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心理學家榮格(C.G.Jung)所說,占卦所根據(jù)的是“共時性原理”,亦即同時發(fā)生的事情之間,應該也有相互的關(guān)聯(lián)。為什么你在此時此地想要占卦?為什么你要問的正好是某個問題?這些看似偶然的狀況,其實可以用一句術(shù)語來描寫,就是“有意義的偶然”。我們認為“偶然”的事,并非真的偶然,而《易經(jīng)》占卦正是要解開此一謎題。
譬如,我用一個十元銅板,正面代表陽爻,背面代表陰爻,然后向上拋擲六次,就得到“由下而上”的六爻,形成一個本卦。我再用一顆骰子一擲,看是幾點就代表哪一爻要變(由陽變陰,或由陰變陽),然后出現(xiàn)一個之卦(新成的卦)。這個變爻的爻辭就是我所占問之事的答案。
這種方法實在太容易了,三分鐘就算出一件事。但是,正因為太容易而顯得有些草率,那么你會接受它的結(jié)果嗎?大概不會?!断缔o傳》提及的占卦方法,必須使用五十根蓍草或籌策(竹片),然后按照規(guī)矩仔細運作,大概二十分鐘可以算出一卦,并且其中的變爻可能從一到六,代表世事難料。
占卦之事,寧拙勿巧。真誠為上,并且要保持客觀心境,因為最后決定吉兇的還是個人的智慧與德行。
1.占卦不是迷信
有一次我在一家直銷公司演講,聽眾三百多人。講完之后的討論中,一位年輕學員問說:“我去年算命,算到師卦,請教授幫忙解說。”
我隨手在白板上畫下師卦(),然后問他今年幾歲,他答二十九。我說:“師卦六爻是一陽五陰的格局,九二為主。你二十九歲,正在這個主爻的位置。這代表兩個意思,就是師卦象征‘眾’與‘軍’,一方面你有很多下線支持你,事業(yè)相當順利;另一方面,你開始遇到強勁的對手,對你頗具威脅?!彼犃酥箢l頻點頭稱是。
我的說法是根據(jù)師卦的卦象與卦爻辭,一點也不神秘。平常多研究這些,自然會明白其中道理;至于臨場解說,則須靠一些靈感。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算到師卦的,因為從《易經(jīng)》演變出來的占卦方法很多。不過,不論你怎么占,最后出現(xiàn)的都是一個具體的卦。
那么,這位學員的下一步會怎么發(fā)展?如果只看一個師卦,他到三十歲就有問題了,因為師卦六三頗為兇險。我只負責解說卦象,沒有辦法告訴他將來該怎么辦。他若開始認真修德,調(diào)整價值觀,則吉兇再怎么輪流轉(zhuǎn),又何必太在意呢?《易經(jīng)》不是迷信,因為它希望你了解自己的處境以及努力的方向。
2.占卦的原則
《荀子·大略》說:“善為易者不占?!币馑际牵赫嬲ā兑捉?jīng)》的人不必依賴占卦,因為他熟知《易經(jīng)》的變化規(guī)則,明白吉兇禍福在于人的欲望,并且所謂的吉兇禍福也是相伴相隨而生的。既然如此,不如認真修養(yǎng)德行。譬如,“無咎”(沒有災難)所要求的是“善補過”(善于補救自己的過錯)。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真要占卦,則須遵守“三不占”的原則,就是:不誠不占,不義不占,不疑不占。這其中的道理并不復雜。試問:心中缺乏誠意,自然不會相信占卦的結(jié)果,那么又何必浪費時間去占卦?其次,“不義”是指缺乏正當性,亦即不是自己應該過問的事,譬如別人的隱私或遭遇等,這些當然不該占卦了。然后,有些事情早已確定無疑,并且合乎常理的發(fā)展,那么占卦又是為了什么?
據(jù)說孔子在魯國受到冷落時,曾經(jīng)占得“旅卦”,顧名思義,自然是應該周游列國了,火在山上,所以要順著時勢而知所進退。人生難道不是形同旅行嗎?孔子如果不曾十三年周游各地,又如何檢驗他的學說與理想?因此,占卦并非為了取得某些世俗的利益,而是為了有效完成人生的目的。