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應(yīng)道長邀請,巴委員來觀里喝茶,他還大發(fā)宏論,回想起來有點不知深淺:《道德經(jīng)》是老子給高級知識分子詮釋易學(xué),而《論語》等著作是儒家給小知識分子講解《易經(jīng)》。易學(xué)的主旨并非占卜,總不能說周文王只是個風(fēng)水佬吧?當(dāng)時道長似有不悅,說巴總你錯了,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易學(xué)乃大規(guī)律之書,上至宇宙,下至人生;世間萬物皆有規(guī)律,具體到某個人、某些事情,又各有不同,只有靠內(nèi)心的自省,才能參悟出正確的結(jié)論……
若非事發(fā)突然,巴立卓才不會去求簽問卦的。而現(xiàn)在,他有點六神無主,心煩意亂。出了收費站,靠邊停住車,翻閱手機里儲存的電話號碼。還好,有姜道長電話,撥了過去。道長的聲音洪亮,連說稀客稀客歡迎歡迎。
殘陽西墜,天地間一片殷紅,空氣中氤氳著青草的氣息。德壽宮的山門兩旁懸掛大紅條幅,上書:萬眾一心,抗震救災(zāi)。胖胖的姜道長已經(jīng)恭候在門前,單從身形上看,并沒有傳說中的仙風(fēng)道骨,反倒像是憨厚的廚師。
道長顎下幾縷胡須,稀稀拉拉的,手掌卻肥厚而溫暖,給人值得依托之感。寒暄已畢,循階而上,轉(zhuǎn)過配門,便是朱柱回廊,七拐八拐的才來到道長的住處。一個小道士過來,殷勤敬茶。道長盤腿而坐,就聊到了這場大地震和募捐的事情,有句話耐人尋味:“比起死難者,我們都是幸存者?!?br>
巴立卓心里著急,又不得不耐住性子,茶水足足喝了三盞,才道明了來意,替兒子高考求簽,看看前程。道長微微一笑,還撩起眼皮瞅了客人一眼,巴立卓感覺那目光很銳利,像兩把刀子在臉上劃過,火辣辣的。
“與誠心者交心,與有緣人結(jié)緣。以無為為體,行有為之法。請巴總凈手焚香,自取卦簽?!钡篱L含笑輕語,抬了抬下手,小道士便取來簽筒。
一切如儀,巴立卓才小心地接過簽筒,嘩嘩嘩地搖了又搖,神情肅穆地抽取一簽,定睛一看,臉色大變。正面的卦符是坎下兌上。背面簽題: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
簽文:秋歸跡與片云合,夢斷心向萬境空。
簽運:下下簽。
道長掂著胡須說:“巴總,再取一簽無妨?!?br>
巴立卓暗暗禱告良久,才捧起簽筒搖了第二簽。正面的卦形為艮上坤下,背面的簽題:姜太公渭水遇文王。
簽文:出人營謀大吉昌,無瑕玉在石中藏。
簽運:上上簽。
巴立卓調(diào)勻呼吸,努力使自己平靜一些,“兩簽之意截然相反,是何道理,能否解簽?”
“此非兩次之簽,而是兩人之簽。前者乃巴總您自己的前程,后者才是貴公子的吉運?!?/p>
巴立卓毛骨悚然,便說出心中隱憂,離開松河才兩個多月,后遺癥層出不窮。家事工作事感情事諸多不順,終日心神不定。
“現(xiàn)在時髦的詞叫做淡定,追求一種淡定的狀態(tài)??傻ㄊ窃趺吹?,誰能定下來?”道長似乎所問非所答。
“大師,請您告訴我,怎樣才能淡定?”
道長還是沒有正面回答,指了指案頭上的香爐說:“你看同樣是兩炷香,所處的位置不同,燃燒的效果就不同。香爐擺在大殿前,人前人后的,火頭很旺也很風(fēng)光,但會很快燃盡;而處于角落的香,默默無聞的,看起來很孤獨,卻燃燒得最持久。人生也如此,有得必有失,有失亦有得?!?br>
巴立卓似有所悟,“國企也如官場,明爭暗斗之地,福禍相依之所,我該怎么辦?”
“清者自清,明者自明。尋常之人難為非常之事,不在其時,其愿難成。非常之愿難以唾手可得,再刻意的強求,也只是愁苦的結(jié)局,唯有豁達的心態(tài),才是真正的所托……”
巴立卓陣陣發(fā)冷,身子微微抖動,強打精神道:“請大師詳解?!?br>
道長擱下茶杯,正襟危坐道:“上天賦予你剛強的外貌,細致的個性,中等的財運,還望珍惜。你愛招惹女人,卻機緣難料。你的仕途,起起落落,很是詭異?!?br>
巴立卓黯然神傷,欠身再問:“可有良策化解?”
“升中有困,困中有升;升極而困,困極而生?!?br>
巴立卓語氣急切:“請大師明示?!?br>
“用一顆純凈的心,去做該做的事;做一炷純凈的香,慢慢地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