫的事,他們覺得是浪費時間。男人平常打招呼,也是這么問:“到手了沒有?”所謂“追求”在男人的詞典里就是“占有”的意思。

一旦他得到了想要的結果,“追求”這個過程就成為過去時。他占有了,他滿足了。接下來他就要考慮,獵物要如何打發(fā)?放走,還是留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