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涯一蠹魚》 三更有夢書墊腳

我讀2 作者:梁文道


臺灣的舊書市場這幾年逐漸衰落了,不過有時去臺北舊書店逛一逛,還是能發(fā)現(xiàn)不少有趣的東西。比如兩蔣時期的一些禁書,明明作者有名有姓,偏偏要把人家的名字改掉。我就見過一本朱光潛先生的《悲劇心理學》,臺灣版本作者的名字變成了“朱潛”。為什么要篡改人家名字?很簡單,當時所有大陸學者都是“流匪作家”,他們的書是不能出的,出的話要么改作者名要么改書名,或者二者都改,總之各式各樣、無奇不有。

臺灣也有不少出名的舊書藏家,我特別喜歡的一位傅月庵先生,文筆很好,是資深的作家、編輯。早在十幾年前,臺灣剛剛興起網(wǎng)絡書店的時候,他就應邀給人寫專欄,寫得妙趣橫生,后來結集出了書,最早一本是《生涯一蠹魚》?!绑剪~”是蛀書蟲的意思,由此就可知他對書的癡迷了。

《生涯一蠹魚》講作者當年怎樣在臺北逛舊書店,一般人讀了會覺得他那種逛法真是讓人吃驚。傅月庵大學念的是工科,自己卻更喜歡文藝,念書之余唯一的樂趣是去逛舊書店。有一回,他發(fā)現(xiàn)了一套非常漂亮的日本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是日本大作家谷崎潤一郎[1] 用現(xiàn)代日語譯過的,精裝二十本,雪白的封面還用木匣裝著。

傅月庵一見傾心,覺得這套書太美了。那時候他還不懂日文,只是覺得這么美的書混在一堆雜七雜八的色情書刊里實在是唐突佳人,于是狠狠心,把一個月的零用錢全花了,搬了書回家??墒前峄厝シ旁谀膬耗兀恳粋€大學生能有多大空間?他連張書架都沒有,只好放在床上,起初當枕頭,可是太硬枕著不舒服,后來就包起來拿去墊腳了,所謂“三更有夢書墊腳”是也。

他的《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也很有趣。這本書分門別類介紹了臺灣各地的舊書店,而且對每一家有獨特風格的舊書店都請來臺灣著名畫家陳昭儀配上插圖,把店里的格局仔細畫出來。他還詳細列出一個人出門獵書的時候都應該帶些什么。有人說,買書還有這么多講究嗎?有,我覺得這一點每一個愛書人都有體會,就是淘書的專業(yè)裝備。

比如專門逛舊書攤的人夏天應該是這副模樣:夾著一把雨傘--臺灣地處東南亞,夏天多雨;準備一個大背袋,里面裝著水壺和面包--因為一旦逛起書店沒空吃飯或者一時忘了吃飯,可以隨時拿面包充饑。冬天的時候呢,當然保暖工作是要做好的,然后不管什么時候一個盡可能大的購書袋是必不可少的。

《訪書姻緣》這篇文章談到,為什么淘舊書能帶給人那么多樂趣呢?首先是有一種撿到便宜的心理,舊書的定價往往不過新書的一半。其次,從精神上說,會有一種奇怪的緣分。天天逛舊書店,偏偏那天沒去的時候有一本好書散出來,被別人得了去,那就說明這本書跟你沒有緣分。買舊書總會有很多遺憾,要抱一種隨緣的心情,得到了固然高興,得不到那就由它去吧。

(主講 梁文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